粱从怜厉忍冬大结局-粱从怜厉忍冬小说哪里能看

时间:2023-03-11 06:00: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本来粱从怜已经想好让村里人种植冬小麦,放弃今年秋收。
可看着村里人脸上喜悦的神情,最终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粱从怜悄悄查看了一下空间。
昨天她买了翡翠原石之后,放在木盆里用稀释过的灵泉水浸泡翡翠原石。
虽然她很想要一块极品翡翠,但也没舍得用一整滴。
她现在只有小半碗灵泉水,宝贝的不得了。
纠结了片刻,粱从怜还是决定把自己这半碗灵泉水捐出来,给村里人催生玉米,让村里人秋天能够多囤点粮,如此面对严寒的冬天,心里也能有点底气。
“好不容易攒着点儿,这下可好,又见底儿了。”
粱从怜收回精神,来到萧家门口。
此刻来萧家来领大米的人比较多,她站在牛车上高声说道,“各位乡亲们,我们从长泰县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还有不少流民。”
“我打听过,永和州那边有人起兵作乱,世道并不安稳,以后咱镇上会不会受兵乱影响,现在还是未知数。”
“囤粮过冬,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可今年遇上旱灾,我们村里粮食减产,大家米缸里都没有多少存粮,现在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雨,我估摸着,各位乡亲肯定想要赶紧种玉米。”
“可你们有没有发现,昨天一场大雨,可不仅仅缓解了干旱。”
“你们有没有感觉,今天早晨天有点冷。按理说我们这里到了8月底还是挺热的,补种玉米也应该来得及。”
“可现在如果一直这么冷下去,到不了玉米收获的时候,天一冷玉米怕是就要绝收了。”
为粱从怜这么一提醒,在场的所有人才如梦初醒,他们只顾着下雨高兴了,却没想过今年天气有些反常,8月底竟然已经有了凉意。
以前别说是8月底,就算到了金秋十月,他们这里还挺热的。
站在人群中的柳香上前走了两步说道,“小姝,你就直说吧,你想让我们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
柳香起了个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粱从怜可是拜过雨神庙,为广大百姓求来雨的。
就凭着这一点村里人都把粱从怜当福星供着。
更不要说前些日子粱从怜给大家白菜苗,让大家度过干旱最困难的那几个月。
粱从怜没想到村里人竟如此拥护她,她心中微微有些颤抖,关于粮食的事情,可牵扯到南丰村所有村民的生死。
村里人这是把命,直接交给她。
“我是这样想的,大家也知道我比较擅长育苗,以前虽然没有育过玉米苗,但这次我想试试。”
“如果我们能把玉米成熟的时间缩短到两个月,那我们就可以在10月底之前收秋玉米。”
一般秋玉米都是七月份播种,10月份收获,玉米需要在足水,足阳光的情况下生长三个月才行。
今年晚了一个月,如果现在补种,最晚必须在10月底之前收玉米,不催生玉米苗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村里有老人面露疑惑,催生玉米苗这种事他们还是第1次听说。
“小姝,你说的这个催生玉米苗能行得通吗?这种奇怪的事简直是闻所未闻啊,万一催生的玉米苗不结玉米可怎么办?”
“刘七爷我只是给大家提个意见,谁家如果愿意种植催生的玉米苗,明天一早就来我们家拿玉米苗。”
“到时候我还会再准备一批地瓜和土豆苗,到时候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此事粱从怜可不会强求,本来就是她想帮村里人,万一到时候天气冷得比较早,玉米颗粒无收,怕是有人会怪罪她。
这人心最是难测,粱从怜宁愿选择全给村里人,也不愿到时候弄自己一身事。
“当然大家不能只顾着种玉米,还要留出地来种冬小麦,要不明年夏收可就打水漂了。”粱从怜又叮嘱道。
众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人感觉苏皖叔说得很对,今年天气多变他们就应该早些做打算才是。
也有人感觉粱从怜这是危言耸听,干旱已经过去了,后面肯定都是好年景。
就算8月里突然有点凉,那也是因为下雨下的,过段时间气温肯定会回暖的。
那个什么玉米苗,以前连听都没听说过,万一真的种上不结玉米,那他们找谁哭去。
粱从怜没有再说话,她能做的已经做了,至于村民怎么选择,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小姝,给我留两亩地的玉米苗,明天田里也干得差不多了,正好把玉米种上。”柳香说道。
“香姨,你只管来拿,要多少有多少。”
粱从怜从马车上跳下来,就看到萧冠城和杨桂花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小姝,明天就让人来咱家拿玉米苗,咱家哪里有啊?”萧冠城压低声音问道。
“咱家荒山上有啊,当初咱家种玉米的时候,有一袋子玉米被水泡了,我就种院子后面了,现在早就长起来一片了。”
“娘,你们先收拾着家里,我和小言先把布料和成衣送到荒山上去,萧大婶他们几个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得赶紧给他们送过去。”
粱从怜可不敢跟萧冠城多解释,越解释越乱,她怕自己最后都圆不回来。
“那你们赶着牛车去山上吧,多给大水牛点好草料,这一路上大水牛可累坏了。”萧冠城说道。
萧家去长泰县买了一堆东西回来,萧冠城和杨桂花又要忙着给粱从怜和厉忍冬摆酒席,还真顾不上玉米苗的事。
反正山上住了好几个女子,萧冠城想着有这些人帮忙,他也是放心的。
不过等收拾完家里的事情,回头他和杨桂花还是要去山上看看,粱从怜毕竟年纪小,别让一些心思歹毒的妇人给骗了。
没多长时间,1000斤粮食去了大半,粱从怜收拾了四个竹筐坐在牛车上,让厉忍冬赶着牛车一路上了荒山宅院。
趁着厉忍冬赶车的功夫,粱从怜把空间里的已经准备好的棉花全都拿出来。
萧芷兰等人可不只是没衣服穿,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被子用。
这几日她们怕是好几个人挤一床被子,才勉强睡下。
除了衣服被褥,粱从怜还非常贴心地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大叠月事带,她空间里储存了好几箩筐,如果只给她自己用,怕是要用到天荒地老。

第137章 回山上
“媳妇,我怎么感觉牛车有点重啊?”厉忍冬说着话,回头看向牛车。
“唉,怎么多了这么多竹筐?我记得我们从村里出来的时候,只有四个竹筐啊?”
“你肯定记错了,我们明明拉出来10个竹筐啊?”粱从怜一本正经地忽悠厉忍冬。
厉忍冬挠了挠脑袋,低声嘀咕道,“难道我记错了?”
“肯定是你记错了,我们要给萧大婶送东西,她们那么多人,我们肯定要多送些才够。”
厉忍冬一想粱从怜说得很有道理,那肯定是他刚才记错了。
下过雨的山路更是不好走,但牛车并不是很重,遇上不好走的地方,大水牛拼着一把子蛮力硬冲了过去。
坐在牛车上的粱从怜,一路走来差点没颠得把胃吐出来。
“我的娘来,这山路也太颠簸了。”粱从怜揉了揉自己有些疼的腰嘀咕道。
“苏姑娘你回来了。”余婆婆听见牛车的声音,也顾不上双手还沾着面粉,就跑了出来。
“回来了,余嬷嬷昨天咱山上雨下得大吗?”粱从怜很是兴奋地问道。
“大,蓄水池那边的山泉,现在就快成瀑布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萧芷兰和杨宝儿也出来了,她们好似在蒸馒头,每个人手上都带着面。
“我们进屋说,我给大家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粱从怜笑眯眯的说道。
“好,进屋说,一会水牛奶馒头就出锅了,正好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余婆婆说道。
萧家现在不卖水牛奶馒头了,一家子天天喝水牛奶,余婆婆这边每天一桶,说是给小石头喝,让他长个的。
小石头一个小豆丁也喝不了多少,余婆婆蒸馒头的时候就会加一些。
如此蒸出来的杂粮馒头味道,比白面馒头的味道都要好。
厉忍冬一个人没一会儿,就把10个大竹筐全都搬到院子里。
“余嬷嬷,这匹黛蓝和驼色给你,这匹竹青给小石头,天慢慢变冷了,你也好做几件衣服了。”
“苏姑娘使不得啊,我这老婆子哪里用得上这么好的细布,我就穿个麻布的衣衫就好。”余婆婆赶紧推辞道。
“婆婆,让你收着你就收着,麻布的衣服到了冬天可不保暖,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不少棉花,你就放心大胆地用,一定把冬衣做暖和了。”
“谢苏姑娘。”余婆婆很是感激地说道。
当下世道不好,别说是细棉布了,余嬷嬷感觉自己能穿个粗布的衣服就很知足了。
“萧大婶,这里是12件成衣,八匹细布,你们自己把成衣分了吧,至于这些细布,就给几个孩子裁几身衣服,剩下的布料就做成被褥吧。”
“先做当下就能用的,回头把那些白细布染成胭脂色或者绛紫色在做冬天的棉被。”
萧芷兰听这粱从怜吩咐,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以为她给粱从怜当奴婢,能吃上一口饭饿不死她就知足了,毕竟粱从怜也是农户出身,就算家里有点银钱,也不可能一下养活这么多人。
可现在她不仅吃上饱饭,甚至还能穿上细布的衣衫,有厚棉被,她感觉这一切都好似在做梦一般。
“萧大婶你在听我说话吗?你赶紧把东西拿你们屋里去,下午的时候就先做被褥吧。”粱从怜见萧芷兰半天没说话,说话的时候声音稍微大了一些。
“苏姑娘,我们都是奴婢,不用这么好的被褥,现在家里这两床就足够了。”萧芷兰连忙摆摆手说道。
“萧大婶,就两床被褥,你们这么多人睡个一两天还行,时间久了肯定是不够的,你赶紧拿屋里去,下午都裁剪了,能做几床做几床。”

萧芷兰

粱从怜把事情吩咐好,让大家各自去忙,她则闻着味去了厨房。
“余婆婆你这馒头里都加了什么啊,五颜六色的。”
粱从怜也不怕热,余婆婆刚打开锅,她就拿了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馒头出来。
“这里放东西可多了,我把麦子,小黄米,大黄米玉米,红高粱,黑高粱,全都放在石磨上一起碾碎,然后加上水牛奶发酵做的馒头。”
粱从怜听余婆婆如此说心里暗暗惊叹,这才叫粗粮馒头啊,听着就健康。
粱从怜把大馒头一掰为二,给了厉忍冬一半,她咬了大口,果然如她预料的那般,加了水牛奶的粗粮馒头不是一般的香啊。
就在粱从怜想吃第二口的时候,她只感觉有人在她背后盯着。
回头一看,好家伙,一群小萝卜头站在厨房门口,眼巴巴看着粱从怜手里的馒头。
粱从怜大笑,她怎么把这群小娃娃给忘记了。
“都排好队,一人半个馒头,先让你们解解馋。”粱从怜笑眯眯的说道。
粱从怜坐了一天牛车,从长泰县赶回来,如果不是灵泉水让她强撑着精神,这会怕是早就累趴下了。
她随意吃了一些馒头加咸菜,就跑上楼去补觉了。
补觉之前,还不忘在空间又种了一些棉花。
今年注定是个寒冷的冬季,她多种一些棉花心里也安心。
迷迷糊糊中粱从怜心里还想着她要给顾掌柜染一匹红罗锦,只是这个上好的素锦她要去哪里弄啊。
要不她用顾掌柜家的糊弄一下?
可是顾掌柜家的素锦品质真的一般般。
粱从怜胡乱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的迷迷糊糊中,粱从怜隐约感觉脚底下毛绒绒的,厉忍冬这个树袋熊也凑了过来。
不过她实在是太困了,也懒得搭理他们。
这一觉粱从怜睡的非常安稳,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
山林中鸟儿鸣叫声比闹钟还准时,粱从怜睁开眼看了一眼窗外,天边只刚刚露出鱼肚白而已。
粱从怜准备翻个身继续睡,只听窗外传来红眼麻雀欢快的叫声。
粱从怜睁开眼还是无奈的看着床帐,村里的人也太积极了。
这天才刚蒙蒙亮就上山来拿玉米苗,早知道他们回来这么早,昨天她就应该说,让他们日上三竿再来。
既然村里人已经来了,粱从怜就算抱怨,也只能默默的爬起来。
如果是按照往常,收碗收移动,厉忍冬肯定就醒了。
可现在粱从怜都下床了,厉忍冬还眉头紧皱地躺在床上。
看他那模样,好像正在做什么不好的梦。
粱从怜赶紧上前推了推厉忍冬。

第138章 满山粮食
粱从怜推了厉忍冬好几次,厉忍冬才慢悠悠的醒来。
刚睁开眼的厉忍冬,看向粱从怜的时候,那眼神看起来有冷,跟平日里的厉忍冬完全不同。
粱从怜眨了一下眼,只见厉忍冬很快又恢复往日憨憨的模样。
“媳妇,刚才我做噩梦了,好多人追杀我。”厉忍冬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蒙,很显然是被吓到了。
粱从怜还以为是因为上次山匪的事。给厉忍冬留下了心理阴影,她赶紧安慰道,“没事,梦都是相反的,我们起床吧,村里人来拿玉米苗了。”
“哦。”厉忍冬揉了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
粱从怜眉头微皱,刚才厉忍冬看她的那个眼神,她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似在哪里见过。
不过粱从怜要准备玉米苗,也就没纠结这个,起身下了楼。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她就跟萧芷兰几人说好了,让她们今天一早把院子后面那片玉米苗,全都挖出来,装到竹筐里。
当然这些玉米苗大部分都是她空间出产,真正的玉米苗,估计连一亩地都不够种的。
粱从怜一下楼,就看到萧芷兰和一个姑娘一起抬着竹筐往院外走。
“萧大婶,你都这么大月份了,这些重活让其他人来做。”粱从怜上前阻拦的。
一竹筐的玉米苗怎么也有个几十斤重,万一萧芷兰脚下不稳,把自己给磕了,动了胎气,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唉,我总是忘记肚子里还揣着一个。”萧芷兰笑呵呵的说道。
自从粱从怜给萧芷兰喝过灵泉水之后,她不仅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强健了很多,肚子里的孩子也比以前乖不少,再也没出现见红这种情况。
她是个勤快的,总想着自己不能白吃粱从怜的饭,每天跟个陀螺一般忙来忙去。
这会儿见大家把一筐筐玉米苗往外抬,她他也就没忍住,上前帮把手。
粱从怜和萧芷兰说话的功夫,村民已经到了院门口。
他们看那一筐筐玉米苗,脸上都是开心的笑意。
“小姝,我们也不白拿你的玉米苗,我们用玉米换。”柳香和刘玉江把15斤玉米放在一个空竹筐里。
他们家要种两亩地的玉米,如果只用玉米种子差不多需要12斤的样子,多出来这3斤玉米,则是感谢粱从怜帮忙育苗。
后面村里人过来拿玉米苗,也是根据一亩地6斤玉米种补偿给粱从怜。
粱从怜也没跟大家推辞,安心收了大家给的玉米。
这边等着领玉米苗的人比较多乱糟糟的。
粱从怜指挥这厉忍冬,把一筐筐玉米苗拿出来,再把收来的玉米,放到库房里去。
如此一来一回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到底换了多少玉米和玉米苗,也就没有人起疑。
更没人想过,粱从怜后院那一片不大的地方,怎么能拿出来这么多玉米苗。
太阳慢慢升起来,村里人都把玉米苗领完了,还剩下8筐玉米苗。

上一篇: 火爆小说粱司月柳逾白全集_粱司月柳逾白免...

下一篇: 乔黎月裴肆衍小说推荐阅读_乔黎月裴肆衍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