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是什么书-大国总师于航抖音小说

时间:2023-04-01 12:01: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首长,我明白的,我完全理解国家的做法。”
于航没有丝毫担心,他现在这个身份清清白白,没有任何问题。
“你也不要着急,你的背景简单,加上你自己提供的消息,顶多明天就会有结论。”张光年知道年轻人的心里,哪怕于航心性沉稳一些,也还是年轻人,所以也透露了一下调查进度。
这种事情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于航也能理解,知道了具体时间,就更放心了。
又等了一阵,接到警卫的通知,说蒋局请他们上去,于航这才明白,原来张光年是在等消息。
“小于,我们现在要去见的是总局局长,蒋丰文蒋局长。”
蒋丰文的办公室在楼上,上去的时候,张光年和于航略微提了提。
“谢谢首长提醒。”
两人来到蒋丰文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看见于航,蒋丰文热情的站了起来。
“你就是小于?”
“首长,我就是于航。”
“哈哈,好,年少有为,小于,你可给我们军情局挣了大脸了。”蒋丰文直接开口夸赞道。
这段时间,蒋丰文心情很不错。
军情局除了负责情报方面的事务以外,其实挖掘人才也是其职能之一。
只不过通常都是从国外偷偷挖人回来,国内根本用不着。
但种花家太穷了,哪怕军情局的人已经很努力,这方面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没想到墙外不香墙内香,安全局居然把人才直接送上门来了。
这两天安全局的一把手老张,后悔得要死,都打了几通电话来埋怨了。

尤其是随着于航的一项项成果被更多的人知道,很多以往对军情局这种部门避之不及的单位都找上门来,甚至不少领导都旁敲侧击,让蒋丰文着实痛苦并快乐着。

也怪不得这些单位这么争抢,连出四项重大研究成果的人才,而且还这么年轻,不管放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只要人抢到手,今后需要争取资金、项目什么的,有于航在,嗓门都能大上好几个度。
对于蒋丰文的夸赞,于航谦逊了几句。
随后便听蒋丰文问道:“小于啊,你是研究型的人才,而且已经有多项重大成果在手,我也不怕告诉你,你现在就是个香饽饽,不过我们还是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看看你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蒋丰文确实是想快点把这个事情定下来,这段时间他风光是风光了,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
暂时他都以背景调查没有完成推脱掉了,但一旦这个理由失效,于航还没有决定去向,怕就是好事变坏事了。




第18章
于航随即想到了张光年之前的提醒,看了对方一眼。
张光年点点头道:“蒋局问你,如实说就是了,不管你想到什么样的地方,以后军情局都是你的家。”
对于张光年的话,蒋丰文也点头表示认同。
于航是军情局发掘出来的,天然就带上了军情局的烙印。
如果只是普通人才也就罢了,越是顶级人才,这个烙印就越深。
将来无论于航取得怎样的成就,别人在提到他起家的地方,都绕不开军情局这个部门。
如果于航的成就高到一定的程度,张光年和蒋丰文都会因此受益。
实际上,现在就已经有一点体现了,这也是安全局局长后悔不迭的原因。
虽然是兄弟单位,但不管安全局局长张节戎怎么说,蒋丰文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把于航让出去的。
见两位首长都这么说,于航也就不客气了。
自从得到张光年的提醒,于航就开始考虑自己想要去什么地方。
考虑到自己真正的能力,于航对自己的新单位主要有两个要求。
第一个自然是规模要够大,而且最好是综合性的研究机构。
于航并不是专精某一项的人才,有了科研仿真系统辅助于航的成长,决定了于航不可以用寻常的眼光对待,只要于航愿意,不管在哪个领域,他都能很快取得成就,只有规模够大、资源够多的单位,才能支撑起于航的发展。
第二个是自行研究方向且要有足够的支持。
这一个要求必须要得到相关单位领导的力挺,因为现在不管哪个单位的资源都是有数的,自由研究还要足够的资源配合,不是在抢别人的饭碗,而是直接从锅里捞东西。
但于航不要又不行,如果由新单位给于航指定研究方向,那影响的不仅是于航的发展,还可能耽误种花家,这让见过未来场景的于航,根本不能接受。
蓝星的种花家被卡了几十年的脖子,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于航,不想再来一次。
于航将这两个要求提出来后,蒋丰文和张光年都皱起了眉头。
“小于啊,你这两个条件很难兼得,或许你并不太了解这些单位的运作,但是一般来说,越是规模大的单位,内部情况ḺẔ就越复杂,就越难往一个人身上倾斜,毕竟领导也需要考虑平衡和单位的稳定性。”
蒋丰文实事求是的说出于航这两个要求中最困难的地方。
鱼与熊掌本身就很难兼得,小单位为了引进顶级人才可以给予最大的支持,因为一般这种单位,根本没有人能与于航进行竞争。
只不是小单位资源肯定是不足的,这个资源可不仅仅是资金,加工车间、采购渠道、合作厂商等等,都算。
于航去这些单位,顶多争取到一些资金,但其它方面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而规模大的单位,就像蒋丰文说的那样,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能肯定是能给予于航比较多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力度能不能达到于航的预期,就很难说了。
“首长,我明白其中的难度,先这么提吧,我看看会不会有人要我。”于航笑了笑道。
他现在并没什么压力,反正只要他降低要求,肯定有地方去,现在只是漫天开价,等着坐地还钱就是了。
见于航坚持,蒋丰文也不再说什么。
到时候就按这个条件讲,正好让一些人知难而退。
谈完于航挑选去向单位的要求,蒋丰文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小于,微电磁冲锋枪的条件已经满足了,现在就剩下组装,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首长,这个我不说十成,九成九的把握是有的,剩下的部分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于航老实不客气的道。
“那就好,那你下一步有没有想过要搞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于航心思一转,顿时明白,看来军情局是有什么需求。
“首长,有什么安排请直说便是。”
“哈哈,我们这个小于,还不喜欢绕弯子。”蒋丰文和张光年对视了一眼,笑着道。
“那我就直说了,之前听老张说你提起过电磁炮的事情,但是却没有把这个技术写上去,是没有研究完成还是有别的什么困难?”
“首长,理论设计已经完成了,只是有一种东西,我怕现在种花家生产不出来。”
电磁轨道炮威力要大,需要短时间内爆发强大的能量,这一点采用直供电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一种能够蓄能且能快速释放的装置。




第19章
于航选择的是自己设计的超级电容器。
传统的电容包括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受限于材料限制,不仅体积较大,容量小,对温度、压力之类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很差,最重要的是在储能时会涉及到材料自身的化学反应,严重影响电容的反复利用速度。
而超级电容器则不同,他只是通过双电层和氧化还原反应储存电量,自身不进行化学反应,所以可以快速充放电。
而于航设计的超级电容器使用了新型多孔材料,表比更大,储存的电量比普通电容多得多。
再加上于航解决了困扰电容器容量上限最关键的东西——绝缘,他通过科研仿真系统,开发出一种特殊的绝缘液,只要使用这种绝缘液,电容器间隔0.2毫米的极板间可以承受十万伏的电压而不被击穿。
而且这种绝缘液不仅绝缘强度高,而且稳定性、耐受性特别好。
如此一来,新式超级电容不仅体积小、环境承受能力强、而且寿命也长,更重要的是可反复快速充放电、储存的能量能达到普通电容的一亿倍。
不过这种超级电容好是好,电容的极板材料于航也能解决,唯独那种绝缘液,于航估计按照现在种花家的化工能力,根本生产不了。
或许不止是种花家,这个时代,全世界都没法解决。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这是工业基础的问题,很难解决。”于航看着两位首长,摊开手,无奈的道。
“你对种花家现在的化工水平很了解?”蒋丰文惊异的道。
“大概知道一些吧,我看过国内一些刊物以及国外刊物的介绍,哪怕是在国外都很难满足生产要求。”
“那你怎么设计出来的?”张光年问出了蒋丰文同样好奇的问题。
“我只能说,这似乎是种天赋,我甚至能够在脑海中完全模拟物理和化学反应的过程,不然两位首长觉得,我之前的成果怎么来的。”
有着现成的样板佐证,于航的话很有说服力。
两位首长一脸惊叹,这种天赋怕是百年都难出一个吧。
既然于航这么有把握,两位首长也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
张光年想了想问道:“不采用这种绝缘液行不行,哪怕性能差一些,我们把体积做大一点就好了。”
于航一愣,好像也不是不可啊!
“首长,可以是可以,不过按现在的水平,估计得做出一栋小房子那么大的电容才行。”
“这个没有问题,不过射程能有多远?”蒋丰文问道。
于航估算了一下,道:“四百到五百公里距离,具体要实验过才知道。”
于航原本以为两位首长应该会满足了,但没想到蒋丰文和张光年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这个距离虽然已经非常远了,但是不够,还能更远吗?”蒋丰文追问道。
于航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道:“首长,你们的目标是航母?”
蒋丰文和张光年对于于航的敏感性都很惊异,不过并没有否认。
蒋丰文反而问道:“至少得一千公里,能不能做得到?”
“首长,增加储能装置,是可以增加射程的,不过老实说,想要电磁炮打航母,定位是个大问题。”
于航的话让蒋丰文和张光年两人心中一凉,不由得叹了口气。
“首长是因为前几天的事情?”
“不止如此,当然也和前几天的事情有些关联,如果我们有了反制航母的武器,鹰酱岂敢那么嚣张。”张光年语气愤愤的道。
张光年的心情于绿舟航能够理解,当下也不隐瞒,直接道:“首长,谁说只有电磁炮能打航母的!”
“怎么?!你有办法?”
张光年和蒋丰文都抬起头,眼神灼灼的盯着于航,看得于航有些发慌。
“我们的卫星能够找到鹰酱家的航母吗?不需要多高的精度,哪怕十公里范围都可以。”于航问道。
“这个没有问题。”蒋丰文十分确定的道。
“那就行了,我们可以用导弹打它!”
“你的方法就是用导弹?”
两位首长心中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小于,虽然我们的导弹有射程那么远的,但同样存在定位问题,除非你有提高导弹精度的办法。”
“提高导弹精度的办法是有,短期内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于航所能想到的,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要想打击到航母都必须用到先进的控制芯片,于航虽然也能做出来,但是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才行。




第20章
蒋丰文和张光年当然想不到于航所说的短时间内实现不了,指的只是几个月内,他们还以为至少是以年计的时间。
不然的话,怕是两人立即就要把于航绑去搞研究。
不过于航接下来的话,让蒋丰文和张光年都精神一振。
“首长,精度不够威力来凑啊,如果我们的武器威力覆盖范围能达到十公里级别,精度差又有什么关系呢。”
“核武器不行!”蒋丰文马上道。
“不是核武器。”
“那是什么武器?”
“等我设计出来两位首长就知道了。”
“好小子,居然还和我们卖起关子来了,那好,到时候要是我们不满意,一定给你小子点颜色瞧瞧。”蒋丰文好气又好笑的道。
“首长放心,不满意你们随便揍。”于航说了个俏皮话。
随后,于航道:“首长,能给我纸笔吗?”
蒋丰文、张光年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小于,你不会现在就想搞设计吧?”蒋丰文有些不确定的道。
“对啊,很快的。”
“......”
见于航回答得这么轻松,两人都不知道该是啥想法了。
难道时代变了?设计武器都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了?
将信将疑的给于航拿来纸笔,两位军情局的大佬干脆就坐在于航旁边,看着他搞设计。
只见于航飞快的在白纸上写下一串串的公式,一行、两行、三行......就像是在印刷一样。
也不需要什么计算器之类,中途也没有见他停顿计算。
仿佛所有的结果都在于航的脑海中,只需要照着抄下来一般。
两位大佬虽然完全看不懂,但是莫名的有种很牛逼,果然不愧是专业人士的感觉。
不到五分钟,于航写下最后一行后,就将这张纸放在一边,换了一张新的开始画图。
这次两位军情局首长大概看懂了,这是一张电路图。
十五分钟,连续三张看起来非常复杂的电路图画完。
之后于航又换了新纸张,继续画图。
这次是画得结构图,两位首长都看懂了。
先是内部结构,接着是外部结构,最后是外壳。
所有图纸画完,于航最后开始写注释。
于航写得飞快,那些专业术语两位首长并不完全明白,但大致是知道一些的,即使这样,两人也不知道于航设计的是什么东西。
两人没有打扰于航,耐着性子等了于航将近一个小时,直到他将注释写完。
等于航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肩颈,蒋丰文迫不及待的问道:“小于啊,你这设计的是什么东西,给我们讲讲看。”
“好的,首长。”
于航将刚才写出来的纸张按照顺序排开放在桌子上。
开口道:“我设计的这种武器叫做EMP电磁脉冲弹,顾名思义,是靠电磁脉冲对敌方设备进行毁伤....”
电磁脉冲(EMP)武器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就是采用强大的电磁场来摧毁电子线路。
根据电磁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不断改变的磁场也可以产生电流。
低强度的磁场(无线电)传输能产生可以将信号传送到远处(接收机)的适当电流,但如果大幅增强信号强度(磁场),则会产生更大的电流,足够大的电流将烧毁设备中的元器件,使其彻底崩溃,无法维修。
最初高强度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独特破坏力,是鹰酱进行核试验时无意发现的,鹰酱家根据这个发现,于八十年代末期研发出了号称“电磁杀手”的电磁脉冲炸弹。
于航并不知道,就在前不久,鹰酱一国家实验室研制出了可以装载在导弹上的电磁脉冲武器,这个信息,军情局暂时都还不知道。
不过于航设计的EMP电磁脉冲弹,威力远远不是鹰酱研发的电磁脉冲炸弹能够比拟的。
于航研发的EMP电磁脉冲弹,来源除了他本身在电磁方面的深厚造诣,自行进行了部分设计外,还参考了科研仿真系统中星际争霸人族兵种——科学飞船的EMP电磁脉冲导弹的设计。
两相结合,使得于航设计出了EMP电磁脉冲弹威力比鹰酱版的大出百倍不止。
于航设计的这种新式的电磁脉冲弹,可以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放射出几百亿瓦威力的高能微波,比一般核弹爆炸释放出的电磁波威力更强。
不仅可以穿透地下防御工事,沿着电缆与空调的孔道,瘫痪所有的地下防御工事、电力供应、电话通信、电视传播以及计算机等系统,甚至还可能因电器短路引发火灾。
连深入地下的防御工事都无法规避,更逞论航母。
尤其是于航设计的这种电磁脉冲武器覆盖范围极大,在半径30公里范围内,都能直接将鹰酱的航母瘫痪掉。
EMP电磁脉冲武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伤害到人的性命。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最关键的是,EMP电磁脉冲武器属于常规武器,不受限制!




第21章
电磁脉冲武器两位首长自然是知道的,虽然种花家没有研究出来,但是有鹰酱的相关情报。
不过根据情报显示,鹰酱的电磁脉冲武器还处于初级阶段,覆盖范围远没有于航设计的这种那么大,造成的损害也小得多。
而且理论上,还可以通过关机断电这种方式规避掉电磁脉冲武器的打击。
但是于航设计的这种,威力达到如此地步的电磁脉冲武器,就非常骇人了。
如此强大的电磁脉冲,那只要在其半径30公里的威力中心,哪怕你不开机,仅仅是瞬间产生的感应电,就能破坏一切电子设备。
更何况其覆盖距离之广,比核弹都还大得多。
半径3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可以说几乎把鹰酱整个航母战斗群给覆盖在内。
也就是说,在几乎不需要考虑精度的情况下,一发装载EMP电磁脉冲弹的导弹,就能瘫痪掉鹰酱一个航母战斗群,何其恐怖。
“小于,你赶紧再检查一遍,一定不能出现根本性的错误,哪怕威力小一点,能覆盖10公里都可以。”??ℨ蒋丰文语气急切且郑重的道。
看到于航不解的眼神,他进一步解释:“这种武器威力太大了,简直堪比战略性力量,我必须上报最高领导层才能进行试制,所以千万千万不能闹了笑话。”
“小于,千万慎重!”
张光年也在旁很严肃的叮嘱于航,这让于航明白了这件事情的严肃性。
原本于航还没有想那么多,不过就是一件打航母的武器嘛。
但见到两位首长的态度,于航也反应过来,自己设计的这种EMP电磁脉冲武器,可能是种花家当前唯一能够拿出来使用的,能够对鹰酱航母造成威慑的武器了。
其它的,核弹不能轻易使用,反舰导弹射程又够不着,如果想要突破鹰酱航母的防御圈,简直难如登天。
其它装载普通弹头的中远程导弹,精准度又不够,而且还很贵,穷得叮当响的种花家也没有多少存货。
至于潜艇,当下种花家的潜艇号称‘海底拖拉机’,鹰酱曾经笑话种花家的潜艇:只要种花家潜艇一出门,太平洋对岸都能听见声音。
所以说来说去,于航设计的这种武器实验成功,那就是当前种花家蝎子粑粑独一份,也难怪两位首长如此慎重。
虽然于航很有把握,但见此情况,也重新拿起资料开始验算。
脉冲当量计算没有问题,于航边验算还边对这种武器进行优化,将EMP电磁脉冲弹设计成威力可调的。
EMP电磁脉冲弹本身只是一个超高频微波发生器,最大的成本也就是超导材料。
而对于刚研发出常温超导材ʄɛɨ料的种花家来说,这种武器简直算得上是白菜价。
当然,可能载具需要多花一点钱,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是完全可以批量制造的东西。
于航之前在设计选择的时候,其实就考虑到了种花家的经济承受能力,而正好超导材料通过验证,这么好的材料,不用白不用。
因此,哪怕是不同威力的EMP电磁脉冲弹,也不需要临时更换弹头,发射前调节一下威力档位就可以了。
就算存在一点点浪费,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航修改后的设计,把EMP电磁脉冲弹的威力设计成了两个档位,分别是干扰和毁伤。
而覆盖范围,又分成了四种,分别是半径30公里级别、20公里级别、10公里级别和5公里级别。
组合起来,可以有八种攻击模式。
因为电磁脉冲武器,并不像普通弹药一样,有真正的边界,所以所谓的覆盖范围,是指能够完全达成设定目标的范围。
比如说:最大威力的那种,毁伤模式,半径30公里,实际上是指可以瞬间瘫痪掉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带电子器件的设备。
但除了这个效果以外,根据目标对电子器件的保护措施和离脉冲中心点的距离,还会对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造成损伤,对200公里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强烈干扰。
而威力最小的,干扰模式,半径5公里,指的就是可以完全干扰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随后,距离越远,干扰衰减越大,超过15公里,几乎就没有干扰效果了。
又花了一个小时时间,于航重新定稿,把修改后的设计交到了蒋丰文的手上。
“首长,我可以保证,理论上完全可行,具体效果是不是与我计算的一致,还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我刚刚对之前的设计做了一下修改,威力设计成了可调的,两种档位,八种模式,而且这种武器成本很低,完全可以批量生产。”
蒋丰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给你一个10分的问题,结果你交给我一个100分的答卷。
也就是蒋丰文没有经历后世网络时代,不懂得龙傲天的梗,不然说不定他会说,你别叫于航了,你干脆叫于傲天算了。




第22章
“好小子,你这个成果一旦验证了,最低一个一等功,你不是想参军吗?有了这几张纸,你在军方系统完全可以横着走了。”张光年激动的拍着于航的肩膀道。
张光年不是说什么大话,于航之前的研究,虽然也全都是重大发明,影响范围很大也很广,但是完全没有手头这个来得直接。
这种叫EMP电子脉冲弹的东西,简直是可以让种花家扬眉吐气的大杀器,如果真能达到设计效果,其对战争的影响,妥妥的“第二原子弹”,而且还是不受使用限制的‘原子弹’。
以后鹰酱家的航母,只要接近种花家中程导弹射程,估计都得一只眼睛盯着天空。
听到张光年的话,蒋丰文一愣,问道:“小于想参军?”
“是啊,小于刚才在我那里和我说了一下,想参军为国家做贡献。”张光年点点头道。
蒋丰文一下子笑容满面,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不错,好男儿就该参军才对,你的才能,在其它地方都是浪费。”
说着,重重的拍着于航的肩膀,于航差点都没站稳,足见蒋丰文的激动之情。
如果之前于航算是顶级研究人才,那等EMP电磁脉冲弹一验证,于航妥妥的就是国宝级专家。
而且蒋丰文亲眼见证了于航的变态,设计一种威慑鹰酱航母的大杀器,前后不过几个小时,而且还改进了一次。
蒋丰文在参军几十年,对军方的归属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所以听说于航想参军才会这么激动。
“老张,你带小于先去安顿,我现在就去找领导汇报,晚一点我们一起去总政和总后那边,给小于争取一些福利。”
张光年明白蒋丰文的意思,他这是想亲自为小于争取更多的功劳。
于航再是专家,也只是一个还没有加入军队的萌新,军情局一把手亲自为他请功,能够看出,蒋丰文对于航的喜爱之情,简直快突破天际了。
“对了,小于,我可以提前和你透露一下,关于你的研究成果,EMP电磁脉冲弹且不说,因为等验证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加入军队了。主要是你前面的那几种成果,因为都是你以自由人的身份完成的研发,国家应该会给予你补偿。
装甲材料因为主要是军用,所以可以分配给你的专利费用不会很高。但超级电池、超导材料和电磁轨道材料这三种,通用性很强,对整个国家基础民生的发展都极为有用,所以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什么补偿。”
对于蒋丰文所说的东西,于航完全不懂,求助一般的看向张光年。
张光年解释道:“一般这种成果,通常都是买断、合作开发、专利授权这三种方式,考虑到你的成果的重要性,买断绝对是不划算的,因为你要参军,所以合作开发这种方式也不合适,所以只能选择专利授权。
小于,如果你相信我和蒋局,我希望你能把专利直接授权给军情局,有军情局出面,做第三方授权,只不过,授权费用,军情局要分三成。”
“两位首长,那我就授权给军情局,我也不要七成,五五分吧。”
听完张光年的话,于航想也没想就做出了决定。
有着两位首长和军情局这样的大靠山不用,那才是真的傻。
于航完全可以肯定,如果自己单独出去授权,不仅费用不一定高,而且还特别容易被人糊弄,甚至被巧取豪夺都不一定。
但有军情局出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谁敢在军情局这里打秋风啊,活腻了不是。
见于航这么爽快,而且知进退,蒋丰文更加喜爱这个比自己孙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了。
刚才张光年提议且带上自己的时候,蒋丰文就知道,这是张光年对于航的爱护,而不是想要谋取什么。
蒋丰文对此也并不介意,就像他了解张光年一样,张光年同样对他知之甚深,对方肯定是看出了自己对于航的喜爱,才会这么说。
于航挂靠在军情局,局里分得的利益,是集体的,是国家的,虽然不能说完全无关,但不会是自己和张光年两人的。
而给于航的承诺,却是两人给出的,实际上是两人变相担了一份责任。
说来说去,其实是两位首长出于对于航的爱护,付出的一片心意,如果于航不懂接受,怕是会伤了两位首长的心。
但于航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对两位首长的信任,而且又主动退让一步,让两位首长都深感欣慰。




第23章
从蒋丰文办公室出来。
两位首长带着于航一起去了食堂。
本来于航到蒋丰文办公室就差不多中午了,哪想到中途搞了一次设计,三人都错过了饭点。
现在都下午三点了,才去食堂草草吃了一点。
饭后,蒋丰文先行离开,拿着资料去找领导汇报。
张光年则带着于航回了办公室。
叫来杨泽后,张光年对于航道:“等下你和杨中校去一号招待所,在确定你的去向之前,你就住那里,吃饭的话,杨泽,你等下带小于去办张卡。”
“是,首长。”
张光年点点头继续对于航道:“如果你还有别的什么需求,直接给杨中校讲,我还有事,就不送你过去了。”
“首长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和杨中校过去就可以了。”于航赶紧道。
杨泽做张光年下属多年,对老领导的性子很清楚,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但现在杨泽却能明显感觉到张光年对于航的偏爱,心里对于航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1号招待所是军情总局内部最好的招待所,环境比四零所的更好得多。
不过这些都不是于航关注的地方,到了招待所于航就迫不及待的拜托杨泽给他找一些专业书籍来看。
军情总局是有资料室的,里面的书籍资料不仅多而且有很多前沿研究,所以于航的要求很快便得到了满足。
有了书籍,于航就很能宅得住。
如果是普通人,到了军情总局这种地方,多多少少会有点好奇心,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总会四处溜达溜达。
但于航不会,除了去食堂吃饭,他就没有离开过招待所。
就在于航待在招待所的这两天内,发生了两件与于航相关的大事。
第一是微电磁冲锋枪正式在四三枪械所组装完成,进入测试环节。
虽然于航是枪械发明者,四三所在测试之前也专门询问过是否可以请于航过去参与测试,不过被蒋丰文给挡了回去。
在蒋丰文看来,微电磁冲锋枪虽然是超时代的武器,但毕竟是单兵武器,只能算是个小项目,而于航马上要负责主持研发电磁轨道炮和试制EMP电磁脉冲导弹,不能讲精力浪费在这个项目上。
再一个,四三所的位置比较偏,来回也很耽误时间。
最重要的是,现在是于航确定去向前的关键时间点,蒋丰文不能让人说军情局处事不公的闲话。
除了微电磁冲锋测试这件事,另外一件自然就是关于EMP电磁脉冲导弹立项的事情。
种花家最高领导层在收到蒋丰文的汇报后,第二天便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召开了新武器的秘密论证会议。
于航的设计几乎颠覆了与会专家的三观,不就构思精巧,而且几乎最大化的利用了材料及元器件的性能。
而于航给出的资料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好在于航在注释中写明了新理论的证明过程及验证方法,否则论证会根本进行不下去。
会议用了一天时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因为早有鹰酱的先例在前,电磁脉冲武器已经证实是可行的,所以分析主要集中在这种设计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上面。
因为需要验证于航的理论,所以会议开了两天时间,最终得出结果:该设计理论上完全可行,技术制造难度较大但以种花家的制造能力也完全能够做到,弹药成本远远低于预期,预计也就是一枚火箭弹的价格。
结论一出,整个种花家高层惊喜不已,被鹰酱航母贴到家门口的事情过去还没过去几天,而且现在整个事件都还没有结束,在座的谁都不会忘记鹰酱嚣张的嘴脸,现在种花家终于将要有可以反制鹰酱的武器了。
于是在第三天晚上,EMP电磁脉冲武器研发试制正式立项,代号为9601号工程。
考虑到于航过于年轻,且没有主导大型项目的经验,高层决定任命于航为9601号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同时作为项目组副组长。
不过需要等到于航正式加入种花家军队这项任命才会生效。
四一二电子科技研究所李德明院士主动请缨,担任9601号工程项目组组长。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差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项目是因为于航才成立的,做组长纯属吃力不讨好,个别心怀阴暗的人,说不定还怀疑你是去摘桃子的。
但熟悉李德明院士的人都知道,李院士是一个德行高洁,最是喜欢提携后辈的人。
他之所以主动请缨做组长,更多是为了帮于航扫清障碍,同时也想让于航能够跟着学到一些主导重大项目的经验。

相关Tags:心情

上一篇: 免费小说沈斯年洛枳是什么书-沈斯年洛枳全...

下一篇: 温暖暖冷凌霄微博小说完整版-古代小说温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