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心相许,一生一世《沈绾绾顾云舟小说免费阅读》完整-两心相许,一生一世小说(沈绾绾顾云舟)全文最新阅读

时间:2023-05-27 14:1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顾听澜屈指在桌面轻敲了两下,思索了良久才道:“没想到,竟是来头不小,可我爹前些天来信,说信王近日在朝中动作颇多,他这个皇帝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暗一揣摩不透主子的心意,只得试探着问一句:“看如今情形,那位怕是看上了沈姑娘,以后沈姑娘怕是……”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可顾听澜心里是明白的。

皇帝看上的女人,还不是最后会带进宫,做他的妃子。

光是想到这里,他心里就无比窝火。

“他休想!你以为他是什么好东西,天下谁不知道,已逝的先皇后下场多惨,他顾云舟分明就是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东西!”

暗一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半晌,顾听澜冷静下来,冲暗一招了招手:“你去,给兖州府尹暗地里透个信,就说在小药谷见到过画像上的人。”
暗一不敢耽误,连夜出谷去了兖州城。

兹事体大,兖州府尹丝毫不敢耽搁,接到消息便亲自带着府衙官兵前往小药谷。

官兵们来的时候,沈绾绾正躺在榻上,一边在院子里晒太阳,一边远远看着顾云舟练剑。

眼见一群人围住了这里,她还没有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御前侍卫总管李维前来,一眼认出了顾云舟,忙上前行礼。

“臣御前侍卫总管李维护卫不力,使陛下陷入险境,罪该万死,请陛下赐罪!”

沈绾绾看着满院子的人跪了一片,整个人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

她的平安……是皇帝?

她起身站在原地,望了一眼顾云舟,又看了看跪倒在地的府尹大人,跟着屈膝也要跪下去,却被人一把扶住了。

顾云舟皱了皱眉:“不需要你跪我,不管我是平安或者任何人,都不用跪我。”

沈绾绾便十分配合的站在一边,只安静的看着。

整个小药谷因为此事着实喧闹了大半天,最后,顾云舟自然是要跟着李维先回兖州城的。

临走前,一大群人围着他,沈绾绾连上前同他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顾云舟也着实走得匆忙,什么话也没留下便离开了。

明明只是走了一个人,可沈绾绾却觉得,整个药谷都清静了不少。

“平安,我们来下棋吧?”

她喝完药唤了一声,半晌没有人理会,她这才记起来,他的平安已经离开了。

不过也才与那人相处了一月,如今他不在了,她倒觉得有些若有所失。

沈绾绾这才意识到,她对平安总归是有所不同的。

可是,平安现在是皇帝了,有些事,是她不能多想的。



第二十二章
听说皇帝亲临兖州,赈灾救民,灾情很快稳定下来,一时百姓额手称庆。

沈绾绾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心里也着实高兴,只是一晃已经半月没有见过顾云舟了。

她轻咳了两声,想着也许平安成了皇帝,就将她抛诸脑后了,这么些日子,连句话都没有带来。

倒是顾听澜兴冲冲的进门,手里举了串包好的糖葫芦递上前。

“沈姐姐,听说过几日便是你父亲的五十大寿,想必要回一趟兖州城吧?”

若是顾听澜不说,她好像还真要忘记这事了,父亲五十大寿,她这个做女儿的自然无论如何也要回去贺寿的。

她这记性着实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她点点头:“自然要回去,还得提前几日回去,两位兄长年前才去了外地任职,我最近身体还行,回去陪父亲几日也好。”

第二日,沈绾绾便让人略微收拾了一下行装,启程回兖州。

兖州本就是沈家老家,沈徵未迁去京都之前,兖州才是沈家根基。

回城路上,道路还是有些许泥泞,零零散散也有几个灾民走在路上,想要进城去。

沈绾绾挑开马车帘子往外看,一位老人年近花甲,一身褴褛,步履蹒跚的走在路上,她还没来得及让人顺便捎他一程,下一刻,老人便忽然晕厥过去。

她连忙叫停马车,下车看了看,才发现这人在发烧,脸色也难看得吓人。

眼见老者孤身一人,她实在不忍便吩咐人将老人送去小药谷医治一番。

马车到兖州花了大半天,一进城,沈绾绾便听见路上百姓大都在夸如今圣上多么多么贤明,有多爱民如子。

她还在想,这几日回兖州,不知还能不能见到顾云舟一面。

回到沈家老宅,刚到门口便看见一小队官兵抬着各种礼品往回走。

而她父亲沈徵站在门口,显然脸色十分不好。

见到她回来,沈徵才转怒为笑。

“月儿,你不是在养身体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父亲,女儿身体好了些,回来住两天。”她看见送礼的官兵走远,这才压低了声音又问,“刚刚那些官兵是来做什么的?”

沈徵面色一沉,冷哼了一声:“皇帝亲下兖州,刚才那些东西是皇帝让人送来的,说是此次赈灾沈家有功,上下来的,让我给拒了。”

沈绾绾有些惊讶:“主君赏赐,若这般拒了,怕是会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吧?”

可沈徵听完,只是深深看了沈绾绾一眼,语气低沉:“月儿,你要记得,顾云舟欠沈家的,这辈子都还你不清,为父如今什么也不怕,只要你能过得好。”

顾云舟?

原来,他不叫平安,叫顾云舟。

不知为何,她忽然觉得,这个名字格外熟悉,可依旧是半点想不起来。

许是在门口站久了,风一吹便觉得乏力。

沈绾绾也想不了许多,回自己房间小憩一会儿。

可还未到傍晚,她还是觉得乏力,头晕晕的,像是发了烧。

伺候的婢女发现的时候,她已经烧得有些糊涂了。

到了夜半,一个小药谷的药师来了府上,说是今日她送去小药谷的老者染上了时疫,兖州城外近日也有不少患上此病的灾民。

药师听了沈绾绾症状,被引去给她切脉。

切完脉,药师摇了摇头:“沈小姐身体羸弱,极易感染病痛,现下看来,也是染上时疫了。”



第二十三章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第二日,沈家小姐感染时疫之事便在兖州城里传开了。

而对于这件事,最无波澜的还是沈绾绾自己。

她这一病,脑子里便乱成一团,什么也想不了,意识都很难有清醒的时候。

只是,她昏睡时,便总会做梦,梦到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她总爱跟在一个少年身后,陪他看书,与他下棋,那少年练剑时她就在一旁跟着学。

她学得不好,却总说自己以后要练成武林第一高手。

少年便笑着说是,以后他送她一把宝剑,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侠女。

后来,这把剑他送了,然后,少年便去出征了。

出征的日子很久,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她,少年打胜了,可人却不知所踪。

每每梦到这里,沈绾绾便流着冷汗从梦中惊醒。

醒来以后,她能回忆起来的便是那少年有些模糊的面容,与她的平安,有几分相似。

“平安。”她在病中叫他的名字。

可每每睁眼,身边却总是些不认识的人。

一碗一碗的苦药灌下去,可病情总是不见好转。

她不知昏昏沉沉了多久,终于在某天深夜,唤起平安,有人轻轻应她。

“月儿,我来了,我在。”

沈绾绾便勉力睁开眼,果真看见顾云舟守在她床边。

不知是不是近日喝的药都太苦了,她忽然眼眶就泛了红,很是委屈的问他:“你怎么才来看我!”

顾云舟便紧紧握住她的手,极尽温柔的哄她:“是我不好,我来了两回,你父亲不喜欢我,将我挡了回去,我今日偷偷来的。”

她忽然就不委屈了,哑着嗓子问他:“平安,我是不是要死了?”

“不会!”顾云舟想也不想便否认,“太医已经在尽力研制治疗时疫的药,很快就能治好你的!”

沈绾绾便浅浅的笑了,迷迷糊糊间与他说起往事。

她说:“平安,我小时候认识一个少年,他待我特别好,从前我生病的时候,他也像你一样,整夜的守在我身边,一遍又一遍的跟我说,我会好起来的。”

她说:“可是平安,我忘记那个少年了,我记不起他来,不知道他还认不认得我。”

她转头看他,恍惚间好像看见顾云舟泛红的眼眶,她觉得这是自己的错觉。

然后,她便听见顾云舟略带颤抖的嗓音对她开口:“他认得你,他不会不认识他的月儿。”

沈绾绾便以为,他在说好话哄自己。

她长长叹了一口气,仍旧浅浅的笑,唤他:“平安呐,平安……”

房间的灯烛,将她的鼻翼打出侧影,昏黄的烛光落在她眼里,像一簇火光。

而后,沈绾绾轻轻摇了摇头:“你很像他,你不是他。”

一滴湿热的液体打落在沈绾绾手背,她不知道那是什么。

只迷迷糊间听见顾云舟在她耳边轻声问她:“月儿,等你好起来,我娶你,做我的皇后好不好?”

沈绾绾疲惫的闭上眼睛,她能听见,但却没有力气再答他。

这晚,她又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里的少年拉着她的手,眼神灼灼的望着她。

“月儿,等我打完这场仗回来,我就娶你做我的皇后好不好?”

梦里,她笑得无比灿烂,想也不想便连连点头。

“好!”

她梦到新婚那日的十里红妆,梦见皇城里漫天红绸,像天边烧红的晚霞。

她穿着大红的嫁衣,满心欢喜的等她的夫君来掀开盖头,剪下一缕青丝与他的系在一起,如此才算结发夫妻。

可漫长的一夜,她枯坐了一夜,没有等来该等的人。



第二十四章
自从染上时疫,沈绾绾的身体肉眼可见的一天天消瘦下去。

谷主亲自从谷中赶到兖州,也只是堪堪遏制住病情,也难以好转。

沈绾绾难得有清醒的时候,趁着天色好,便喜欢在院里晒晒太阳。

沈徵时刻悬心,半步不离的陪着。

府中的仆人匆匆赶来通报:“将军,陛下又来了,已经在门外候着了,小的们不知道要不要开门迎客啊!”

一听是顾云舟来了,沈徵的脸色便难看到了极致,碍着沈绾绾在,只摆了摆手:“便说府中有病人,不便见客,若让龙体有损,老朽担当不起!”

沈绾绾躺在睡榻上,轻轻拉了拉沈徵的衣袖,虚弱道:“父亲,我想见他。”

沈徵又惊又怒:“你知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你要见他?”

沈绾绾悄悄红了眼,喉咙忽然哽咽道:“他是平安,父亲,他是我喜欢的人。这辈子最后喜欢上的人。”

她不记得她从前喜欢过什么人,可她现在就是喜欢他,喜欢那个她从山谷下救回来的人。

沈徵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无奈着沉痛开口:“月儿,你日后若是记起来,你会后悔的!这就是段冤孽,孽缘啊!”

沈绾绾不明白,一滴热泪不受控制的从眼角滴落。

“可是,父亲,我想他,如果要死,我想死前再看他一眼。”

沈徵终究是拗不过她,也舍不得生气,只得沉着脸拂袖离去。

再次真真切切的瞧见顾云舟,他已经与记忆中的平安大不相同。

沈绾绾记得,平安喜欢穿白袍,笑起来如清风朗月。

可站在她面前的人,一身威严的黑底龙纹锦袍,总叫她看着有些不舒服,像是突然间,他们的身份便已经天差地别了。

顾云舟没有察觉,先一步上前,眼中满是欣喜:“月儿,太医院有位老太医找到医治这种时疫的法子了,你不用担心,朕会让人治好你!”

朕?

沈绾绾想,这真是个令人讨厌的称呼,从前,平安都从未这样跟她说过话。

她颤颤身手,去抚摸他的眉眼。

明明是一模一样的脸,怎么如今看着却有些陌生了?

“平安,你还是平安的模样好看,你这副样子,我都要认不出你了。”

顾云舟愣了一瞬,脸色闪过一抹黯然,又转而笑道:“没事,朕就是平安,说了,朕喜欢这个名字,就等你病好了,我便娶你!”

沈绾绾仔细的看着他脸上的神色,见他着实是认真的,并不是在哄她。

她望着他,也认真道:“我有一个孩子,我不能离开他的。”

顾云舟神情变得柔和起来,微微点了点头,摸摸她的长发:“朕知道,朕给他起名叫承嗣,他也是朕的孩子。”

阳光在头顶晃得有些刺眼。

沈绾绾仿佛透过眼前的顾云舟又瞧见了梦里那个少年。

她想自己恐是癔症了,怎么会将这两个人联系起来?

近日,她怎的总梦到一些从前的事情,许是病糊涂了。

她心里盘算着,谷主说,安心休养的话,她能活到明年今日,也还有一年时间。

她便浅浅笑了笑:“平安,你娶我一次吧,就以寻常身份,我不想做皇后。”



第二十五章
沈家的婚事并不会太高调,沈绾绾只是想有一套嫁衣,简简单单的拜个天地便好。

可饶是如此,沈徵却仍旧不乐意,极力反对这门亲事。

直到顾云舟命人将绣娘做好的嫁衣送过来,沈徵知道木已成舟,只得无奈同意。

卧房中,一碗黑苦的汤药刚下肚,沈绾绾皱了皱眉头:“近日怕是这些药喝多了,梦里常梦到少年生病的时候,梦到阿娘。”

沈徵接过她手里的药碗,摸了摸她的头:“可还记得你阿娘的模样?”

沈绾绾失落的摇了摇头:“不记得了,阿娘是怎么死的?”

沈徵叹了口气:“你阿娘命不好,陛下赐药给她治病,就是没能治好。”

赐药?

沈绾绾脑海中霎时间冒出一句话来。

“陛下赐的不生丹……是假的,承蒙沈家大恩,臣这才冒死告诉娘娘,您在这深宫之中,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个声音听起来有些陌生,却又好像在记忆深处封存了许久,听一次,心脏都会揪着痛。

她拍了拍脑袋,试图让自己的思绪更清醒些,近日她脑海中总是想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外面有人敲了敲门,“老爷,小姐,皇上请的御医到了,为小姐医治疾疫来的。”

沈绾绾收回思绪应了一声:“将人请进来吧。”

因是闺房,男子本是不得入内,哪怕看病,也是要隔着床帷不得见真容的。

她靠在床边,隔着一层床幔看见一个太医模样的人走进来,向沈徵问了安。

沈徵微微颔首:“陆太医,麻烦了。”

陆太医客套了一句,上前替沈绾绾把脉。

屋子里分明静悄悄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可沈绾绾就是感觉到了,陆太医给她把脉的手在微微颤抖。

过了良久,见这位陆太医还没有反应,她终于忍不住发问:“敢问太医,可是我这病症太复杂了?”

她看见陆太医微微垂下了头,有些沮丧的模样。

“姑娘的脉象与我从前一位病人很像,突然想起来,有些感伤罢了。”

沈绾绾收回手,又似乎觉得这人的声音有几分耳熟,头却又开始隐隐作痛。

她无力的将头靠在床边,“我的病,便请太医多费心力。”

陆太医低低叹了一口气,才道:“姑娘身体沉疴已久,一年前想必有奇遇,生死一线之际有人搭救,这一年来保养不错,可此番疫疾又伤了根本,恐怕……”

后面的话,陆太医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沈绾绾心里已经明白了。

屋子里忽然陷入一阵长久的沉默,气氛压抑得有些让人喘不过气。

半晌,她压抑着难掩低落的声线,问:“我……还能有多久?”

“半年……”

沈绾绾忽然轻轻笑了,原来,平安,我只有半年可以陪你了。

陆太医的医术着实了得,不出半月,沈绾绾的时疫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只是沈绾绾身子亏损,脸色看起来又比从前多了几分病色。

两人的婚事筹备一切从简,婚礼在郊外一座避暑行宫举行,没有大肆操办,只挂上了红绸,门窗上贴了大红的喜字。

而三日后就是大婚之日,为了沈绾绾的身体着想,这几日为了大婚之期便歇在行宫。

古来有俗,新婚夫妻大婚前三日不得相见。

沈绾绾便看着天上的月亮,怔怔有些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在想什么?”一道男声忽然从头顶传来。

上一篇: 林念念严勋完结全集小说林念念严勋-(林念...

下一篇: 热推免费新书沈绾绾顾云舟小说两心相许,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