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为裴宜之清宁的言情小说三山叹息讲的是什么-小说排行榜top1小说裴宜之清宁全文阅读

时间:2023-05-31 18:25: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因为多次参加乡试不中,又拉扯着我,后来就歇了继续考的心思,在村里开了一家私塾。
那时裴宜之从外地逃荒而来,来到了柳叶村,躲在我家院子外的墙根下。
我爹发现了他,问了他几句话,直说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延误了可惜,便收养了他,当作我的小相公养着。
后来,越来越发现他于读书之道上,乃天纵之才,便愈发花心思在他身上。
每日督促他用功读书。
起先他还帮着家里打扫院子,烧火劈柴,后来我爹连这些都不让他做了,只让他好好读书。
彼时他跪在我爹面前,承诺言犹在耳:「我裴宜之此生,绝不会辜负伯父教养之恩!」
我爹去世的时候,裴宜之已经中了举人,距离进士只一步之遥,再加上他平日里对我百依百顺,所以我爹很放心地将我交到他手里。
只是他想不到,裴宜之骗过了所有人。
一朝及第,忘恩负义。
与禽兽何异?!
只可惜,直到我死的时候,才彻底看清这一点。
如今,上苍再给了我一次机会,我已不打算再与他有任何纠葛。
我要重新过我自己的人生!
此番进城,我购置了一些笔墨纸砚,打算重开私塾。
我想了很久,我身上唯一的技能,便是从小跟着我爹读书认字,因此,当一个帮人启蒙的女先生是我目前唯一能想到的路。
我在门外贴了一张告示,宣布「三山私塾」于三日后重新开业。
这三日,我将我爹以前办私塾时的桌椅蒲垫等拿出来擦洗晾晒,将屋子房梁打扫干净,内心充满欢喜。
我觉得我的新生活要开始了!
谁知,三日后,门可罗雀。
「一个女娃子,能知道什么,还当女先生,不知天高地厚哟!」
隔壁的葛屠夫拿着把杀猪刀路过时,唱出了这句话。
周围的邻舍也开始指指点点。
「宁丫头她爹是个秀才,她不是呀,她能教我家二狗啥?」
「是呀,一个丫头,不找个好人家嫁了,当什么教书先生,真是不懂事哦!」
「嘘!你小声点,你忘了她家那个状元郎的事啦,可怜咯!」
「我家两个丫头,读书干什么,还不如帮我多做点活计咧!」
「儿娃子也不敢拿给她教啊!」
于是,我效仿我爹,去村外的破庙,捡了个叫花子回家。
不一样的是,我捡的是个丫头。
二丫是从村外要饭进来的小叫花子,村里人良善,再加上这两年收成好,所以时不时会给二丫点吃的喝的,有时是残羹冷炙,有时是自家娃儿啃剩的肉骨头。
但好歹让她活了下来,一直生活在村外的破庙里。

我问她:「二丫,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家?」

她黑污的笑脸上嵌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望着我:「跟姐姐回家有吃的吗?」
我笑着说:「不仅有吃的,还有喝的,还有床睡觉,姐姐还教你读书。」
二丫欢快地跳了起来:「好呀,跟姐姐回家,回家!」
我将她带回了家,给她清洗干净后发现,这竟是个形容标致的小丫头,就是脸色蜡黄,头发毛糙,应是长期食不果腹所致。
我爹给我取名王颐宁,希望我平安喜乐,怀德自重。
所以我给二丫也取了个名字,叫王清宁。
我希望她心清如泉,不变初心。
清宁得到了这个名字很高兴,兴奋地在院子里蹦蹦跳跳了一天。
我做晚饭时,她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灶前烧火,嘴里还一直念叨着这个名字,喜欢得不得了。
3
一切整理完备之后,我就开始教清宁读书。
起先,我教她认字。
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开始,一个月时间,她认完了三字经。
清宁没有天纵之资,但胜在勤奋。
我每教她一个字,她都会私底下自己默写很多次。
她知道笔墨纸砚贵,所以经常拿根树丫子在地上写,写满了再用脚踩平,再继续写,日复一日。
我没有阻止她。
因为我实在捉襟见肘。
当初为了供养裴宜之读书,几乎花光了我爹留下的所有积蓄。
上次购置回来的笔墨纸砚,还是我典当我娘留给我的一支银簪子换来的。
本来想孤注一掷,结果根本没有人相信我。
那时我还在城里帮书肆抄书,以补贴家用,而裴宜之一心扑在读书上,根本不知道他口中所吃的粮,是我抄书抄得手指变形换来的。
如今,我再次重操旧业,只想,我一定会渡过难关!
书肆抄书一本两文钱,还得看字多字少。
我一般一天能抄三本,多的时候四本、五本也有。
但有一样,书肆里的书不允许带回家,不然我还能抄得更多。
就这样,我白天在书肆抄书,夜里回去教清宁读书。
出门前,准备好一天的吃食,留一份在灶台上给清宁,一份带走。
洗衣做饭,清宁几乎是看着我做,自己就学会了,不用我刻意教。ӳz
这日回家时,她已经洗好了衣服,整整齐齐地晾晒在院子里,像一张张得胜的旌旗,随风摇曳。
她手里拿着一根黄瓜在啃,叉腰看着我,一边笑一边嚼得嘎嘣响。
这时,我心里忽然就笃定,清宁跟裴宜之不一样。
人读书,却不能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到最后连做人基本的道德都忘了。
所以我教导清宁的方式,跟我爹当初教导裴宜之的不一样。
我希望清宁在学会知识之前,先学会做人。
这日傍晚,我回家早,拿出在城里买的肉饼,与清宁分食。
清宁很高兴,因为难得吃一次肉。ўż
吃饱了她问我:「姐姐,我为什么要读书呢?」
这时我才知道,这孩子并不是喜欢读书,而是因为我带她回来,教她读书,她才读书。
这里面又何尝没有讨好我的成分?
我拿出她早已学完的《三字经》,指着上面的一段话,让她念。
她歪过身子,脆生生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她停下来,看了我一眼。
我说:「继续。」
她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我说:「清宁,你记住,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知礼仪,更重要的是明白何为道义,何为对错,并正确去行。若一个人空有知识,却没有道德,不明白何为『义』,那么这种人无论学得多少知识,都是一场空。」
清宁若有所思。
之后,她就喜欢上了《三字经》上这四句话,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挂在嘴边念一念。
她声音清脆如黄鹂,又大又响亮,小小的一个人儿,站在院坝里,手里拿着一把比她人还高的扫帚,一边扫地,一边朗诵,声音传出了好几里。
那时候我才感觉到,她真正喜欢上了读书。
但我没想到,她就凭借她那把响亮透彻的声线,成功让三山私塾重新开张了!
4
其实我一开始就怀揣着一定要把清宁教好,证明自己也可以像男子一般开私塾、当先生的目的,证明女孩儿也能把书读好。
我也幻想过,三山私塾重新开门的那一日,应该是多么光彩华然,万众瞩目。
但我没想到,竟然是因为一把好嗓子!
那日,左邻右舍纷纷被清宁的声音吸引了来,围在门外打转。
「爹,她在念什么,真好听!」
「娘,那叫花子念书念得这么好,我也要念书,我也要念书!」
「娘,我也想跟二丫一样读书。」
「我也要读书,我也要!」
……
门外是村里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有男孩儿有女孩儿。
「吱呀」一声,我打开了门,就对上了一众瞪得铜锣大似的眼睛。
赵婶探头往院里瞅了一眼,看见了站在院中间的清宁,一拍大腿道:「哎哟喂,宁丫头,这真是那小叫花子二丫,如今这么标致啦!」
清宁这段时间吃饱了饭,的确白了不少,还长高了个儿,再加上她本来五官也标致,如今看起来,的确与之前大为不同。
我笑了笑,问:「赵婶儿,你们这是?」
赵婶儿说:「宁丫头,刚才那段书,真是二丫念的?」
我笑道:「您看这屋里还有第三个人吗?」
「哎哟喂!」赵婶儿又猛拍了一下大腿,然后将她家二狗往前一推,「念得真好,要不你也教我家二狗子念念?」
有了赵婶儿起这个头,各家纷纷把自己的孩子往前推。
「也教教我家柱子吧!」
「我家三妹也来!」
「还有我们家川子,一起教吧!」
……
一时间,门口熙熙攘攘,恍若菜市场。
我心里却乐开了花。
就这样,三山私塾开业了。
翌日,孩子们自发背着家里做的小布袋来报道。
包括清宁在内,一共十个孩子,七男三女。
我见人到齐了,正准备关门,只见一张大手「啪」的一声拍在门上,门后露出隔壁葛屠夫的脸。
他脸上横肉纠结着,左手提着两块肥瘦得宜的猪肉,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宁丫头,我一个杀猪匠没见识惯了,之前的事儿你别跟我计较,要不,你连带上我儿子一起教吧!」
说罢便将他胖墩墩的儿子往前一推。
我欣然接受。
他见状,连忙将猪肉往儿子手里一塞,说:「快,给先生提进去,小子机灵点哈!」说完还拍了一下他儿子的头。
就这样,十一个学生整整齐齐开始上课了!
彼时的我还不知道,三山私塾会逐渐发展扩大,以后会演变成三山书院。
而三山书院中会教出很多品学兼优的学子,他们或致仕,或经商,或当先生教书育人……他们遍布天下,对整个王朝影响巨甚。
5
每日,琅琅的读书声从院子里传出去,越过篱笆墙,穿过稻田原野,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驻足张望。
三山私塾的名声就这么传了出去。
里长将他家的小儿子送来时,看了看恢复了我爹在世时模样的三山私塾,颇为欣慰地对我说:「宁丫头,你是个好姑娘,是那小子有眼无珠。」
我爹在世时,跟里长颇有交情,所以里长才有这一番言语。
我觉得他哪壶不开提哪壶,遂笑笑不说话。
谁知,他将城里的张员外郎的儿子女儿给介绍了来。
这位张员外郎一家行商,是城中有名的富户,按理说,他这样的人家是不会将孩子送到我这种小作坊的。
只因为里长跟他家是亲戚,一日二人坐在一起喝酒时,张员外郎想说自家孩子正缺个西席,想让里长介绍个好的。
谁知里长喝高了,合掌一拍,说:「还找什么,自家门口就有个最好的!」
隔日,就将人带了来。
据说,起先张员外郎还半信半疑,觉得自己酒后被里长给诓了,遂站在墙根下不愿意进来。
正好那时我正在教孩子们《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葛屠夫家的小胖墩举起了手。
我点他:「书念,你说。」
他站起来两手放在身侧,端端正正道:「先生昨天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实事求是,这才是聪明。」
我笑了笑回答他:「书念说得很对,不过今日先生还要再延展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固然好,但却不能就此驻足不前,若明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潜心求知,反而安逸懒惰,那也不是聪明人的行为,知识永无止境,需要自己主动探求。不只书念,大家都明白了吗?」
学堂里顿时整整齐齐一片回道:「学生明白了,谢先生教导。」
我看着这整齐统一的画风,想到彼时还在田间野畔打架撒泼的孩子们,有一日竟变成如今的端正模样,心里正自欣慰,就见里长带着一位笑意盎然的老伯走了进来。
那位老伯就是张员外郎。
里长问道:「咦,葛小胖怎么改名字了?」
葛书念本名葛小胖,是他爹给他起的。可自从小胖知道了清宁名字的来由后,回去就央着他爹要改名字。
后来葛屠夫带着他找上门来,吞吞吐吐地说明了来意,一张大手摸着脑门颇为不好意思。
我想了想,给小胖改名葛书念。
寓意希望他可以敏而好学,博通古今,若有朝一日一飞冲天,亦不忘父母教养之恩。
葛屠夫满意极了,隔天又是送肉又是送酒,不消细说。
如今里长问起来,我将其中缘由讲了,二人便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翌日,私塾里又多了两名学生,正是张员外郎家的小儿子和小女儿。
不仅如此,张员外郎还将他附近邻舍都介绍了来。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逐渐,坊间开始传言,柳叶村有一家三山私塾,那里有三山先生,学识过人,智慧通达,凡是送到她那里读书的孩子,不拘山野的,大家的,没有学不好的。
「三山」,是我给自己取的号。
期间,来私塾的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连城里官员家的孩子都有送来的。
如此,私塾的名头打响了,原来的学堂便不够用了。
如今钱是不缺了,我便专门请人开辟了院子,重新搭了篷,与原来的学堂相连,暂且当作学院用着,又专门请了一个厨娘,一个洒扫,负责私塾的杂务。
6
转眼,半年就这样过去。
一日,学堂放假,一位锦衣男子找上了门。
他五官俊逸,如三山五岳般深刻卓然,是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长相。
但他眉宇间却带着一股隐藏不了的凛然之意。
当下我便猜出,此子出身不凡,且来者不善。
果然,他道明来意后,我便不是很高兴。
他说他家有几个小女孩,平日里最是喜欢读书,偶然听闻柳叶村里有个三山先生,学识深厚,在城里都是出了名的,就想请回府为西席,专门教导她们。
他开出的束脩丰厚异常,一月就可抵三山私塾一年的收益。

上一篇: 庄绾霍时玄已完结全集大结局小说-热门小说...

下一篇: 小说时时不动心(庄绾霍时玄)免费观看-2...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