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宜之清宁小说(三山叹息)免费阅读-今日推荐小说裴宜之清宁三山叹息阅读

时间:2023-05-31 18:27: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来的学堂便不够用了。
如今钱是不缺了,我便专门请人开辟了院子,重新搭了篷,与原来的学堂相连,暂且当作学院用着,又专门请了一个厨娘,一个洒扫,负责私塾的杂务。
6
转眼,半年就这样过去。
一日,学堂放假,一位锦衣男子找上了门。
他五官俊逸,如三山五岳般深刻卓然,是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长相。
但他眉宇间却带着一股隐藏不了的凛然之意。
当下我便猜出,此子出身不凡,且来者不善。
果然,他道明来意后,我便不是很高兴。
他说他家有几个小女孩,平日里最是喜欢读书,偶然听闻柳叶村里有个三山先生,学识深厚,在城里都是出了名的,就想请回府为西席,专门教导她们。
他开出的束脩丰厚异常,一月就可抵三山私塾一年的收益。
可我还是不愿意。
一是我不能单单为了利益,就放弃私塾里的这么多学生。
二是如今我在柳叶村已经站稳了脚跟,后面还有一堆抱负等待着我去实现,若是去了府里当西席,与我的计划确然相悖。
三是我在这里自由自在,若去了世家府邸,那便是一步一个规矩,没意思得很,且那样的人家,跟端和公主和裴宜之说不定有联系,我实在不想牵扯。
是以,我婉拒了他。
但他似乎是没想到,重金之下,我竟会拒绝,当下便略带诧异地盯着我,半晌恍然一笑道:「是我小看了先生。」
他这一笑,倒像是卸下了心房,言语间都客气了几分,解释道:「其实是家中小儿听闻了先生的美名,缠着我这个做叔叔的,定要亲自来一趟柳叶村,将先生请回去奉为西席,如此一遭,我这个做叔叔的没完成任务,回家定要被闹的。」
后来,我又看见了他几次。
几次他都站在书院外的垂柳树下,双手环胸,闭眼靠着树干,好像在听学堂里的朗诵声。
次数多了,我便请他进来喝了几杯茶。
他言不由心地说:「茶水清亮,回味悠长。」
我拆穿他:「乡野粗茶,是苦味浓长才对吧。」
他一双桃花眼神采奕奕地盯着我数息,忽然大笑了起来,指着我叹道:「你呀、你呀!」
彼时我还不知道他的身份,他也没有主动提及过。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想只是几杯苦茶,我与他二人竟处成了多年老友一般。
彼时我心想,这样也好,不论身份,多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也不错。
却没想到,表象终有戳破的一天。
我也不得不再次向命运低头。

城里有一个勤学私塾,是一个郭姓老举人办的,距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城中颇为有名。
后来老举人去了,他的儿子郭怀旧子承父业,接管了私塾,但不知因何缘由,这几年名气大不如前,生源流失严重。
碰巧,这时三山私塾逐渐有了名气,有一些从勤学私塾出来的学生,便转而进了三山私塾读书。
郭怀旧听说了这件事,找上了门来。
他见我是个女先生,还带着清宁,当即面露不屑。
7
「你一个女子怕是连自己的姓名都写不整齐吧,开个私塾岂不是误人子弟?正好爷还缺一房姨娘,依爷的意思,你来做爷的八姨娘,给爷暖床不是更好?!」ŷʐ
他身边的小厮听罢,连忙附和道:「嘿嘿嘿,爷说得对,小娘子,你来当我们郭大爷的八姨娘,以后这三山私塾就让我们爷来帮你管吧!」
说罢,主仆二人似乎同时想到了什么,不约而同一阵淫笑。
那时,私塾尚未下学,学生们都还在学堂里未走。
我气得咬紧了牙根,心里正思忖着怎么处理这件事,就听身后一阵怒吼声传来。
待我转身一看,只见清宁和书念一人手持一根大棒为首,身后跟着一群学生。
他们有拿烧火棍的,有手持火钳的,有拿黄瓜的,还有捧着大白菜的,气势汹涌地朝那主仆二人冲去。
「不许欺负先生!」
「打出去,把他们打出去!」
「坏人滚出去!」
……
事情发生得太快。
一时间,学堂内鸡飞狗跳,烂菜叶子满天,齐心协力,全都往一处砸。
郭怀旧带着恶仆狼狈而逃。
人都跑出了半里路,还不忘放下狠话:「你们这群杂碎给爷爷等着,爷爷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我当下便有不好的预感。
夜里,清宁来找我,说:「先生,我今天是不是给你闯祸了?」
我看着她忐忑的小脸,不忍心责怪她,只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清宁今日是冲动了些,但这不是你的过错,是先生考虑不周。」
树大必然招风,有些事总是不可避免的。
变故来的那天,我才下学不久,孩子们正一个个陆陆续续地回家去。
清宁正准备关门,突然一队捕快恶狠狠地推门闯了进来,一声大喝,说书院私藏禁书,不由分说便将我下了狱。

我当下便一惊!

按大业律例,私藏禁书,流放千里!
私塾被封。
我只来得及对清宁交代了一句「不要慌,在家等我」便被捉了去。
彼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大理寺狱比我想象中还阴暗潮湿。
狭长的甬道,潮湿的地面,腥臭的空气,昏暗的灯光。
我被狱卒推进单独的一间牢房。
「一个小娘们,竟然敢私藏禁书,好好待着吧,有你受的!」
他们从私塾里搜出了一本《西戎文书》。
此书之所以为本朝禁书,是因为大业朝曾与关外的西戎族有长达十年的征战史。
但我很清楚,私塾内根本没有这本书!
若硬要说此书从何而来,只有那些捕快有可乘之机,将此书混进我的书房。
我才下狱不久,郭怀旧就来了监狱,对我说:「怎么样,现在知道后悔了吧?爷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做爷的第八房姨娘,爷就想办法放你出去。」
我当即啐了他一口:「不要脸的狗东西!你这种人根本不配为人师表!勤学私塾由你这种人把持,早晚关门大吉!」
他当即就想冲进来打我,可惜中间隔着牢门,只能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才知道,大理寺中有一名大理寺正也姓郭。
而郭怀旧,正是那大理寺正的侄儿。
8
入了夜的大理寺狱,哀号遍野,血气漫天,蟑螂与老鼠横行。
夜里,我正靠着墙打瞌睡,狱丞带着几个狱卒巡逻而来。
房门被敲响,我抬头看去,只见为首的狱丞正低头看我,倒三角眼在火光的映衬下闪出阴鸷的光,如之前明目张胆啃咬我脚趾的老鼠。
「进了咱们这里,就要守咱们这里的规矩,听说你还是个先生,这点道理应该懂吧!」
话落,身后的狱卒跟着嘿嘿地笑。
我垂眸想了片刻。
我出门前并未来得及赍银两在身上,只有发上玉簪尚值几个钱,遂取了下来,递出去。
「我只有这个。」
走近了我才发现,这狱丞看着有些眼熟,但在哪里见过,却想不起来。
他接过玉簪就着灯光瞅了两眼,又转眸冷笑道:「倒是值几两银子,这簪子就当见面礼了!」
说罢带人扬长而去。
但我没想到,这簪子不过一夜工夫,又会回到我手里。
早上我是被一阵哀号声吵醒的。
而且这哀号声如近在咫尺般,让人感觉「振聋发聩」。
我还以为是有人受了刑,被狱卒拖了回来,吓得我倏地睁眼。
结果定睛一看,却是一个圆脸妇人正双手叉腰,站在我的牢房门口,脚底下还踩着一个人。
而那被踩的,正是昨晚来教我「规矩」的狱丞。
「孙二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三山先生对咱家有大恩你忘啦!竟然连先生的东西都敢要!你这个杀千刀的,看老娘我今天不打死你!」
「哎哟喂,夫人饶命!饶命!为夫不知道啊,没认出来,没认出来哇!」
我才睡醒就看到这一幕,不禁目瞪口呆。
恍惚间,我也终于想起来为什么昨晚觉得这狱丞面熟。
那时私塾的境况正在好转,有一妇人姓周,带着孩子上门求学。
只是那时她衣衫陈旧,面容也略显憔悴,远没有今日看到的这般精神。
她见着我,唯唯诺诺地说,家里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供孩子读书,但是又不忍心耽误了孩子,只求我能宽待一段时日,让孩子先进学堂,待日后有钱了,她定然双倍还上。
那孩子叫孙常,穿着一件有补丁的小袄,紧紧握着他母亲的手,仰着一张圆圆的小脸望着我。
我从他母亲手里接过他来,牵着他进了学堂,心想,多教一个也是教,有什么不同呢?
不想还不到三个月,周大娘便手捧双倍束脩前来,对我千恩万谢,要我收下。
我只取了当取的,剩下的让她拿了回去。
昨日,我被捉进大理寺时,孙常还未走远。
那孩子机灵,得知了情况,便赶忙跑回家将此事告诉了周大娘。
所以周大娘一早就找来了大理寺狱。
孙狱丞见自家媳妇来了,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枚玉簪递上去讨好。
谁知周大娘一见那玉簪就面色大变,当下便猜到了其中原委,撸起袖子就给了孙狱丞一巴掌,不仅如此,还一路从监狱门口打进了牢房。
是以,才出现了当下这番情景。
孙狱丞捂着脸,鼻青脸肿地对我说:「先生,小人有眼不识恩公,竟然敢收先生的东西,先生莫怪,这簪子您快收回去吧,以后有我老孙头在,这大理寺狱谁都不敢欺负您!你就饶了小人则个。」
9
自此以后,我在狱中的日子的确好过了许多。
孙狱丞先安排人进来撒了驱虫鼠的药,又打扫了一番,还送来了周大娘准备的衾褥,平日的伙食也没有了馊味,经常还能吃到热食。
他拱手对我说:「先生见谅,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我很感谢他,这已经是他力之所及。
对面牢房有个半大的孩子,大概不到十岁。
一日闲聊中得知,他是因为偷盗入狱。
我问他为何偷盗。
他说:「有钱谁想去当贼。」
又问:「听说你是女先生,那你能教我读书吗?」
我说:「你为什么想读书?」
他说:「我总有出去的那一天,出去之后,我不想再继续偷东西被人追着打了,我想去找一份工,听说现在连酒楼跑堂的小儿都要会算术,店家才用,可我……我什么都不会。」
说着说着,他就垂下了头。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教他算术。
而后我发现,他其实是有底子的。
问他的时候,他说以前偷偷在私塾的墙缝后面偷听过。
就这样,我在这边教,他在那边学。
我还托孙狱丞给他递了一根小木棍。
他就用那根木棍写写画画。
很快,他牢房里的三面墙上,都是他留下的算术印记。
狱卒们看在孙狱丞的面子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说话说得多,常常口干舌燥,还有心细的狱卒给我送水喝。
日子也就不那么难熬。
那孩子很聪明,反应也很快,没多久他学到的算术不仅能够当跑堂的小二,连掌柜都能胜任了。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说:「那我以后要当掌柜,不当跑堂小二了!」
我告诉他:「你的算术应对掌柜这份工是不难,但是要做一间店铺的掌柜,绝不是会算术就行的。」
听罢,他略显懵懂地看着我。
于是,我又开始教他别的。
从《三字经》到《千字文》,从《弟子规》到《论语》……
因为牢房中间隔着甬道,他只能跟着我诵念。
他的声音清朗,念诵诗文的时候缓缓道来,娓娓动听。
不知不觉间,我发现周围牢房的狱友也开始跟着念,跟着学。
我没有阻止。
毕竟,这世上谁能阻止一颗求知的心呢?
起初时,他们念得并不整齐,有些读音还读不准。
我时常觉得鸡同鸭讲。

相关Tags:女孩

上一篇: 宋意欢秦子墨(宋意欢秦子墨)在线阅读-宋...

下一篇: 宋意欢秦子墨小说全集已完整版笔趣阁-宋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