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渊宋殊雨小说最后结局如何-卫渊宋殊雨小说全文完整版阅读

时间:2023-05-31 23:07: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秦奕娴偷偷看了眼卫渊,又给宋殊雨递了个眼神,宋殊雨不得已开口:“二郎快尝尝今日的饭菜合不合胃口。”

“奕娴你也吃吧,凉了味道就不好了。”宋殊雨给她夹了一筷子。

“真好吃!比姑姑屋里的还好吃,表嫂不仅貌美如玉、秀外慧中,还会刺绣、做饭,这天底下也就表哥有这个福气了!”秦奕娴喋喋不休赞道。

秦奕娴惯常用一通夸奖来活络气氛,可今日夸到了宋殊雨头上,让她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宋殊雨当即给她夹了菜,警告一番:“菜都堵不住你的嘴。”

秦奕娴嘻嘻笑,又朝卫渊道:“表哥,你快尝尝,表嫂今天可是特地为我做了翡翠鱼丁呢。”

三人明明都知道了早间发生的事,可此时却都没提起,宋殊雨也朝他望过去。

卫渊点了点头,筷子却伸向了另一道菜,宋殊雨心底一默,他不知道哪道菜是翡翠鱼丁。

宋殊雨轻笑了笑,趁秦奕娴低头吃菜的空隙给他夹了那道翡翠鱼丁,“二郎还没吃过呢吧,今天正好奕娴想吃就顺手做了。”

卫渊动作顿住,转头看她一眼,意味不明,良久才转回头去,夹起碗里的鱼肉,轻轻咀嚼起来。

“怎么样,好吃吧。”秦奕娴迫不及待问道。

卫渊吃完,又自己夹了一筷子,吃完了才道:“尚可。”

“尚可就是好吃了。”秦奕娴说着,“可惜我过两日就要回府,不然真想日日待在表嫂屋里。表嫂,祖母生辰那日你记着去寻我。”

“好。”

秦奕娴没了话,饭桌上也消停下来,三人各自吃着饭。

吃得差不多,秦奕娴冲宋殊雨眨眨眼,怕宋殊雨不懂,还冲卫渊的方向挤眉弄眼。

宋殊雨笑了出来,没理她。

秦奕娴“哗”地站起来,大声朝卫渊道:“表哥,其实表嫂可担心你了,你要是觉着不开心、生气,不妨跟表嫂说说。”

卫渊与宋殊雨一下愣在原地:“......”

而始作俑者早已跑开:“那我就不打扰表哥表嫂歇息啦。”

屋子里突然静得出奇,宋殊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她则实在尴尬。

这个秦奕娴做的什么事,什么叫担心他?她一点都不担心他好吗......

宋殊雨深吸口气,吩咐挽翠让人进来收拾饭桌。

下人收拾的声音微微掩盖了不明的气氛,宋殊雨开口:“......二郎早些回去安置吧。”

而卫渊显然不想回去,望向她:“你何时与奕娴关系那般好了?”

“这不是二郎所希望的吗?”

卫渊想了想,好像是这样,没错。又问:“她与你说了什么?”

宋殊雨本不想理会那句话,可他都问出口,她只好解释:“奕娴与我说了银安堂的事,她也是担心你才那样说,二郎无须放在心上。”

“无须放在心上。”卫渊细细咀嚼这句话,她就这样说了一句,没问他发生了什么,甚至要赶他走,她这是自己没放在心上吧。

卫渊不知为何觉得有些不舒服,也不管她想不想听,兀自开口:“我是不是没与你说过,父亲一心只想让我继承他的大业这件事。”

宋殊雨本来已经站了起来,可冷不防听到他说这样一句,愕然回头,正对上他深望过来的眼神,脚步一下顿住。

算了,他想说那她听听也无妨。

第12章

第12章

卫渊静静坐着,像是陷入了回忆里,好一会才道:“祖父在世时只是个小将军,卫家到了父亲这一代才开始真正起来,因此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家没了他就没有今天’,小时候父亲也曾是我仰望的大将军,是这世上最英勇的人。”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被功名熏了心,他不满圣上将他手底的兵划分出去,他没有办法,唯有寄希望于我与大哥。从记事开始,我与大哥每日不是在操练就是在兵营,没得过一日休息。”

卫渊望着院门,目光悠远。

“我与大哥不同,我小时候身子弱,站桩都不能站多久,前半日强撑的话后半日就再站不起来,那时候还小,父亲只是骂,后来长大了些,棍棒什么的一点没少,新伤旧伤一起来,大哥也没好到哪里去。”

宋殊雨默默听着,不言一语,忽然间卫渊轻笑了笑:“可我有还一点与大哥不一样,大哥从来不敢反抗父亲,我却三天两头与父亲顶撞,就连母亲都说让我顺着点他,这样才能少吃点苦头。”

“但我那时候没学会服软,身子也没好到哪里去,苦头越吃越多。十岁的时候父亲开始让我与大哥随军历练,我半路跑了,父亲气得不行,他那时候有军务在身没空再去找我,也就不能再教训我,从此我便成了‘逃兵’,成了卫家的逆子。”

“父亲打了两年仗,我也在外待了两年。”卫渊说到这的时候好似想起些什么,唇角含着一抹笑,可他没再接着往下说,转向宋殊雨:“你会不会也认为我是个‘逃兵’?”

宋殊雨与他对视,轻轻摇了摇头。

卫渊抬起茶盏,一口饮尽,又淡淡笑了一声,“其实那时候从文从武对我来说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从小与父亲对着干习惯了,偏偏不想顺他的心意。现在大哥戍守边疆,身上又有军功,卫家也就不缺我一个了。”

越是轻描淡写,伤口藏得越深。

换做以前,宋殊雨许会心疼上几分,可现在听了却多出几道同情。

盛京城里传出的卫小郎君盛名大多是称颂他才华盖世,却鲜有人知卫小郎君有这样一段过往。

将军府里不会有人主动提起这些,下人也不会乱嚼舌根,她到今日才明白两父子原是宿怨已久,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宋殊雨给他添了茶,轻柔道:“二郎现在既已入大理寺,那便好好做,将来做出成绩来了,父亲定会认可你的。”

其实宋殊雨也有不明白,如果他真如传闻中那样,那为何嫁他这几年不见他考取功名或者寻个一官半职做?他这些年又是在做些什么?

好奇归好奇,她却是不想问的,也问不出来的。

“认可?”卫渊嘲讽一笑,“他不会认可的,这世上不顺着他来的事都是没有意义之事,我如今也早已不是为了得到他的认可。”

“是,二郎做自己喜欢的事便好。”

自己喜欢的事?卫渊暗自苦笑,他哪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事。

可宋殊雨语气温柔,竟抚了他连日来的急躁,卫渊神色稍缓,又看向她,“我今日与你说这些是希望你不要多想,以后这样的事常有,你不必放在心上。我是我,父亲是父亲,你也不是母亲,你不用顾忌着他们,在这琉璎轩里我总还是能护着你的。”

宋殊雨垂了眼,心里没有因这句话而起一丝波澜。

她想她真是冷清冷意,她这个时候不应当是为他的爱护而欢欣雀跃吗?怎么能如此平淡?

卫渊见她低着头不说话,便以为她是羞了,又道:“这三年来辛苦你了,往后我在盛京的时日会多些,你要是有需要可随时来寻我,我若是不在告诉白亦一声就行。”

“是。”

有些事太迟了,迟到她已经不需要。

--

后来俩人都不再说话,院子里虫鸣声十分嚣张,晚风轻送,花香浓郁。

卫渊这才注意到窗台上的两株牡丹,已过了好几日,那牡丹仍被她养得极好,花开正茂。

她和奕娴处得好是他没想到的,可又想想,她什么时候让他操心过?

“你若是喜欢花草,我请个花匠过来帮你打理,后院地方小了些,改日我让母亲把府里的花园都交给你。”

宋殊雨大惊,顾不得防备,抓了他的衣袖,“不用,后院的小花园就够了,花匠也不用。”

种花种草本来就是愉悦自己的消遣,用花匠哪还有愉悦?接了府里的花园哪还是消遣?他分明是想折腾她还差不多。

卫渊没料到她反应这样大,清澈双眼望着他,盈盈珠光里都是拒绝,他看着却生出几分悸动,再低头看她抓着自己的柔若无骨的小手,心中一动,另一只手覆了上去,大掌将她完全包裹住。

“好,那便不用。”

稍倾,卫渊在她眼里看见了惊讶,甚至有些恐慌,他略微不解,不过又想着俩人好像少有这样温情的时刻,她这反应也算正常。

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低了几分,“阿奾......”

宋殊雨却是惊得不行,忙从他手里挣脱出来,“谢过二郎,二郎......二郎早些回去歇息吧。”

卫渊敛下神色,深深看她一眼,然后没理会她这句话,站起身往卧室走去。

宋殊雨眼见不妙,他不会又想留下来吧?

他果然又到了衣柜前,待看到里头他的衣服重新放上之后才吩咐外头下人备水。

宋殊雨则心想,还好她先前记得将他的衣服放回去,不然今晚真不知如何解释。

卫渊沐浴向来不用人伺候,今晚依旧是自己取了衣服往净室走。

他要留下无疑了,可这次宋殊雨真是月事在身,她自己晚间要起来几趟,浑身都不舒畅,身边要是再躺一个人,那她今晚是真不用睡了。

正琢磨着要用什么法子将他赶走呢,恍然间想起净室还放着她的月事带,虽是干净的,但这些东西让他看见总有那么些别扭。

于是宋殊雨在他惊疑的眼神中先他一步入了净室,又在他欲开口时将那月事带藏在身后带出来,不疾不徐道:“二郎沐完浴就早些安置吧,我这几日身子不舒服,怕扰了二郎睡意,我到隔壁厢房去睡。”

作者有话说:

这两三天会时不时修文,如果非九点提示更新不用理会哈,么么

第13章

第13章

卫渊一夜睡不安稳,第二日出门时脸色铁青,在门口撞见同样刚醒过来的宋殊雨也未理睬。

回书房后旋即叫来白亦:“上回给夫人看病的大夫可有曾说了什么?”

白亦这几日很少见到他,这事也未曾禀告,不过白亦则暗自纳闷,郎君昨夜不是宿在后院了吗?怎么没问夫人?

“大夫说夫人身上并无大碍,额头上的伤也恢复得很好,只是......”白亦顿了一下,“只是大夫说夫人脉虚细,血色不佳,应当好好调理。”

“把大夫叫来。”

卫渊说完眉头蹙起,身上散发出些许戾气。

昨夜宋殊雨进净室拿的什么东西他看得一清二楚,他那时候就想起上一回她与他说的身子不方便,刚想问怎么回事,那人就跑得飞快,躲他跟躲什么似的。

他虽是男子,可女子那事他多少知晓一二,上回离昨日都快要半月过去,怎么会那样久?

他原本也没想对她做些什么,她要是不愿意说一声便可,如今竟还用这般拙劣的借口拒绝他。

卫渊越想心头越烦闷,抬起手边的茶壶就是一通猛灌。

大夫很快被请了过来,待知晓来意后开口道:“夫人这是血虚之症,人会虚弱些,不过好好调理并无大碍,子嗣还是会有的。”

“子嗣?”卫渊眉头越来越皱。

大夫大概是感受到了寒意,急忙补充:“是,血虚之人宫寒,月事不调不易受孕,症轻时疲乏、易倦,症重则还会晕厥、呕吐,乃至离世。不过夫人应是有在服药,脉虽细但尚且平稳。”

大夫头头是道说着,卫渊却静了下来。

而白亦亦是惊得不行,忙道:“是是是,我们夫人前些日子确实是晕过一回,好在醒了过来。”

“是这样。”大夫颔首,又转向卫渊:“郎君今后可要注意着些,夫人未调理好之前不宜怀孕。”

卫渊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大夫,过了一会才问:“她为何会这样?”

卫家虽比不上皇家,但也算是衣食无忧,大嫂管家也不会亏待了谁去,而她又是肃清候府女儿,怎么还会得这些病?

“老夫不敢下定论,这病许是先天带来的,又或是劳累过度、心中积郁已久,又或是用了什么不当的药,总之皆有可能。”大夫见卫渊脸色阴暗,便以为他是担心过度,再次劝慰:“郎君不必担忧,夫人好好调理可与常人无异。”

卫渊轻点了点头,挥手让白亦送大夫离开。

他原以为她是不喜他才随意寻了借口,没成想原来竟是这样。

是他错怪她了。

一早上的阴郁离去,待白亦回来后吩咐道:“你去看看夫人房里有什么缺的,都补上,还有,母亲那边要是来请就都拒了,就说我说的。”

“是。”

卫渊说完就出了门,立于门口的白泽即刻跟上。

--

宋殊雨今日心情不错,在接到张叔的来信后就准备出门去,可她想起上回永兴巷里发生的事,多了些防备,问白亦要了两个身强体壮的小厮跟着。

张叔口信里没明说什么事,可她还是得去一趟,她手里的布没了,正好去看看布坊里有没有合适的布匹,顺道也有事与他商量。

经过巷头时宋殊雨突然想起上回救的那人,后来张叔没再来报信,官府那边也不见动静,想来应当是无事了。

今日的永兴巷较前些日子要热闹许多,街道两边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几人走走停停,好一会儿才到布坊。

布坊里没什么客人,张叔迎了过来,“二娘您来了。”

“恩,张叔唤我过来可是有事?”宋殊雨说完朝布架上扫了眼,边走边说:“张叔,你这里有没有纯棉麻布?”

高级的布料这里可能没有,但一般棉麻应还是有存货的。

宋殊雨走至布架前,用手摸了摸放在外头的几匹布料,喃喃自语:“这个不行,太粗了。”

而立于一旁的张叔频频往后院看,看着自顾说话的宋殊雨欲言又止。

“这个也不行,太轻了,不合适。”宋殊雨没注意到张叔的动作,仍在挑选。

简单看完一个布架,宋殊雨摇了摇头,都不行,这里的布料贵人们应当看不上。

宋殊雨便也放弃了挑布料的想法,道:“张叔,我今日过来是想问问你,平常你都是与谁家进的货?与我们可算相熟?”

张叔听完又往回看,宋殊雨沿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后院门口一片衣角迅速划过,快得只剩影子。

张叔这才说道:“二娘,其实今日不是我有事找您,是上回您救的公子说想当面向您道谢,萧公子......我也是没有办法。”

“萧公子?”

“是,那日二娘救的是勇毅候府的小公子,后来晚间他下属找了过来将人带走了。今日一早人家来道谢,我与他说是二娘救的,他便提出要当面道谢,我看他言辞恳切不似作假,就派人给您去了信。”

宋殊雨没料到这里头还有这一层,当下有些愣。

“二娘你稍等,我去将人寻来。”

而那边萧珩壹刚走到后门就突然笑了,他这是做什么,见恩人道个谢而已有何可怕?

身边随侍感慨道:“这家姑娘看着不像是普通人,竟比......”

萧珩壹睨他一眼,随侍立即住嘴。

恰好这时张叔寻了过来,萧珩壹平复心绪,与他一同回了布坊。

宋殊雨着实没料到那日随手救的人竟是勇毅候府的小公子,那他岂不是芷安的小叔子?

思及此,宋殊雨多了几分庆幸,庆幸那日没有把人丢下,不然若是他知道自己未来嫂子见死不救,不知会在萧家大郎面前如何编排芷安。

张叔与一男子一同出现在门口时宋殊雨险些没认出来,那日那人发髻凌乱,脸上也有些血迹,依稀只能看出些清俊,不料今日一见竟如此俊朗,身形颀长,站姿笔挺,脸间含笑,一看就是勋贵出身。

萧珩壹上前一步,拱手朗声道:“在下萧珩壹,谢过姑娘那日救命之恩。”

第14章

第14章

宋殊雨想到芷安那一层关系,对眼前男子便也卸下了防备,笑道:“萧公子无需客气,随手之劳罢了。”

“姑娘的随手之劳于在下而言是性命一条,萧某无以为谢,今后姑娘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到勇毅候府寻我。”萧珩壹再次拱手,模样确实十分诚恳。

这人看起来年纪比她小些,眼神清正,话语里有股不容拒绝的坚定。宋殊雨听着这一声声“姑娘”还有些不习惯,都好些年没有人这么叫她了。

“公子心意我心领了。”宋殊雨展颜一笑,“另外我夫家姓卫,公子可唤我卫夫人。”

萧珩壹显然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恢复神色,“是,卫夫人。”
说罢从衣袖里掏出一枚似鹿头一样的小玉饰,“夫人届时可凭这枚玉饰寻到在下。”

那玉饰一看就是极为珍贵的信物,宋殊雨想也没想就拒绝。

可萧珩壹再三坚持,张叔又在一旁道:“今日萧公子还道要送我银子,这我哪能收啊,好一通推拒萧公子才作罢,二娘你就应下来吧。”

最后只能让挽翠收下。

“这永兴巷人多杂乱,今日还让夫人过来一趟实在过意不去,在下不若送夫人一程。”

宋殊雨今日自己就带了人,倒也不怕什么,只是再驳了萧珩壹的话他多少没面,因而应了下来。

待宋殊雨问过要问张叔的事,俩人一同离开。

萧珩壹知礼守礼,始终与她保持着距离。

俩人一齐走着,十分安静,宋殊雨先开了口:“萧公子那日为何会卷入那场争斗中。”

话毕又觉这话问得有些唐突了,急忙说:“公子若是不便就当我没问。”

萧珩壹沉思片刻,应道:“也不算什么大事,顺天府抓人,我正好在场,就帮了个小忙。”

“公子侠肝义胆,实在难得。”宋殊雨浅浅一笑,“不过下回切不可如此冲动了,没抓着人事小,伤了自己就不划算了。”

萧珩壹走在她身旁,只能瞧见她侧脸,却仍旧看见了她唇角上扬的弧度,她身上好似有花朵徐徐绽放,整个人柔和而又明媚。

萧珩壹随即不再看她,“是,夫人说得不错。”

再没了话,俩人静静走着,有行人从旁经过,纷纷侧目。

俩人衣着华贵,相貌不凡,此刻一齐走着确让人赏心悦目。

走至巷头,宋殊雨转回身,“多谢萧公子,那今日就此别过,下回再见。”

萧珩壹这才敢正眼看她,道:“嗯,夫人慢走。”

萧珩壹目送她远去,暗道:哪还有下回,今日一别,怕是再也不见。

--

宋殊雨没急着回府,与挽翠俩人在街上到处逛了逛,她缺的布料今日得买齐才行,顺道也看看别人家的布坊是如何运作的。

她将来既然要开铺子,那少不得得从头学起,什么事都走一遍心里才有底。

挽翠见宋殊雨心情不错,她便也觉得高兴,跟在她身边脚步都轻松不少。

“夫人,这萧公子真是不错,如若芷安姑娘嫁的是萧公子就好了,那将来芷安姑娘铁定是享不完的福。”

宋殊雨笑着斥她:“胡说什么呢,芷安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什么都变不了。再者你怎么就确定这萧公子是个好人坏人?”

“夫人都觉得萧公子是个好人,那萧公子就是个好人。”

“我何时说过这话?”

挽翠“哼”一声,“我跟着夫人这么久,这要是还看不出来那我这么多年不就白干了?”

宋殊雨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只好嗔她一句:“就你最懂我。”

暮色低垂时宋殊雨俩人才回到将军府。

屋子里昏昏暗暗的,宋殊雨先让挽翠点了灯,又吩咐两个小厮将今日购的布匹一一放好,随后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正盘算着这些布匹该如何处理时,一抬头瞥见不远处贵妃榻上坐着个人,此刻正一瞬不瞬望着她。

宋殊雨被吓一跳,待认出那人是卫渊后才缓下心神。

“二郎怎么会在这?”

卫渊没应她,径直走过来,看看满桌的布匹又看看她,不满道:“怎么出去了这么久?”

“啊?”宋殊雨有些错愕,为着他语气里明显的不悦,“逛着逛着就忘了时间,二郎可是有事?”

“无事。”卫渊又瞥她一眼,“我让白亦送了些东西到库房里,明日再让他送些布匹过来。”

宋殊雨本想着说不用,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改口道:“谢过二郎。”

卫渊这才有了些好脸色,朝下人道:“用饭。”

没一会儿,下人一盘一盘菜端上来,看得宋殊雨眼花缭乱,菠菜羊肉、当归红枣炖排骨、芹菜炒猪肝、花雕归参鸡汤......

宋殊雨茫然看向卫渊,眼里都是疑问,这是做什么?

卫渊显然不会回答她这个问题,第一回主动给她夹了菜,淡淡道:“吃吧。”

宋殊雨没动筷,他剑眉微皱,“怎么,不合胃口?”

也不是不合胃口,只是宋殊雨从来不吃猪肝,而他夹的正好是猪肝。

宋殊雨摇了摇头,夹起那块猪肝,放到嘴边却又迅速放下,她实在接受不了。

卫渊瞄见她动作,伸了筷子夹走猪肝放进自己碗里,随后给她夹了羊肉。

宋殊雨再次摇头,羊肉她也不吃,她总觉得有股膻腥味。

“这个也不吃?”

宋殊雨点头,他只好再度夹走,无奈道:“排骨总吃吧?”

这回宋殊雨没再拒绝了。

卫渊见她小口小口吃着东西,不由笑出声:“倒不知你还挺难伺候。”

宋殊雨:“......”

难伺候?

她平时就那两三样东西不吃,偏偏他今晚让人准备的、自己夹的正好就是那几样,但凡他与自己多吃两次饭能说出这样的话?

宋殊雨一时不满,但也没回嘴,默默吃饭。

“你太瘦弱了,该多吃些。”

“是。”宋殊雨随口应下。

卫渊今日好像话特别多,一刻不停,“你要那么多布料做什么?”

宋殊雨还未出声,他又说:“我的衣裳你其实无需费心,府里每人每年都会安排制新衣,娘亲还会为我多做两套,一年一年的都穿不过来,你劳心劳神的又何必。”

宋殊雨顿时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就连解释这些布匹不是用来为他做衣服的都不想再解释。

他句句为你好,句句让你不要操劳,可又句句踏在你心上,将她曾经的心意用一句劳心劳神带过。

而这其中最让人难过的是他既知晓那是她劳心劳神做出来的衣裳,可他却一次没有穿过。

宋殊雨低头吃饭,没什么情绪地应了句,“是,我知道了。”

一顿饭宋殊雨没吃几口就撂了筷子,到旁边整理今日新买的布匹。

过了一阵,卫渊走过来,站在她身后,清冽的味道一下把她笼罩着。

宋殊雨没理会,继续手上动作。

身后忽地一声淡淡叹息,他靠了过来,将她拥在怀里,用从未听过的宠溺声音说着:“你在闹什么脾气?”

宋殊雨浑身僵住,轻软布料从手中滑落。

“我知道这几年来是我亏待你了,从今往后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你若不想到母亲跟前去,那我就去跟母亲打个招呼,她不会为难你,管家之事有大嫂也够了,你不用操心。”

卫渊嗓音干净,就像他的面容,如同微风拂叶,清清冷冷的,是她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而此刻从头顶传来却十分陌生,他的双手交叠在她胸前,宋殊雨一低头就可以看到他骨节分明的手指,白皙修长。

宋殊雨数着他的骨节,一二三......他这些日子进她房里的次数竟比上半年加起来还要多,说的话做的事也较以往大为不同,甚至有一种讨好自己的意味,让宋殊雨有些不敢置信。

她不是一个多疑的人,许多事情也不敢深想,她害怕想得太清楚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她只知道这里面也许有愧疚、有关心、有补偿,可唯独没有她想要的。

过了许久,他没有进一步动作,宋殊雨深吸口气,终是道:“母亲......母亲一直再想要个孙子。”

孩子一直是宋殊雨心口一道梗,她想不明白,想了三年都不明白。

宋殊雨有时候会安慰自己,是端容郡主不喜自己,不想让她怀上,可这样的理由太脆弱了。

那道汤药是从琉璎轩厨房端出来的,他不会不知道。

这话刚问出口她便后悔了,其实是无论是端容郡主还是他都不重要了,那药她不会再喝。

只是没料到她刚想离开他的怀抱卫渊就先一步松开了她,也不再看她,后退两步,低低道:“孩子,不能要,母亲那边我会去说。”

宋殊雨心里笑了出来,你看,有些事情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也好,总归是知道了答案,没了遗憾。

作者有话说:

对不起大家,今天我站男二。

第15章

第15章

卫渊回到书房时脸色不愠,白亦不敢上前伺候,只把手里的药丸放在书案前就退到一旁。

只见卫渊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下走到门口又返回去,一下坐下一下又站起来,脸沉得能滴出水来。

白亦从未见过他这样,在他看来郎君从来都是冷静的、理智的,就算情况多危急,又或是受的伤多重,郎君从来都不轻易显露。

所以今夜是怎么回事?早先时候回来不还是好好的吗,自己问他要不要摆饭他直接就拒了,说是回后院吃,回到后院发现夫人没回来又让厨房重新按照他的吩咐备菜,看起来心情十分不错。

他还想着郎君今夜又睡在后院的话那他今晚就不用守夜了呢......

白亦看看外头,这会估摸着已近亥时,该歇息了。

“郎君可要安置?”

卫渊答非所问,“白亦,今日夫人出门做了什么?”

白亦心里一松,还好他先前问了一嘴那两个小厮,“夫人去了永兴巷的布坊,见了......”白亦刹时住嘴,悄悄抬眼看了一下上头的人。

“见了谁?”

“这......”白亦有些慌,“小厮说不大清楚,只道夫人前些日子救了个人,今日就是去见的他,后来夫人还在街上逛了逛,买了布匹,之后便回府了。”

卫渊极为敏悦,此刻眼神凌厉地看着他,几乎是咬着牙说:“男的?”

“......是。”

白亦瞬间觉得书房空气凝固了,将他困在其中,动弹不了。

卫渊不断摩挲着手里的茶杯,明明一句话都没说,可白亦知道这时候最为可怕。

他十分后悔,当年就应该好好练武,那今天站在这里的就是白泽不是他了。

不知过了多久,案前的人终于出声:“出去吧。”

白亦心内长呼一口气,不过离开前仍叮嘱:“郎君,今日十五......”

“出去。”

“是。”

--

大理寺。

今日卫渊作为主审审理一桩“民告官”案。

民是城郊一户佃农,官是司农卿正。不过今日司农卿正没来,派了底下一个小吏来应付。

事情经由简单,不过是这佃户租了十几年的地,地主说收回就收回,且无故毁了佃户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的粮食。

佃户先是告到了司农卿,不料司农卿未做理会,还道地主行之有据。佃户不服,直接敲响了顺天府门前的大鼓,敲了四五日最后只得了个“这事不归顺天府管”的答复。

只是司农卿与顺天府都没想到本该就此了结的一件事此刻竟被大理寺升堂问审。

东夏朝律令,百姓持据上访,官不得不受。

可这么些年下来,这条律令形同虚设,百姓们也早忘了有这回事,大多不平之事都是默默忍下来。

当然也有那么些据理力争的,如同这个佃农,更甚者也有告到圣上面前的,但也全靠运气与非同常人般的坚持。

今日一事司农卿并未放在眼里,按照以往不过是走个过程,最后顶多用金钱安抚安抚。

公堂里寥寥无几几人,卫渊坐在上头不见生气,按着规制查看证据、审问,待佃农细细说完又去问那地主,地主自然是一派正义,将佃农所述全部驳了回去。

地主与那小吏见卫渊频频点头,脸上都已展现胜利笑容。“大人,您千万别听这刁民妄言,那租期分明已是到了,草民收回本该是自己的东西又有何错!”

而那佃农看看地主又看看只低头看案卷的卫渊,心中攒的失望已经让他不想再多发一言。

过了一会,卫渊从案卷中抬起头来,淡淡问小吏:“许大人是否看过租地协议?可有到期。”

“下官亲自验证过,确实到期。”

“噢?当真?”

卫渊一句反问莫名让他颤了颤,调整呼吸后再次答道:“是,下官绝无虚言。”

卫渊轻笑了笑,缓缓说着:“看来这司农卿的活是什么小猫小狗都可以干的呀。”

众人还未理解这句话是何意时,卫渊厉声道:“白泽!”

只见一人从卫渊身后走出,走到地主与小吏前,将手上的卷宗递过去。

俩人不明所以,待翻看两页,脸色瞬间苍白。

那上头都是这地主贿赂司农卿的明细,日期、地点、数额所列详尽。而另外一卷则是两年前地主联合某个官员篡改租地协议的经过,那官员已经全数招出。

“贪得无厌。”卫渊哼了声,“来人,将俩人押入大牢,待进一步查清后按律处理。”

一旁官兵立即将俩人控住,那小吏大喊:“卫大人!卫大人!您这样就不怕得罪司农卿吗!”

地主也在不断喊冤,卫渊挥了挥手,官兵直接将人带了下去。

而佃农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在底下叩着头,直喊苍天有眼,大人公正。

卫渊站起身,吩咐了主簿一声后离开。

--

公堂后的大理寺卿正陈霄听了整场,叫住正要从他身边经过的年轻人。

“域川。”

卫渊停下,作揖恭敬道:“陈大人。”

“走吧,随我走走。”

俩人一同往大理寺内府走去,陈霄开口:“今日那些证据你从何处寻的?我还从没见底下这群人办案如此迅速过。”

这个问题陈霄早就想问了,卫渊办事的速度绝不是大理寺的速度。

卫渊淡淡笑了:“自然都是大理寺寻的证据,只是有时候方向出来了,那便不必浪费时间。”

陈霄一噎,随后也笑了,“你是在说大理寺办案没有方向?”

“域川不敢。”卫渊拱手。

当初上面突然安排他进来时陈霄也有过疑问,他知道卫渊是将军府的人,可从未听过他有什么作为,顶多就是有些小聪明,可光靠小聪明又如何能胜任大理寺少卿?

后来他倒是证明了自己,大理寺上下无人不服。

可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许多事不必做得那样尖锐。

陈霄有意培养,此刻便开口:“域川啊,今日一案你可有想过如何处理?”

“不过是个小案子,证据齐全,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

“那司农卿与顺天府你打算怎么办?”

到底在朝为官,给别人留退路也是给自己留退路。

如今卫渊一下得罪两边,其中还有牵扯颇深的顺天府,今后行事断然会受阻。

卫渊停了下来,走先两步的陈霄发觉后也停下,转回头,随后听见他道:“陈大人,域川想问大理寺为何而设?”

陈霄一时不解,卫渊又道:“大理寺是全国刑律之首,凌驾于县府、顺天府之上,是老百姓眼中最权威的机构,大理寺本不该管这些杂七杂八的民事纠纷,可如今三天两头就来一两桩,这又是为何?”

“陈大人,圣上常居内宫,皇宫也与盛京城隔着高耸城墙,可圣上不是瞎的聋的。”

卫渊没再说,往前走去。

陈霄看着他坚·挺的背部,不由笑开来,年轻人啊。

--

卫渊今日回府回得早,银安堂那边派人来请,他便去了一趟。

秦奕娴已回了秦府,银安堂里只有端容郡主与陈箬,大哥的儿子袖礼也在。

三四岁的袖礼怯生生喊了句:“叔叔。”

卫渊点了点头,直问道:“母亲找我过来可是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了?”端容郡主将孩子递还给陈箬,道:“钰君也关了大半月,该长的教训都长了,我已做主将她放了出来。”

“母亲看着办便是。”

“你这孩子,钰君好歹是你妹妹,她这会正生你气呢,你看看去。”

卫渊有些不耐,他今日本就不知道为何心绪不佳,此刻更是烦闷无比,但到底没冲撞,清冷答了一句:“还有公务在身,不便。”

气氛一时尴尬,袖礼躲在陈箬怀里滴溜着哥大眼睛看着自己叔叔,这会怕是只有他没明白发生了什么。

陈箬见势不对,忙道:“还是公务要紧。”

“钰君那边还请母亲说一声,让她不要有事没事去找她二嫂麻烦,不然下次可不是禁足那么简单了。”

端容郡主顿时愣住,“你说什么?”

卫渊接着道:“另外,以后母亲也不要在阿奾面前说什么子嗣的事情,是我不想要,不能怪她。”

这回就连陈箬也惊得不行,在婆媳俩惊愕的目光中卫渊头也没回地走了。

端容郡主终于反应过来,气得直接摔了杯子,陈箬赶忙让下人带走孩子。

“母亲,您消消气。”

“你听到了吗?他居然为了阿奾指责我?还要威胁他妹妹?”端容郡主说着话都带了颤抖,“逆子!逆子!”

陈箬连忙上前去给她顺气,安抚:“母亲,域川不是这个意思,您别多想。”

“什么不是,他那话不就是在怪我在他媳妇面前说了什么?我倒是看不出来他什么时候这么在乎阿奾了,还为她找理由,什么他不想要,分明就是阿奾那身子不行。”

陈箬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也疑惑着呢,什么时候域川还会为阿奾说话了?

“你说,他这是要干嘛?他今年多大了啊?要是阿奾身子一直不好,他是不是打算一辈子无后了?”端容郡主接连质问,又自顾道:“不行,这样不行。”

银安堂里的人余怒未消,而那头回到琉璎轩的人已经径直往后院走,快得白亦跟都跟不上。

待看到空空如也、大门紧闭的院子时,卫渊心里闪过一丝慌乱。

终于追上来的白亦这才有机会解释:“夫人说肃清候府尤夫人病了,她要回去陪几天。”

卫渊心头的慌乱平定下来,很快又被一丝陌生的情绪左右,似愤怒似不满又似委屈,“她可有留下什么话?”

“......没有,夫人什么都没说。”

第16章

第16章

宋殊雨嫁人后不常回肃清侯府,唯有小娘来信时才回去一两趟。

因而尤四娘见到“不请自来”的宋殊雨时直吓一跳,连忙放下手中用来打发时间的闲书:“阿奾,你怎么回来了?”

宋殊雨跨过门槛,迎了过去,“怎么,娘亲不想我回来吗?”

尤四娘将近四十,却依旧似三十岁的妇人,身段娇软、面容姣好,不过不知是不是俩人许久未见的原因,此刻宋殊雨总觉得小娘和上回比瘦弱了些,脸上也没什么血色。

才刚走近就听得尤四娘一声闷闷的咳嗽掩在帕子里,宋殊雨忙道:“娘亲可是不舒服?”

尤四娘将帕子收进衣袖,拉着她坐下,上下打量一会儿才说:“前两日受了凉,无碍,倒是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宋殊雨有些不信,受个凉怎么能瘦这么多?

“青姨,娘亲没骗我?”青姨是跟着尤四娘从扬州到盛京来的,也是看着宋殊雨长大的老人了。

青姨神色复杂,待尤四娘给了个眼神后才笑道:“是,二娘不必担心,夫人只是前两日晚间没注意,受了凉。”

“当真?”

“真真真,真得不能再真了。”尤四娘微笑,拍着宋殊雨手背,问:“你回来可有去过四梅院?”

四梅院是肃清侯府主母的住所,按理说外嫁的女儿回府要先到嫡母跟前问安。

宋殊雨自然不会失了规矩,“正要去呢,只是这回带的行李不少,我就先随挽翠来您这了。”

尤四娘一惊:“今晚留下来?”

“是,我陪娘亲住几天。”

这下尤四娘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了,一副不打算放她走的架势,“你好好跟娘说,你是不是与卫郎君吵架了?还是端容郡主欺负你了?”

“娘您多虑了,没有吵架,郡主待我也很好,我就是想您了,想回来陪陪您。”

“当真?”

宋殊雨失笑,用方才尤四娘堵她的话回复,“真,千真万确。”

尤四娘半信半疑,这孩子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此刻她也看不出来她到底有事没事,心里一下担心得不行,“你可别骗娘亲。”

“不骗,女儿发誓还不成?”

宋殊雨就要举起手来,尤四娘慌忙按下,嗔怒道:“好好的发什么誓,端容郡主那边可知晓你回来?”

“嗯,我走之前让人去知会了一声。”端容郡主虽然不喜她,倒也还不会在这些事上为难自己。

“那便好,娘亲跟你说啊,这婆媳相处就要守规矩些,不然被捏着把柄......”

“好了娘,我还要去跟夫人问安呢。”宋殊雨急急打断尤四娘,不然一通说教少不了。

“哎是,快去吧,回来再说。”

--

四梅院在肃清侯府中央,栖院在西南角,中间隔着的是落霞苑,曾经长姐居住的院子。

宋殊雨在落霞苑前停了下来,想了一会后提起裙角跨入。

长姐去后落霞苑一直空置着,谭慧之也会定时安排人打扫,此刻看着一切如常,院子边上的秋千看着还十分牢固,花圃里的不知名小花零星开着几朵,连廊上的宫灯都是新换的。

只是到底无人居住,少了几分生气。

挽翠就觉得十分不适,开口:“夫人,咱们走吧,老爷还在等着呢。”

宋殊雨没应,走到那被风微微轻摇的秋千前。

这是父亲给长姐做的,她那时候还小,大概四五岁,格外喜欢荡秋千,日日嚷着要到长姐院子里来。可是小娘怕她生事,不太喜欢让她在府里到处跑,是长姐常常到栖院把她领走,然后一玩便是一天。

在肃清侯府里,除了小娘,与她最亲的就是长姐了。

后来长大了秋千什么的自然不再多玩,父亲给她们请了先生,长姐懂得多些,自己学完还要负责来教她。

宋殊雨轻笑了笑,那时候她甚至觉得长姐学识比先生还要丰富,不然怎么先生讲的她都听不懂,而长姐三两句话就让她恍然大悟?

再后来,宋殊雨偶尔会跟着母亲长姐出门应酬,宋殊雨鲜少在盛京城贵女面前露面,有些人在知晓她身份时多少会轻看两眼,每每这个时候挡在她面前的都是长姐,无论对面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长姐维护的从来只有她。

宋殊雨回头看向空落落的院子,眼底不知何时红了起来。

只是可惜,可惜长姐再不能看这世间好颜色了。

挽翠又在身后唤了一句,宋殊雨收回眼,轻声道:“走吧。”

四梅院里肃清侯宋恳与肃清侯夫人谭慧之都在,宋殊雨在外头先派人知会了一声才进去。

宋恳年近五十,却依旧精神饱满,浑身透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而谭慧之比之就普通许多,因着衣饰才显端庄富贵之态。

宋殊雨心底为小娘叹息一声,谭慧之是安伯侯府嫡女,性格强势,从来不把她们母女俩放在眼里,若不是小娘带着她不争不抢,如今的日子怕是更难过。

父亲这么多年来算是无功无过,偶尔会去一趟栖院,却也没太照顾她们母女,一切都按府里规制办事。

宋殊雨行至正中,弓身行礼,“阿奾见过父亲、母亲。”

宋恳此刻看起来倒有些慈父的模样,温和道:“快起来吧,阿奾怎么回来了?”

她之前给端容郡主的回府缘由是小娘生病,先前还不知如何躲过四梅院这一轮盘问,没成想小娘竟真是病了,那如今这理由也算正当。

宋殊雨柔声答了,随后让挽翠拿出备好的礼品,“阿奾不能常在父亲母亲跟前伺候实为不孝,小小心意还望父亲母亲莫要嫌弃。”

谭慧之倒是没说什么,让下人默默收下。

当年长姐过世时她没少迁怒于宋殊雨,有些外人传的她们母女设的计害人,妄图取而代之流言她也是信了的,不过到底因为长姐丧期没有大闹。

后来多多少少私下查过,只是最终没查出什么来,这事只能作罢。

但是宋殊雨知道,谭慧之心里从没放下过,毕竟自己替长姐出嫁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宋殊雨尚不懂女子为人妇时在一个家中是如何步履维艰,有几次还为小娘不平顶撞了谭慧之,现在自己走过几遭才明白过来,有些事情明面上忍下来却能换舒坦日子过。

小娘在这偌大肃清侯府里,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盛京城里已是无依无靠,她作为女儿应该多为她考虑些才对。

她此刻服个软,说不定小娘就少受一份苦。

宋殊雨微微笑着,朝谭慧之道:“母亲,这里头是我让人从西南寻的百年野山参,大夫说适用于头疾,您晚间可让人熬了服下。”

下人打开了那礼盒,里头正是品相上佳的野山参,谭慧之瞄一眼,脸色好了些,但仍旧冷哼一声,“我可用不起。”

宋恳见状,微微怒道:“好歹也是阿奾一番心意,你这是做什么。”

“父亲,就是些山参,若能治母亲头疾阿奾这才算没白费功夫。”

“你费心了。”宋恳顺着话下,也不再说什么,转而问:“域川如今在大理寺中任职?”

“是。”

卫渊当个官,宋恳好似脸上也有光,只见他一脸欣慰:“你大哥也与我说了些,说是域川如今在他们禁军中都享有盛名,不仅办得了案还能抓住贼。”

“虽说将军府权势正盛,又有长公主照看着,可越是这样就得处处小心,这夫妻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域川这孩子性子直,容易得罪人,阿奾你好好劝着些。”

“......是。”

“我如今仅是顶个虚职,你大哥在外头做事我也帮不了什么,将来若是域川有出息了他们也好


截图保存图片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发txt

上一篇: 卫渊宋殊雨(卫渊宋殊雨)全文免费阅读-卫...

下一篇: 苏韵谢骋是什么小说-苏韵谢骋小说完整版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