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推荐半夏烟云,宋槐粥粥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3-08-05 15:27: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信新在城东开发新区,宋启军早上听说女儿一大早要去城东,主动提出要开车送女儿过去。
老两口不到八点就开始催宋槐出门,时而担心早高峰会堵车,时而担心第一次去不认识路。
结果一路畅通无阻,三十五分钟就到了,正好赶上信新员工的上班时间。
五年前,经政府批准,成立了江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新大楼位于高新区中心地段,最先投入使用,周围配套设施还未完善。
宋槐左看看右看看,附近除了信新一栋大楼,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没有。
她紧了紧拳头,朝信新大门走去。
“你好,我是市住建局派来的记者。”宋槐把工作证展示给前台。
“您好,我司领导还在为今天的参观活动做准备,我先带您到休息区坐一会儿,您看可以吗?”
“好,谢谢。”
休息区就在展厅旁边,宋槐隔着大老远看见展厅里围着这一群人在讨论什么。
她随手拿起桌上的杂志,在心里念叨:怎么还不到十点。
过了几分钟,前台端来一杯水置于桌前,恭敬地询问:“宋小姐,是否需要我带您参观?”
“好啊,方便吗?”宋槐微微吃惊,大企业服务都这么好吗?又低头看了看杯子,发现里面是白开水,才端起杯子喝两口。
前台面带微笑,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宋槐会过意,跟在前台身后。
“赵总好、曾总监好。”听见前台打招呼,宋槐才注意到展厅那群讨论的人里有粥粥。
或许是做了一整晚心理建设的缘故,她看到粥粥不再那么别扭。
路过时,宋槐主动点头打招呼。
粥粥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也朝她点点头。
前台并没有边走边介绍,而是带她来到生活情景体验馆,逐一介绍使用方法,让宋槐上手体验。
信新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扫地机器人、VR、手机、电视等,宋槐一路体验下来竟有一种在逛街的错觉,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宋小姐,时间差不多了,您可以过去跟其他人会合。”前台礼貌提醒她。
宋槐连忙道谢,转身去休息区和大部队会合。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小跑着迎上去:“马老师。”
马骥笑眯眯地看着她:“你上次论坛写的文章我看了,还不错,尤其是对新区的规划发展,写的很详细。”
“是马老师教得好。”
马骥是报社副主编,也是江城有名的历史学者。宋槐在报社时,一直是马骥在教她。那时她只觉得马骥是个老古董,每天只会让她背诵江城的历史和地理文化。
后来,报社和广电合并成新闻媒体中心。也正是因为那两年多的积累,宋槐被调去新媒体部门后,比同期的编辑更了解江城本地文化,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大气”,经常获得企业领导和政府领导的青睐。
以往住建局的活动,只有宋槐和广电记者参加。宋槐直接把稿子写好,和照片一起发给日报负责住建的编辑,编辑修改一番再刊登到报纸上。这次马骥来参加活动,大概是信新集团特意邀请的。
宋槐主动跟马骥请教新区的历史问题,待领导全到齐,调研正式开始。
在信新总经理赵俊的引导下,调研组一行人边走边参观,先后参观信新在 5G、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业务和科技产品。
宋槐大概是全ʝ??场最忙的人,看见领导停下脚步互相交流,连忙跑到最前面抓拍领导做动作的镜头;看见领导开口说话,又赶紧凑上前,听领导讲话的内容;期间还得多抓拍李局和省局领导同框的镜头。
直到第二部分座谈会,她才有机会喘口气。
信新的多频智能会议室内宽敞明亮,从落地窗外可以看到城市风景,会议桌每个位置上都摆着茶杯,工作人员早已提前备好茶水。
为了避免干扰会议,宋槐选择坐在会议桌后面靠墙那一排角落的位置,这个位置上自然没有茶水。
她刚入座,工作人员就端了一杯水放在桌上。宋槐惊讶着打开一看,里面依旧是白开水,水温也恰到好处。她突然冒出个想法。
站起来走动拍照时,宋槐特地留意其他人的杯子里确实是茶水,再联想到前台端水、主动提出带她逛体验馆,她豁然一笑。
六年了,粥粥竟然还记得。
会议结束后,赵总邀请领导一起去酒店吃饭。
往常这种“工作餐”宋槐都是以“回去赶稿子”为理由先撤。她坐在位置上整理相机,在心里盘算着,待会儿悄悄走到局长身边申请先回局里赶稿子。
“就去食堂吃吧,顺便参观食堂,小宋还能拍张照。”
局长都发话了,宋槐只能跟在大部队身后去食堂。
信新食堂都是四人桌,领导们拼成三桌,其他人在隔壁依次坐下。
宋槐跟两个信新的员工坐一桌,她随便点了份牛肉拉面和清炒生菜,坐在一旁仔细听领导聊天。
“马老师,稿子就交给你了。”赵总开口道。
“我这都是老一套了,你们还是找小宋吧,她现在可比我专业多了。”马骥一句话,就把活儿扔给宋槐。
“老马,小宋是你的徒弟是吧?文字确实有你的风格。”李局也开口调侃。
“小姑娘是真愿意学,刚刚还在跟我聊历史、聊稿子呢。"马骥继续夸她。
宋槐后脊一凉,看来这活儿已经全自动揽到她身上了。信新没有编辑吗?仔细回想一番,今天的活动确实没有看见信新的人来拍照摄影。
“小宋,你今天拍的照片记得发给曾总监一份。”
突然听见李局叫自己的名字,宋槐甚至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面条,朝着李局那桌的方向答了一声“好”。
话音刚落,粥粥就起身走到她的身边,举起手机在她眼前晃了晃,“微信发给我可以吗?我扫你。”
宋槐拿纸巾擦了擦嘴,慢吞吞站起身,从包里拿出手机。她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我敢说不可以吗?我能说不可以吗?
成功添加好友后,粥粥放低音继续说:“作为交换,下次再带你玩无人机。”
宋槐抬眼看着他,下意识回了一句:“谢谢。”
“不用谢。”粥粥牵起嘴角,眉梢流泻出浅浅的笑意。
待粥粥离开,宋槐才察觉不对。
刚刚参观无人机时,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粥粥手上那台还未发售的版本。
奈何领导们的脸上都写着“不感兴趣”,粥粥草草讲解几句,便领着众人离开。
宋槐一步三回头地盯着那台无人机看了好几眼,才追上他们。
合着刚刚自己的一系列操作,全被粥粥看见了?
宋槐低着头,大口大口吃着面, 恨不得赶紧吃完,马上离开信新。
回办公室,宋槐把相机照片导出,挨个挑选出合适的,再按照每个环节分好类,转成压缩包。
她点开粥粥的微信,看了看简介,发现还是以前的账号,昵称改成了“粥粥”,头像换成了证件照。
[宋槐:图片文件太大,要不我发你邮箱?]
等待回复的过程中,宋槐随手又点开他的朋友圈看了看。她自动忽略了那些分享的链接,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照片上。
粥粥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个人动态并不多,大概每年一两条,最近一次更新是两年前的旅游照片。宋槐点开照片放大看了看,合照里全是男生。
继续往下滑,都是一些旅游、实习、打辩论赛的合照。
一直滑到底宋槐才意识到,没有大学时的内容。
是觉得没必要吗?
宋槐立即按下锁屏键,切断所有思绪。
[粥粥:谢谢!发这个邮箱就可以。]
[粥粥:这是今天会议的文件。]
宋槐点开文件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回复“收到”。她打开文档编写稿子,微信又闪了一下。
[粥粥:稿子可以发给我一份吗?我要把今天的新闻稿传到官网。]
宋槐打开信新江城分公司的官网,城市论坛也是她写的那篇稿子。她又搜索“信新微信公众号”,显示还未申请。
信新是科技公司,下个月就要揭牌,现阶段在人员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前期编辑和宣传工作外包出去可以更快解决难题。
这一点宋槐都可以想到,信新内部不可能想不到。但信新官网并没有发布关于外包项目招标的公告,说明信新管理层还在考虑。
宋槐思考片刻,回复“好”。
两个小时后,宋槐给粥粥发了两篇稿子。一篇标题是“省住建厅厅长夏文斌带队到信新江城分公司考察调研”,另一篇标题是“省住建厅厅长夏文斌带队莅临信新,携手并进共赢未来”。
[宋槐:稿子写好了,第一篇是今天的新闻通稿,第二篇站在信新企业的角度修改了一下,你看看哪篇用得上。]
粥粥发来一条语音微信,宋槐以为是稿子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直接在电脑上点开语音。
[粥粥:谢谢学姐。]
“学姐”两个字明显语速放缓了。
宋槐觉得心里某处就像是被什么烫了一般,又点开听了一遍。
[副总:小宋,在忙吗?]
收到副总消息时,宋槐正坐在办公室里写“信新科技江城分公司媒体整合推广提案”。过了一个小时,她才回复消息。
[宋槐:不好意思,刚看到消息。]
[副总:明天有时间回公司一趟吗?有点事想找你聊聊。]
宋槐将桌上的笔记本拿过来,翻开本周工作任务,拍了一张发过去。
[宋槐:您看,最近工作实在有点多,而且王科还专门强调,让我再走之前要做好交接。您如果不着急,等我下周回公司再说?]
[副总:ok。]
宋槐看看电脑右下角的日期,距离她外派结束还剩 2 天。
周五下午交接完毕,宋槐的外派任务正式告一段落。她拿着准备好的文件去了信新大楼。
“宋小姐,您好。”前台看见她主动打招呼,笑里带着难以明说的意味:“找曾总监吗?”
宋槐瞬间读懂了前台的意思。她清了清嗓子,表明来意:“我是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的副主编宋槐,有一个‘媒体整合推广提案’想跟贵公司运营部总监聊聊,可以麻烦你帮忙问一下吗?”
前台的脸上闪过一丝为难,还是陪着笑脸开口:“抱歉,宋小姐,我们杨总监正在开会,恐怕不方便见客。”
信新刚入驻江城,想来已经有不少家媒体找上门谈合作,从前台的表情来看,似乎是上面下了死命令,拒绝媒体到访。
灵机一动,宋槐从包里拿出提案书,把“编辑外包”几个字圈起来,又纠正了一遍:“主要是编辑外包。”
见前台依旧不为所动。宋槐露出拜托的眼神:“看在曾总监的面子上,你就帮我问问呗。”
前台迟疑了一下,“稍等,我打电话问问。”
看前台讲电话时频频点头,宋槐估摸着应该能成。
果不其然,挂断电话后,前台笑着说:“杨总监请您直接去 9 层。”
“谢啦,下次请你吃饭。”宋槐挥手离开。
站在电梯里,宋槐照了照镜子,头发、着装都没什么问题,又对着镜子笑笑,给自己鼓劲。
推开会议室大门,看清里面坐着的人,宋槐恍惚以为自己走错办公室了。
不是只约了一个人吗?为什么坐着六个人?总经理在就算了,粥粥一个研发部总监为什么也在?
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女人起身朝她走过来,主动伸出手:“你好,运营部杨诗语。刚好开完会,赵总对你提的方案很感兴趣,就让大家留下一起听听。”
握手后,宋槐又朝会议桌的方向颔首行礼:“各位领导好,我是广电新媒体副主编宋槐。”
“你是马骥的徒弟是吧?上次好像见过。”赵总打量着她。
还未等宋槐开口,粥粥就介绍道:“是的,赵总,我们官网那几篇稿子也是她写的。”
赵总点头,示意宋槐可以开始了。
宋槐只准备了五份纸质文件。犹豫片刻,她将自己的手稿也拿出来。先把五份文件发给在场的领导。接着走到粥粥身边,把手稿放到他桌上ʝ??,弯腰背对着众人,用口型对他说:“将就一下。”
粥粥一脸茫然拿起文件,扫了一眼,随即掩口轻笑。
宋槐:“……”她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好像没写什么奇怪的东西吧?
她走到最前排,分别从需求洞察、公司简介、运营规划三个方面讲述提案。
赵总听完汇报后,又翻了翻提案,问:“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招编辑?”
宋槐瞥了一眼粥粥,回道:“上次我把照片发给曾总监以后,就去信新官网看了看,发现贵公司微信公众号和其他新媒体账号都还没有正式运营,我猜测应该还没有招聘编辑。”
“那你凭什么觉得,我们会选择编辑外包呢?”
“据我了解,贵公司与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因此,贵公司要找的编辑,不仅对信新有了解,更重要的是熟知本市文化、地理、政策发展,做好正面推广,突出信新科技在推动江城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宋槐停下来观察众人的脸色,字斟句酌地补充道:“即使招聘了符合这两点的编辑,正式上手也需要一段时间。眼下信新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揭牌仪式和发布会上,如果前期编辑和宣传全部外包,能节省不少时间和资源。”
“你的意思是没人比你更合适吗?”
“信新的理念是‘自信,才能创新’,我想我应该努力向贵公司看齐。”宋槐笑了笑没有否认,“我认为,我是江城纸媒编辑里新媒体运用最好的,新媒体编辑里文笔最好的。”
其他几位领导针对提案内容又问了几个问题,才结束汇报。
临走时,杨诗语承诺三天之内会给宋槐答复。
宋槐站在信新大楼门口等了五分钟,一辆出租车也没有,她犹豫着要不要往前走一段。
“嘀嘀!”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喇叭声。宋槐转过身,一辆黑色雷克萨斯缓缓行驶过来,在她身边停下。
车窗缓缓摇下,宋槐看清车里的人。
粥粥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这个地方很难叫到车,要不我送你一程?”
“不用了。”宋槐几乎是下意识拒绝。

上一篇: 沈诺柠裴褚(沈诺柠裴褚)全文免费阅读无弹...

下一篇: 林冉陆霆骁陆少你认错白月光了小说全文无广...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