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第一部《00后》成长纪录片大火,揭露你不知道的育儿真相……

时间:2019-11-07 08:25: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国第一部《00后》成长纪录片大火,揭露你不知道的育儿真相……

作者 | 哎呀妈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在家长们的朋友圈刷屏了。

它就是《零零后》。

导演张同道从2006年开始,花了整整12年的时间,跟踪记录孩子们从4岁到17岁的成长历程。

其中男孩池亦洋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

当初在幼儿园读书的他,简直就是老师家长眼中无比头疼的「熊孩子」:天天带着一班男孩子演习打战、生气会打人、出言不逊。

每次他一闯祸,老师软硬兼施都没用。

结果还闹到被全体家长要求「请走」。

这样的孩子,似乎已经让别人预见他的未来——熊孩子无疑,以后只会更难教育。

到了小学的他,学习成绩不好天天挨骂。

看到这样的孩子,可能有些人会选择放弃,觉得他无药可救了。

令人意外的是,15岁的池亦洋,竟成为了一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在绿茵场上,坚定骄傲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在幼儿时期是怎样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对他日后的个性塑造和潜能开发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一个别人眼中的「熊孩子」能够在日后成为人人艳羡的榜样,绝非偶然。

这个孩子的成长背后,蕴藏着很多教育的黄金法则。

用「优势」视角去看待孩子,

而非「问题」视角

幼儿园时期的池亦洋,俨然就是个「小恶霸」。

他精力充沛,看上去比同龄人强壮。因为有个「英雄梦」,他喜欢玩打仗,特别调皮捣蛋。

有一次他抢了别的小伙伴的棍子,被老师批评得有点恼羞成怒的他,恶狠狠地对小朋友说:

「你们谁再敢说,我就把你们全部打成肉泥!」

这样的熊孩子,没有一个家长敢让自己的宝贝和他共处一室,纷纷向校长抗议,要求池亦洋退学。

可是他的班主任大李老师并没有那么快做决定,而是整整观察了池亦洋三个星期。

她发现在池亦洋身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优点:极具领导风范。

她说:他(池亦洋)带领男孩们立正、齐步跑、挖地道、玩打仗,让柔弱的男孩有了更多的活力,变得更强壮。

这不禁令大家为之惊讶。原来,还能这样看待一个「熊孩子」?

很多人,习惯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好坏,甚至当看到某些过分行为,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

孩子说话大声,太吵了!

孩子拆掉闹钟,太多动了!

孩子爱哭,太矫情了!

当父母看到的全是孩子的毛病时,孩子身上就会贴满问题标签。

可如果试着换一个角度?

孩子说话大声,他嗓门好,表达欲望强!

孩子拆掉闹钟,他极富探索精神!

孩子爱哭,他懂得发泄情绪,心理会更健康!

当「用优势视角而非问题视角」去看待孩子,大家看到的反而是孩子的内在能力,以及他独特的魅力。

既然池亦洋很有领导风范,大李老师直接委他以重任,让他在班上当调解员,主动解决别人的矛盾。

告诉他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如果大家一起打你,被打成肉泥的将会是你」。用暴力解决问题是最没有出息的,要学会用脑子去解决。

于是,享受当「孩子王」的池亦洋,带领着班上的其他男生一起唱国歌,画风变得异常「正能量」。

著名芬兰教育家本·富尔曼说过:

「孩子们生来就具足资源,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的职责不是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欣赏他们的天赋。」

换个角度看孩子,不再否定他而是接纳他,让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让他有朝一日成为自己的主宰。

听得见孩子的「弦外之音」

池亦洋说话很冲,他打了人,对方气到要打110报警。

他不仅没有悔改之意,还激动不已:「我把你掐死,你就打不了110了。」

听到这样的话,恐怕大人都会很想要呵斥甚至教训他一顿吧?

可大李老师却没有急着批评他,而是听出了池亦洋言语中的不满和委屈。

一番沟通后才知道,原来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池亦洋低着头想让别人取下他的帽子,结果小伙伴把他帽子取了递给别人,这就产生了误会。

他们还小,根本还不懂得用正确的语言为自己辩解,只好借由肢体来表达。

如此一来,摩擦在所难免。

仅凭表面上的冲突就轻易下定义,认为孩子无理取闹、任意妄为,极有可能会误解他,让他加倍委屈。

不如冷静点,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中讲到:

「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听得出孩子的「言下之意」,才能真正理解孩子,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痛斥挑事者,很可能会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

他们心智尚未成熟,也有想据理力争的时候,只是把握不好说话的分寸,话一出口就容易被误解。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到:「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父母有一双听到他们言语中「潜台词」的耳朵,就能知道孩子所说的并非他的本意,尊重他的内心情感,慢慢引导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才是爱孩子的行为。

父母向孩子打开耳朵,孩子才会愿意为父母打开心门。

最好的教育,

就是允许每个孩子不一样

池亦洋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尤其是上了小学,他的人生简直是跌入了谷底。

考试分数出来,全班垫底,不止老师天天批评,就连他自己都屡次骂自己「太没用了」。

才刚刚开始做学生,前面的道路却举步维艰,这样的现状,确实令池亦洋和父母都感到焦急。

直等到上了中学,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橄榄球,池亦洋的人生终于有了转机。

只是兴趣并不能带来好成绩,考试分数仍然惨不忍睹。

然而池亦洋的父母却觉得,孩子文化课读不好,并不意味着其他就学不会。如果允许他不一样,给孩子多一些选择,也许未来会变得不一样。

事实证明,池亦洋的父母选对了。

池亦洋在橄榄球训练中,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自信、笃定、坚韧。

重新认识自己,池亦洋一点点地从男孩蜕变成男人,最终代表国家,走上世界的舞台。

《爱和自由》中说到:「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没有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成长功课。

只有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才能让他们活出与众不同。

今年《银河补习班》感动了许多父母。

邓超饰演的父亲,在得知孩子学习成绩倒数后,他不是指责和焦急,而是继续支持孩子的航天梦,甚至还在期末考试前带孩子去看航天展。

在别人看来,自己的孩子「没救了」,可在他看来,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和别人不一样。

削足适履的教育方式,或许可以让孩子行走在所谓的「正轨」中,却极有可能会毁掉孩子的独特性,成为平庸无奇的人。

真正的好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 「标准」,而是让他成为他自己。

父母的爱与关怀,是孩子生命力得以不断燃烧的原料。

在孩子屡犯错误的时候多多观察他,在孩子气急败坏的时候懂得倾听他,在孩子「不太优秀」的时候能发现他的亮点。

再「熊」的孩子,他都有自己该有的人生轨迹。

给他蓝天,天高任他飞;

给他汪洋,海阔任他跃;

让他健步前行,努力成为自己!

终有一天,他不再是 「问题少年」,而是令父母骄傲不已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End-

作者: 哎呀妈,喜欢探索世界,有娃万事足的新手妈妈,闲来喜欢当码字工。愿余生能够成为孩子们最大的骄傲!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印度把食物做的像泥巴酱!网友神回复他们的...

下一篇: 原创中国人把国籍改到外国后反悔了,再想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