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水到海洋,从一本书看世界

时间:2019-11-09 10:30: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从一滴水到海洋,从一本书看世界

在长远的历史和宇宙中,人小得像一滴水,但一滴水里也有海洋无限的消息。

透过每本书能看到的不止是角色或者作者的故事,还有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缩影。

1

《我辈孤雏》

[英]石黑一雄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石黑一雄的作品并不多,但几乎每部作品都获得了重要的文学奖项。在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石黑一雄是仅有的一位与上海有着如此之深的家族与个人情感渊源的:他的祖父石黑昌明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后来成为上海丰田纺织工厂的负责人;他的父亲石黑镇雄就出生于上海。

本书虚构出了19世纪一位在全英国闻名遐迩的大侦探——克里斯托弗·班克斯。他虽然年少得志,破案传奇在伦敦社交圈中口口相传,然而,一桩未解的悬案却久久地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那便是儿时他生身父母在旧上海滩的离奇失踪案。他“追逐着父母消逝的暗影”,回到了侵华日军炮口下的上海,等待着他的却是一个黑暗的秘密,一个残酷的真相。

石黑一雄用详实细腻的文字描绘再现了租界时期的旧上海滩,将这个关于记忆的故事置于一个亦真亦幻的时空背景之中。

2

《一滴水到海洋》

林清玄 著

作家出版社

天下间的每一滴水,都可以横越山河,进入海洋,但也可能在烈日的曝晒中蒸发,可能成为云朵在天空飘浮。无论如何,作为一滴水,就要有自清的立志,并有海洋般广大的祝愿,因为一滴水虽小,但海洋全是从那里来的。

林清玄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32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既特立独行,又姿态超然,风度温和。

本书是林清玄亲自编定的散文集,收录林清玄散文创作集中喷发期的近三十篇散文。涉及个人情感、社会现象、童年回忆、悟禅等方面。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寻味,能够让人感觉到禅性的生活,集合了一种超脱于尘世而又极具指引意义的大智慧。

3

《中国文化的性格》

梁晓声 著

现代出版社

“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

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对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成为不同文化的追随者和传承者。然而文化也会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吗?

作者梁晓声继《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后,站在当今社会现实的立场,从文化视角切入,对照世界文化特点,透视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基因及演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再思考。

本书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于思辨性,是一部梳理传统文化的读书笔记与思考心得。

4

《流淌的史诗:京杭大运河骑行记》

刘世昭 著

北京出版社

“我要把见到的尽量记录下来——因为这就是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自公元前486 年始凿,历经隋、元、明、清各朝代大规模改建、扩建和疏通,形成了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延绵1797千米的人间奇迹。运河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孕育、滋润着沿岸的儿女与文化。

本书作者刘世昭1948年生于四川省,1979年起担任《人民中国》杂志社的摄影记者,数十年来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大奖。1981年和2016年,作者两次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到杭州,将沿途的所见所闻用照片记录了下来。

书中收录的69组照片,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更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四十多年大运河所见证的巨变。

5

《熊镇》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懂得沉默和忍耐。

熊镇是一个小镇,一座冰球馆,几个家庭,一个酒吧,一片森林,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群男孩和几个女孩,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

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

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熊镇》是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继《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和《清单人生》后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他大胆地突破了自己擅长的叙事模式和视角,将描写对象从老人和小孩延展至小镇群像,借由一次意外事故之后人们的选择透彻地检视了人性的柔弱与坚强。巴克曼尖锐地写出一支冰上曲棍球队对一座苟延残喘小镇的意义,绝妙地演绎出两个15岁少女之间的友情。

上一篇: 省农业农村厅回应肉价、旱情、秸秆禁烧等热...

下一篇: 演员诞生后,为什么我们仍需要《演技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