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校取消编制,中小学实行“退出机制”,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时间:2019-11-11 23:26: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打破教师“铁饭碗”,已经从大学教师这个群体开始落实,如今公立大学仍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但大学教师却实行聘用制,不再列入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动,截止目前来看,高校老师的“退出机制”是有益的。
不过,虽然中小学教师也开始实行“退出机制”,但并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淘汰机制”,准确来说是一种内部逆向激励机制。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在事业单位人员属性上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准确来说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不会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淘汰”。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有哪些形式?
截止目前,对于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国内仅有两种方式,而且基本还都是在试行中,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
一是自愿退休制。目前,这种制度只在西部的甘肃和宁夏两地试点实施,基本情况是“教龄满30年或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教师,因身体不适或其他的原因,不再适宜从事教学,就可以提出退休申请”。不过,从试点实施这个政策以来,八年里总共也就是6000多人,每年不足700人,这种看似福利的制度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毕竟,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一旦退休福利待遇就会变少,老师们也不想在经济上损失太大。
二是取消职称终身制。职称终身制曾经是不少教师为之自豪的一项制度,一旦评上相应的职称,就始终享受对应职称带来工资、福利,有不少老师还会趁机转后勤岗位,不再从事一线教学依然可以享受高工资。但是,一段时间以后职称终身制也成了众多老师的“心病”,因为职称数量有限,一旦职称被占,即便是符合条件的老师也只能干等着。此次取消职称终身制,实行五年一注册的制度,就让高职称教师有了危机感,一旦被认定为“不合格”,即便是已有职称,也会被取消清退,甚至被调至后勤岗位。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有哪些好处?
实行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对于广大的教师群体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让能者上庸者下,优秀有干劲的老师可以顺利拿到高职称高工资,能力差混日子的老师则就取消相应的待遇。这种退出机制一旦实行,必然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
不过,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也只是在教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实行,在这些地方不愁招不到教师,相应的待遇自然也可以兑现。但对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比如说小县城、农村学校等等,教师资源缺口原本就很大,每年教师流失又比较多,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根本不现实。
总体来说,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机制”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与高校教师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向的是义务教育,既要用“退出机制”逆向激励老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同时也要保证这个教师群体的“稳定”,在“稳定”和“危机感”中找到一种平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整体稳中向好。因此,只要老师们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依然是“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