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飞鸟》:一部难得的篮球剧情片,让你了解NBA停摆的幕后真相

时间:2019-11-13 06:09: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高飞鸟》:一部难得的篮球剧情片,让你了解NBA停摆的幕后真相

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在运动赛场上发生的事情,往往比起了真正的电影还要更加戏剧化”。但讽刺的是,以运动体育为题材的电影却是少之又少,就算真的有,主题往往都是和美式足球和棒球有关,和篮球相关的电影实在是屈指可数。要么就是像《空中大灌篮》或者《德鲁大叔》的那种极度夸张化的类型,除了超现实之外就是搞笑搞怪居多;要么就是像卡特教头的励志型电影,剧情铺垫很热血很感动,却又少了那么一点现实的代入感。

然而像是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美式足球题材《震荡效应》(Concussion)、或是由布拉德-皮特所监制的棒球题材《魔球》(Money Ball)、亦或是由艾玛-斯通所主演的网球题材《胜负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等等,这种类型的运动剧情片却唯独缺少篮球这项运动。直到今年2月才总算有了第一部着重于剧情类型的篮球电影,那就是由Netflex所发行的原创电影《高飞鸟》(High Flying Bird)。

《高飞鸟》拍摄阵容和故事剧情

《高飞鸟》这部电影是由曾指导过《瞒天过海》系列的史蒂文-索德伯格担任导演,并由才刚在去年借由《月光下的蓝色男孩》荣获奥斯卡最佳剧本的塔瑞尔-麦卡尼担任编剧,而且找来了同样参演过《月光下的男孩》的安德烈-霍兰,在《死侍2》饰演多米诺的莎姬-贝兹,以及我们很常在Vine的短片看到的梅尔文-格雷格等人参演。

《高飞鸟》剧情描述的是,因为球队老板们和球员工会双方在劳资协议上长期没有共识,使得NBA联盟进入了长达将近6个月的停赛阶段,导致刚被球队选中前即将成为NBA新秀的埃里克无球可打。于是他的经纪人雷-伯克开始四处奔波以保住自己的饭碗,甚至不惜撼动体育联盟和体制的故事。

尽管电影和剧情简述并没有提到是不是真实事件,但基本这就是采摘自2011年NBA历史上第2次停摆的真实事件改编,毕竟时空背景实在很像,少数的差别就是停摆天数没那么长。当初在2011年那一次确定开始罢工的时候为7月1号,这个冻结期持续到了11月26号才开始达成初步协议,并在当年的12月10号开启NBA训练营,直到12月26号才正式开打。这个事件也导致了2011-12赛季成为缩水赛季,从原本的82场比赛锐减至66场。

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

回到电影本身,说实话,我认为这部电影着实有些可惜,导演和编剧看起来很想通过这部电影连接许多议题,在题材和许多面向上的展现也很独特,但是以电影整体的叙事手法与成果上却不尽其然。当然,我不否认这部电影还是有其创新和优点的地方,除了全程使用iPhone7拍摄外,即使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围绕NBA篮球的话题在进行,却丝毫没有任何镜头带到真正的比赛上,甚至连几个练球场景都没有实际打球就直接被叫去跑步,或者只是单纯一对一快攻传球练习,就好像我们平时的赛前训练,前两个小时连球都不能碰一样。

事实上,这部电影除了通过许多对话堆叠和推进剧情之外,大部分的场景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完成,就算在电影里头曾有出现两名球员的对决画面,观众们其实也是通过一群白人高级主管的手机画面才能看到。我认为这是相当高明的手法,毕竟这部电影真正聚焦的部分并不是篮球场上的东西,而是在光鲜亮丽的镁光灯背后,这些职业球员所要面对的各种不为人知的难题,乃至于背后牵扯到的那各种看似错综复杂的关系。实际上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利”字即可说明一切。

如同电影虽然单纯是以球员经纪人的角度和视野去窥探,却成功让我们迅速了解庞大的联盟与裙带关系。就好像在电影开头,经纪人雷和球员埃里克的对话就已经直接破题——整个联盟就是一场生意。

然而这样的叙事手法其实是把双刃刀,很遗憾的,在这部电影当中所展现的结果并不好。就好像练球时没办法摸到篮球会很不爽一样,即使我们都知道电影的背景是NBA,却因为这种超出第三人称甚至来到所谓“第四人称”的叙事手法,导致观众很难对剧情产生代入感,因为电影的角色完全无法用你我他来做代称。事实上这就是整部电影的最大毛病,对话过多的问题导致我们完全不会关心这些角色进展。

一般来说,我们会喜欢看电影的大多数理由是在于:我们能借由沉浸在电影所塑造的世界,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无论是将自己投射到剧情里,或者是寻找到能够寄托情感的角色。然而这部电影并无法让人们产生共鸣,基本上我们就只是看着这些角色平面的将剧情推进,却没有任何感觉。当然你可以说这就和我们现实看这些比赛与消息一样,我们只能通过这些二手甚至是三手的推特消息来推测事情的经过和演变,但好歹在球场上我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球星和球队去支持,因为每支球队每名球员都有不同的影响和吸引力,但是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们完全没有这种感受。当联盟最终宣布停止冻结期的时候,当雷最后望向他的前高级主管微笑的时候,我们完全无法和剧中角色有着相同的感觉,而只是觉得“啊?就这样而已吗?”

如果真的要讲的话,我们这些观众就像是电影里面的埃里克,什么都还没搞清楚,NBA又重新开打了,而电影就是这样结束了。因为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看饰演雷的安德烈-霍兰各种独角戏的演出。我不否认他在这部电影的演技着实精彩,甚至给我那种小劳勃-道尼和丹佐-华盛顿综合体的感觉,然而除此之外,《高飞鸟》实在不能称作是一部好电影。讲直接一点,这部电影根本不该叫做电影,而是一部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

考虑到电影中也有串插一些NBA明星的访谈内容,包括活塞后卫雷吉-杰克逊(他正好是缩水赛季期间的选秀球员),森林狼中锋卡尔-东尼-唐斯和爵士后卫多诺万-米切尔等人,这样讲起来好像稍微可行一点。然而这些访谈内容在电影里的使用时机上却仅仅只有转场的功能,不过至少在作为剧情核心的罢工事件上的解释还算到位。

NBA里的劳资双方,真实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当初NBA会进入停摆的原因,正是因为资方和劳方还不拢。而与其说劳方不愿意妥协,倒不如说是资方根本不急。对于这些老板来说,他们所拥有的金钱足以撑过很长时间。但是对于劳方,对于球员呢?

正如同电影一开始雷和埃里克的对话所提到的,冻结期对于像库里或者杜兰特这种明星球员来说虽然不是没有影响,但是以他们的口袋深度足以成功等到劳资协议妥协,他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就好,反正最终肯定能把事情解决,因为每次都是这样。但是那些好不容易打出身价的中底层球员,或者像埃里克这种刚进联盟的新秀因为急需钱的因素,只能在NBA停赛阶段纷纷到海外甚至是CBA打球。然而当NBA复赛的时候,却因为海外合同甚至是新版CBA的因素,领不到符合身价的合同就算了,还有可能就此回不了NBA的舞台。以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底层球员如杰拉德-格林等人就是这样,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金钱去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更不用说他们的发言根本不足以撼动整件事情。

当然讲到这里,我想来谈谈结局的设定。或许有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在结局方面有些轻描淡写,堂堂一个联盟,怎么可能因为小小的球员对打影片就被撼动?然而别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在现在这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比起了真正实际去做这件事情,光是在网络上放话的影响力就已经足够了。

劳方和资方本来就应该互相合作,而不是其中一方单方面压榨另一方,或者应该说,两者都需要彼此的相互辉映。身为资深经纪人的雷自然深谙此道,他当然不用把掌控权完全拿在手里,只要从长期掌握一切的资方手上暂时拿走他们手上的掌控权就够了。就好像一个戏院或是戏组一样,拥有戏院的人需要演员上台表演,而演员则需要表演的舞台。

雷所做的只是给予资方的一种警告,提醒资方没有劳方的帮助会少赚很多钱之类的。因此虽然他放话说要和Netflix谈合作,却没有真的和他们谈的原因也在这里。这些事情点到就好,所有的重点当然不是瓦解联盟,而是借由网络的影响力唤醒球迷曾经的看球记忆,制造出看球的需求性和渴望度,进而给予资方一些压力。毕竟有需求就肯定会有供给的商机,这同时也印证了电影开头雷所说的话。

“你以为这些傻瓜,这些有钱的白人会让他们最性感的运动晾在一边?我想说的是,美式足球当然好玩,但是没办法卖球鞋,而且多半时间你甚至看不到球员的脸。那棒球呢?对,历史非常悠久的运动!但是为了推动产品和激励人心的绕舌歌曲,他们需要你的效力,这关系到太多钱了。”

是的,这牵扯到太多太多钱了!况且这对于长时间握有掌控权且自认为没人能取代的资方而已,网络世界的迅速扩张程度远超乎他们的想象。想直接一点,这些老板怎可能会放过这些商机啊?于是,劳资双方在短短72小时内重新达成协议,雷也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

黑人和种族议题,或许才是应该去着墨的部分

遗憾的是,这部分的描写是电影少数有成功收回来的剧情。因为在绝大多数的环节上,《高飞鸟》的问题也陷入了过往这种新创实验性电影的窠臼,以劳资谈判为主题确实是个非常新奇的出发点,再佐以经纪人和球员的视角和参杂种族议题的对话内容,《高飞鸟》理当该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才对。可惜的是,这部电影仅仅只有粗略的画出大框架,却没有细心的去着墨各个值得扩张的题材。

例如从头到尾无论是刻意硬塞还是自然带过的黑人议题,导致原本应该很有发挥空间的种族探讨最终沦为空谈,光是这点我就觉得相当可惜,尤其电影中不乏出现类似“职业篮球的诞生是因为黑人以前有自己的联盟,直到为了赚钱才放弃”、“NBA不过就是现代的黑奴买卖”等等其实值得更深入去探讨,甚至花更多心思去研究的剧情走向。毕竟当我们认真思考的话,现在的NBA联盟绝大多数的球员都是黑人,尤其是顶尖球星如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到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和詹姆斯-哈登等人都是。

事实上生存在NBA当中真正是纯种白人的球员非常稀少,除了欧洲球员之外,只剩下像是凯文-乐福等人,其余包括活塞前锋布雷克-格里芬或是全明星控卫斯蒂芬-库里都是黑人混血。更不用说当我们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否真的有纯种白人球员都还有待商榷。然而当我们把镜头转向球队老板和持有者,这些人绝大多数的共同点就是和奥斯卡评审委员会一样:男性、有钱、有一定年纪和白人。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对于这个议题上仅止于角色对话的“暗示”,却从头到尾没有说明和解释这个“暗示”,导致这些明明能好好发挥的部分最终沦为剧情工具。

例如说在电影开头当中,雷将装有一本书的牛皮纸袋递给埃里克,并称这本书为《圣经》且特别吩咐不要现在打开它。最后我们在电影结尾得知了这本书是由哈利-爱德华兹博士所撰写的《The Revolution of the Black Athlete》。除了这名作者最后有献身和雷握手碰面之外,这本书的大意主要是讲述过去黑人运动员在运动联盟的历史,以及对于歧视和种族等负面影响的不畏惧形象,仿佛暗示着雷这名经纪人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如此。

然而对比着演员安德烈-霍兰的出色演技,这部电影在雷的角色曲线上实在过于平面,即使在前段几个对话当中尝试要塑造出“雷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传奇经纪人”,然而却因为电影后段将各个支线和线索收回的桥段整理有些粗糙,导致我们还没能整理好情绪就看到结局。雷的成功,简单来说就只是看他各种秀操作,然后就没了。

结语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作为少数的篮球剧情片,导演和编剧在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企图心和框架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是因为经费问题,毕竟也只有200万美金;也许是因为试图企及的领域太广,造成最后收不回来,导致最后的成果和原本预期的相差不小。但至少这是一部开启这扇大门的新兴作品。

如果你对于运动剧情片有兴趣的话,我仍然会向你推荐这部《高飞鸟》,至少它就像是它的片名一样:尽管只是一只小小的鸟,却依然勇敢地往广阔的天空飞翔。希望这部电影能开创更多人拍摄篮球相关的剧情片,那么或许,总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一部如同《魔球》等级的篮球电影。

上一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儿科党支部走进天津市...

下一篇: 《周易》:机关算尽,敌不过一颗单纯的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