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函数模型破“双11”狂购谜题!快看别人家的孩子~

时间:2019-11-13 16:45: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高中生函数模型破“双11”狂购谜题!快看别人家的孩子~

关注店铺领取10元优惠券,分享链接给3个好友满1000元减150元,“双11”购物津贴跨店满400元减50元,红包省钱卡可领91元……

每到“双11”,

复杂的购物优惠规则,

都让不少网友调侃

“又到了跪着向数学老师认错的日子”。

而今年“双11”,

一群高中生的硬核操作火了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用函数模型提出购物建议

近日,

武钢三中高一学生用函数模型为妈妈们提出购物建议↓

记者在他们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作业上看到,同学们用树形图、列表法、图像法、分段函数、抽象公式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给妈妈的“双11”购物建议》。

“设y表示总金额,设x表示盒数,那么满赠型y=20x {x∣x∈3n,n∈N}……”高一(7)班学生刘文歆将妈妈打算买的巧克力按购买方式分为满赠型、满减型、返利型和散装购买,算出了不同的购买数量各自最为划算的购买方式, 并提醒妈妈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优惠方案。

不少同学在给出优惠方案的同时,还附上了给“剁手党”妈妈的个人建议:“满×元返×元代金券是最大陷阱,会造成冲动消费,直接打折的方式更划算。”

“这份给妈妈的‘双11’购物策划案花了我3个小时,我非常享受做这样的作业。”高一(3)班学生金灿给妈妈购物车里的百褶裙、手提包和羊毛围巾三件商品做了详细的购物方案,利用组合优惠方式,帮她节省了几百元。

看完这份“烧脑”攻略,不少网友表示,感受到来自高中生的技术性碾压!

也有网友“脑补”了结局:结果,妈妈们还是清空了购物车......

还有网友的评论“扎心”了:比做攻略更难的是,没...有...钱...

疯狂购物是病,得治!

学生为了给妈妈省钱,绞尽了脑汁,这是理性的消费者。有的消费者就不太理性了,比如杭州的朱女士。没到双十一的正日子,42岁的朱女士就清空了自己的购物车,100多件商品如雪花般陆续朝她家涌来,她的丈夫崩溃了,这一次妻子又花了10万多……

在家人的劝说下,朱女士来到浙江医院灵隐院区精神卫生科,被诊断为强迫性购物障碍。浙江医院的医生说,临床中碰到不少“购物狂”患者,但不能简单地将“剁手族”和强迫性购物障碍患者划上等号。

你经常在没有思考自己在买什么、为什么买的情况下,就花了钱;

在花钱时,你根本不会去想自己还有多少钱;

你习惯将购物当做产生快乐,或者奖励自己的方式;

想到你的某个朋友已经拥有了某样商品,你就止不住地想要拥有它;

你隐藏起自己买的东西和小票,在自己的真实花销上撒谎;

很多买回家的东西一次都没有用过;

每次买完都很后悔,但还是停不下来……

面对买买买这件事,如果你的心理活动也像朱女士一样,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强迫性购物障碍患者。

强迫性购物是指:由不可抗拒、无法控制的冲动引发过度的、价格高昂的购物,并在购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通常由负面情感引起,最终导致社会、人际和经济上的困难。

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的医师打了个比方,清空购物车这件事对朱女士的吸引程度,堪比吸毒成瘾、赌博成性的人看到毒品、赌注,毫无抵抗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控制自己“买买买”的行为?快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1.不要饿着肚子逛街

饥饿与购物欲的关联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最近正在垂涎某种奢侈品,有可能因此食量大增。如果空着肚子去购物,很可能会花掉比计划中更多的钱,因为移动终端无处不在。

2.寻找其他兴趣爱好

从心理入手,寻找健康的兴趣爱好,内心充实之后,就不会拿着购物当慰藉了。

3.不要在晚上购物

人的自制力,在晚上比较弱。忙碌一天后,到了晚上,我们的理性思考能力降低,对情绪的抑制能力也下降,于是容易情感战胜理智,人们更轻易做出冒险、不理性的决策,比如豪赌、喝酒、在网上购买一大堆东西。

4.可以适当买买买

我们把钱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当花钱时等价于消费掉自己另外的私有物(情绪)一般,花了钱,情绪也就往下降了降。花钱能平复情绪,也可能是购物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而这个时间足够让情绪平复些。所以买买买并不全是错。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杭州日报、中国青年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首都教育等

上一篇: 高端智库入主1年多后离场金力泰再迎新老板

下一篇: 阆中警方多举措强化窗口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