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几句话,胜刷千道题

时间:2019-11-15 15:31: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听君几句话,胜刷千道题

国考复习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由于缺乏总结,学习渐渐地偏离了正确轨道而浑然不觉,在最后阶段,谈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大家绕开误区,提高准确率。

上考场前的你,零散的知识点忘记了没关系,但是下面的内容必须铭记内心。

01

万能重点句,心态要归零

说到重点句,很多同学以为只在中心理解题中会用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主旨句。其实不然,言语理解与表达所有的题型都有重点句,而同学们在找到重点句之后,马上去对比选项,所以,非重点句可以忘记。也就是头脑清零原则。因为记得越多,越容易看选项时受到干扰,会影响到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1.中心理解题在找到主旨句后,只需要重点理解主旨句的意思,非主旨句说了什么可以忘记,所以在课上,老师多次给大家提到,正确答案很讲究出身,必须从主旨句得出,如果某些选项是从非主旨句中得出,作为干扰项的可能性很大。

2.细节理解题,只需要在原文中定位每个选项的出处,也就是重点句。其他内容不了解也可,再根据设问方式和选项特点,得出正确答案。

3.逻辑填空题的重点句往往位于横线附近,或者出现关联词和特殊标点符号的附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提示性词语”,根据提示性词语,把握选词特征,得出正确答案。

4.语句衔接的重点句需要根据横线的作用来确定。位于句末的横线起到承接上文的作用,只需重点理解紧挨在横线前面的内容即可,其他内容可以略读。

当然,任何事情不是绝对的,当根据重点句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非重点句得出正确答案。

02

不懂可忽略,切忌去乱想

在我们阅读文段时,会遇到一些内容我们读不懂,会遇到一些词语我们不理解。这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忽略,二是借助文段内容。就是不可胡思乱想,想当然地“自认为”。

03

干扰项,误慌张,选项差异看起来

同学们在做题时经常会在两个选项纠结,最后往往选择了错误答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遇到干扰项时头脑不清晰,沉溺于错误的思路当中。这时候,要仔细对比两个选项中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将不同点回到文中进行二次对比。

例: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 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 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 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 “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谈哥讲解:根据设问方式,此题为中心理解题,需要找主旨句,第一句“自明清以来……”时间性表述,可以略读。“《三国演义》”从前文的例子当中得出,可以略读。“这种……”表示对于前文的解释说明,可以略读。“固然……但……”转折之后是重点,“一旦……便……”属于可以略读的反面论证。所以主旨句为“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头脑清零原则,前面说了什么不重要,只需要重点理解这句话即可。对应的B项和C项,如果你看B项时,“窠臼”比较陌生,那就不需理解,C项的意思变成了“人们因避免以文代史”,正好对应重点句“不能相互取代”。如果你在B和C之间纠结,对比B和C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提到了不能相互取代,也就是B项中的对立,但是B项多了“统一”,原文中“不可分家”虽然能够体现“统一”,但是原文中“不可分家”和“不能相互取代”为转折关系,而B项是并列关系,C项错误,偷换逻辑。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这三句话看起来非常空洞,但是是属于基本的做题原则,只有方向对了,方法的应用才会事半功倍。最后,谈哥祝大家在考场上旗开得胜。

时间紧,任务重

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分

《2020年国考冲刺班》

助你一臂之力

新华社半月谈出品

(扫码即可购买)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

上一篇: 阿拉斯加“蹲守”西客站,主人,快来领我回...

下一篇: 王自健爆笑主讲《怪诞行为学》揭露双11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