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镇已不再是小镇,车企们的下沉策略就失败了吗?

时间:2019-11-16 09:44: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小镇已不再是小镇,车企们的下沉策略就失败了吗?

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再次呈现火爆景象,国人的消费热情再一次刷新消费纪录。

据各大电商平台统计,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2684亿元,再创新纪录,成交额超100亿元仅用时96秒比去年快29秒;从11月1日零时起至11月11日23时59分59秒,“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较去年实现大幅超越;开场1分钟,苏宁家电3C破10亿,苏宁国际破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十一的最主要特点是“消费下沉”。数据显示,11日当天,访问手机淘宝和手机天猫的用户增长了近1亿,新增用户中有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在中国的下沉市场里,有近三百个地级市,三千个县城,四万个乡镇,六十六万个村庄,生活着接近十亿人口。“小镇青年”们对于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偏好逐渐向一二线城市看齐。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各大电商平台正在或主动、或被动的向下沉市场靠拢。

显然,下沉市场已经成为各电商争抢的新阵地。

由此,汽车有智慧想到了今年以来的汽车市场下沉事件。

之所以称为事件,是因为在年初的时候,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节能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实施让众多车企意识到四五线城市的巨大潜力,随之一系列低级别车型迅速推出,在短时期内确实给车企带来了一定的销量。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持续下行和物价的飞涨,让低级别车市的增长急转直下,一下子由“火车头”角色成了“累赘”,让车企近年最核心的“市场下沉”战略陷入尴尬境地。

近日,今年1~10月销量出炉,80家车企中累计销量实现正增长的企业仅24家。如果刨除一些去年基数极低的车企和新造车企业,前10月销量同比增长的企业仅15家左右。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低线市场购买力的萎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市的整体走势,车企的“下沉”策略逐渐失效。

确实,中国车市高歌猛进的近十年,低级别城市功不可没,长期扮演着“火车头”的关键角色,哪怕在中国车市表现岌岌可危的2015年,低级别车市仍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但在短短的近一两年,低级别车市的销量增长急转直下,快速成为中国车市的“累赘” 。

何以如此?核心原因就是青壮年流失与财富套牢。

调查机构报告显示,近几年互联网+浪潮刺激了中西部劳动力加速汇集到一二线大城市,这些人从原先的工地、商场、流水线上离开,或开上小汽车,或骑上电瓶车,化身为网约车司机、送餐员工、保洁阿姨和互联网金融信贷员等,一改传统制造业就业为主。不同于上一代民工潮,这轮移动互联网吸引的主要是低级别城市“青壮年劳动力”。

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新一代民工潮,更倾向于“青壮年劳动力”,后者正是购车的主体。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大城市,对低级别的四五线车市无异于釜底抽薪。

另外一点,今年房价涨得太快,消费成本过高对低级别城市财富挤出效应显著。

今年以来,低级别城市房价快速增长,同比增长速度超过一二线城市。由于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低级别城市快速飙升的房价,势必会导致短期内出现财富挤出效应,再加近几年三四线及以下低级别城市消费占全国消费的比重稳定在60%,其愈演愈烈的财富挤出效应,将严重危及全国经济走势。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一是房二是车,低级别城市更是如此,一旦购房成本过高,势必会挤压购车支出。

而且,进入下半年后,物价上涨飞快,如近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猪肉价格,以及鲜菜、蛋类、水产品价格都在上涨,让居民消费成本大幅增加,他们就更无力再去购买汽车了。毕竟相比较而言,在吃和住面前,行还是排在最后面的。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不要拿双十一的疯狂购物作类比,因为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电商购物比得就是谁更低价,要不然今年拼多多也不会干掉京东,名列电商销售的第二位。汽车可以比代价吗?显然不能,毕竟成本在那里,汽车产品价格再下探,也不可能让消费者随意去购买一台汽车。

这样看来,车企销量受到拖累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低级别市场的萎靡就让车企的下沉策略彻底宣告失败了吗?真不一定。

“低线市场的消费成本上涨,并不意味着购买力的消失。”一位业内评论员告诉汽车有智慧,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仍然需要第一辆车,不过,在需求上已经发生变化,就是所选择的入门级车的售价在提升,而对于配置和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

这就又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汽车产品一定要提高品质和服务。

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量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启动汽车市场的“关键”在哪里?泛增长时代已经消失,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车企更要以敬畏的心情潜入市场深处,并以工匠的精神去做产品。在2019年和下一个能够生存的中国汽车市场中,这取决于谁能更快更好地抓住低线市场的机遇。谁能赶上低端市场,谁能抓住机会在汽车市场的寒意。这样做,今年冬天,也许并不那么困难。

市场竞争的后半场,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而存量时代的增长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这场你死我活的竞争背后,则是车企们的核心能力的竞争——谁能准确把握低级别城市消费人群的用车需求,谁就能在夹缝中间,获得一线生机。

上一篇: 原创21岁童星阿尔法英年早秃,现植发成功...

下一篇: 打乒乓球练足球技术!揭秘名帅特殊训练方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