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难为两全,雍正屡创先例,探析孝庄昭西陵营修曲折的背后玄机
时间:2019-11-22 11:22: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己巳,子时。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
1688年1月27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子时(晚23点至1点),对清初开基创业影响深远的一位女子崩逝于慈宁宫,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纵观她的一生,不仅充满了传奇,而且富含神秘色彩。而关于她最扑朔迷离之处,便是其长达37年还未入土为安,直到1725年(雍正三年)十二月初十才由曾孙雍正做主恭葬于昭西陵地宫之内。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画像
辅佐两位幼主,堪称一代贤后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父亲是寨桑贝勒,姑姑是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在她13岁时(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嫁给了时年34岁的皇太极。一生共诞育一子三女(皇四女【1629】、皇五女【1632】、皇七女【1633】、皇九子福临【1638】),受封永福宫庄妃。1643年(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亡于盛京,由于事发突然未定皇储,所以在多尔衮与豪格的争夺之中,最终于八月二十六采用折中的办法选择了皇太极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而此时作为新帝生母的布木布泰年仅32岁,但随后的一系列举措却展现出过人的头脑和非凡的智慧。
孝庄的贤能,在于手握重权而不擅专,在其一生当中,共辅佐了两位幼主(子顺治、孙康熙,继位时一个6岁,一个8岁),虽然德高望重但从未行过垂帘听政之举;虽然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等尊贵之身,且后期又逢太平盛世,但从未有过奢靡之为,始终力倡节俭之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剧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清朝后世皇帝所敬仰无比的孝庄皇后在去世后长达37年都未能安葬?匪夷所思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与奥秘?要想解开这一谜团,还得先从当时的兆葬习俗说起。
清初兆葬制度的两次变迁
清朝的兆葬制度,存在几次实质性的变化,我们以前两次为例。第一次,即顺治帝之前(包含顺治 后金时期)。由于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所以在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而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就是火葬之法。包括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帝福临在内,去世之后都是采用这种祖法而火化,然后以宝宫(骨灰盒)的方式葬入帝陵地宫,这一制度直到康熙帝入葬之时才变为土葬。
第二次变革,发生于康熙朝之前,具体是关于皇后的葬所制度问题。在康熙朝之前,历代皇后不论是否死于皇帝之前,都应当与皇帝一同葬入对应的帝陵地宫之内,此制完全是按照传承了上千年的汉式皇家葬法而定,简而言之就是皇后不单独建陵,这一点直到顺治的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葬入孝东陵而被打破。
孝庄昭西陵方城明楼石五供
而孝庄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虽然亡于太宗之后,但也按例应当与皇太极同葬于沈阳昭陵地宫之内,因为在此之前是有其姑孝端皇后为先例的(孝端卒于1649年【顺治六年】四月十七,也在皇太极之后,最终与皇太极合葬昭陵),而结果她却葬在了遵化昌瑞山东陵风水墙之外的昭西陵,不仅所处位置尴尬,而且还停灵长达37年。
不攻自破的民间传闻
关于孝庄陵寝违背祖制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民间也是众所纷纭,其中传播最广的便是“托梦定陵”与“无颜面夫”两种说法。所谓托梦定陵,指的就是在1688年孝庄皇后去世后,其孙康熙本意遵照祖制将祖母奉移到沈阳昭陵与祖父合葬,但在经过昌瑞山附近之时,其梓宫(棺椁)却突然异常沉重,使杠夫们寸步难行,不论休息还是更换杠夫都难以解决问题,随行的王大臣将此事迅速奏报康熙,当晚苦无良法的玄烨便梦到了祖母,孝庄在梦中告诫他应当在梓宫停灵处就地安葬,切勿违逆,最终康熙只能遵从祖母之意愿。
而无颜面夫,就要说到另外一个传奇人物——多尔衮,在我们打小的印象当中,多尔衮与孝庄的传闻可谓数不胜数,而且还被拍成了影视剧。在传闻和剧中,尤以孝庄下嫁多尔衮一事传播甚广,也正因此孝庄深觉无颜面见皇太极,所以才做出不与太宗合葬一处的决定。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画像
第一种说法显然加入了神化的噱头,不足为信。而第二种,虽然表面看似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却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先不说布木布泰是否下嫁睿亲王多尔衮一事,截至目前史学界还尚未有明确定论。其次在孝庄去世后,有三大证据足以证明孝庄的正统皇后身份且为后世皇帝所承认:1、神牌升祔太庙立于太宗神牌右侧,与皇太极共同受后世祭拜;2、布木布泰去世后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是严格按照“祔帝庙谥”(皇太极的庙谥为文皇帝)的传统方法来定的;3、1724年(雍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雍正将皇曾祖母的后陵命名为“昭西陵”,与沈阳皇太极之昭陵遥相呼应,承绪附属之意一目了然。
此三点不仅被明确记载于各官史当中,而且历经五百余年从未修改变动,既然其神牌有权升祔太庙,也自然可以与皇帝合葬于帝陵地宫,故关于孝庄因下嫁多尔衮而无颜面君不予合葬一事不足为信。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朝服像
孝庄不与夫君合葬的真正原因
谕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谆谆降旨,朕何敢违。伏思慈宁宫之东,新建宫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曾向朕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遐升。今于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即将此宫拆运所择吉处,毋致缺损。著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天气甚寒,务期基址坚固,工程完备,尔等即传谕行。
真正导致二人未合葬的原因,实则是布木布泰临终弥留之际留下的一道遗训,当然遗训内容与多尔衮无半点关联。在遗训当中,孝庄对自己身后事已做了明确的交待,其中就包括是否与太宗合葬以及未来理想葬所之所在。她以太宗文皇帝“安奉已久,卑不动尊”为由,认为与太宗合葬实属不便;同时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伤财"、“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为由,建议自己去世之后在遵化昌瑞山陵园之内就近安葬,从而达到长伴子孙之目的。
清太宗皇太极昭陵鸟瞰
单论孝庄想长伴子孙的目的来看,确实有事实依据依托。在其76年的生涯当中,与皇太极共处时光仅有18年,而抚育辅佐顺治康熙的时间却长达50年,占据了一生当中的三分之二。而且她的遗训在《清圣祖实录》、《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当中均有明确记载,所以与祖母感情甚好的康熙自然对于孝庄提出的遗训唯命是从,这才是孝庄皇后之所以未与皇太极合葬的真正原因。
按照孝庄生前所希冀的,康熙于1688年在祖母去世后,打算遵照遗训将祖母葬于昌瑞山陵园附近。由于在祖母去世之前未曾为其营建陵寝,所以应当首先精选一处福地用来作为皇祖母的临时停灵之所,并为其命名为“暂安奉殿”,为了让祖母可以尽快入土为安,康熙不仅抽调了当时所有能工巧匠加快工程进度,而且还为祖母生前所建的新寝宫(面阔五间,规模崇弘)整体拆移重建至暂安奉殿以表孝心。
己酉,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发引。上不胜哀恸,亲随扶送。步行三里余,方乘马。每舁校更换时,必下马旁跪,哭不停声。遥见享殿,即下马步随,哭至享殿。奉安后,仍哀恸不止。
孝庄皇后的暂安奉殿工程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正月破土动工,到三月底全工告竣,仅仅用时三个月,进展神速的背后足以见得康熙对此事的关怀备至。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初七,作为孝孙,康熙亲自护送祖母的梓宫奉安于昌瑞山皇陵(当时尚未有东西二陵之说),12天后,行完正式的迁奠仪式,对暂安奉殿行了封掩处理。
康熙画像
暂安奉殿,顾名思义,有暂时安厝之意,按例待其后陵建成之后就会正式入葬地宫之内,且后陵的营建一般只需两三年时间,但令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暂安竟然长达37年之久,直到雍正初年昭西陵建成之后才得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终康熙一朝,孝庄的陵寝问题都未能得到解决,这显然与康熙对祖母的素来孝敬格格不入。
康熙重孝重情之下的难为两全
其实,并非康熙不愿意将祖母陵寝工程尽早提上议程,实则确有难言之隐。
首先,关于孝庄后陵具体该建往何处的问题。虽然在祖母的遗训当中,表明自己想长伴子孙身侧,在大范围上划定在昌瑞山陵园附近,但具体选址一事却难倒了素来英明睿智的清圣祖。原因很简单,昌瑞山系顺治帝于1651年(顺治八年)十二月“遥掷佩韘”而钦定,作为入关第一帝,且陵园又为自己钦定(未用任何堪舆人员),所以其孝陵理所当然作为整个昌瑞山皇陵当中的主陵,占据了全园中至高无上的尊位,其余相继而建的帝后陵及妃园寝只能于孝陵东西两侧分列而建,以示“众星拱卫,敬祖归宗”之意。
此时,康熙的景陵以及妃园寝都已经选址,建在孝陵东南方。而孝庄皇后作为顺治的生母,比主陵主人辈分还高的所在,放眼整个陵园之内,还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合适的。此时已然不是考虑山水形势的问题,而是尊卑有序的问题。正因为康熙对祖母孝顺之至,才会更为详加思虑从而难以轻易抉择。所以,就连孝庄暂安奉殿的选址,都选在了昌瑞山陵园风水墙之外。
建于清东陵风水墙之外的昭西陵(右)
其次,关于帝后祔葬制度以及陵寝体系归属的考虑。前文说到,孝庄去世后神牌升祔太庙与皇太极同室受祭奉,而且其陵名也与太宗的昭陵相对应,虽然陵寝命名已到雍正时期,但在康熙朝对孝庄之陵寝体系归属问题也早已明确。虽然孝庄有遗训不与太宗合葬,但归根结底同属一系,所以即使单独建陵也应与皇太极昭陵遥相呼应,所以建在昌瑞山皇陵之内不仅有违尊卑之制,而且还会打乱东陵内部早已形成的兆葬体系,此为康熙的难处之二。
再者,关于谒陵次序以及尊卑方位的思虑。作为昌瑞山主陵的孝陵,石牌坊和大红门是独一无二的规制,也是整个陵区的山门之所在。按照清朝祖制,后世皇帝在拜谒东陵之时,是需要严格按照尊卑次序进行一一祭拜的。作为辈分最高的孝庄皇后陵寝,只有建在大红门之外,才最为合适。而根据自古以来的以东为尊的方位,康熙最终将祖母的暂安奉殿建在了孝陵大红门以东、昌瑞山皇陵之外,是合情合理之举。
昭西陵神道碑亭遗址
雍正的雷厉风行,终圆两代帝王37年之夙愿
己酉,谕诸王大臣九卿等。钦惟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德,天鍚纯禧。诞育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君临万国。逮我圣祖仁皇帝,继圣嗣统,久道化成,立万世无疆之业,皆我孝庄文皇后福德兼隆之所启佑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慈驭升遐。先期再三面谕我圣祖仁皇帝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祗于遵化州陵茔近处安厝,我心无憾矣,我圣祖仁皇帝涕泣受命,爰谕诸王大臣集议佥同。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安奉梓宫于孝陵之南,为暂安奉殿,迄今三十余年矣。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
即使经过以上三方面的详细思虑,但由于是皇祖母的身后大事,颇重孝道的康熙始终未能为祖母建成陵寝。直到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初九,此事才再度被提上日程。这一天,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陈允恭向刚继位不久的雍正上奏,请求为孝庄皇后尽早建陵入土为安,此建议被雍正帝当即接纳。
次年(1724,雍正二年)二月初五,雍正向内阁就曾祖母建陵一事特下一道谕令,以“山陵典礼,事莫大焉”,命群臣“斟酌尽善,确议具奏”。经过诸王大臣、九卿等人的合议,一致认同雍正谕旨中所提出的“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最终得出直接在暂安奉殿原址上改建为皇后陵的结论,此结果亦为雍正所认可。
雍正画像
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义。且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遗命谆谆,圣祖仁皇帝遵奉三十余年。今朕身任付托之重,山陵典礼,宜斟酌尽善,永垂万世,事莫大焉。著诸王大臣九卿等,会同确议具奏。
时间紧任务重,雍正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一确定曾祖母陵寝名为“昭西陵”,次年(1725,雍正三年)二月初三破土兴工,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便全工告竣,一个月后(十二月初十),将曾祖母梓宫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宫之内。至此,经历了长达37年的时间,孝庄的棺椁终于入土为安,完成包含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在内多年的任务与使命。
清代皇后陵营修用时统计表
史海君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孝庄皇后的梓宫在暂安奉殿停灵长达37年之久、终康熙一朝都未能妥善安置,实乃清圣祖之过于重情重孝从而陷入两难窘境所致,并非对祖母之身后事未做任何思虑。当然,这样的缺陷在雍正初年为其所建的昭西陵具体规制当中得到有力的弥补。
按照清朝兆葬规制惯例,不论帝后陵还是妃园寝,作为地上建筑规模最为崇宏的隆恩殿(帝后陵专称,妃园寝为享殿),其屋顶均采用歇山顶,然而孝庄昭西陵的隆恩殿,却是重檐式庑殿顶(五脊四坡),要知道庑殿顶是最顶级的殿顶规制,放眼整个清陵当中仅此一例,即使在所有古建筑当中,也只有太和殿、武当金顶等才拥有此制,实属罕见,孝庄在清朝之地位可见一斑。而且,在昭西陵,还有清陵中独一无二的两道围墙,仅此一例。
昭西陵层次分明且独一无二的两道围墙
再者,因皇后陵按照常例应建于所属帝陵旁边,以示祔葬之意,且后陵之神路要与对应帝陵神路相连,所以按例后陵不建神道碑亭。但由于昭西陵距皇太极昭陵相隔千里,神路相连本系无望,如果不单独建神道碑亭不足以与昌瑞山皇陵所区分,从而表明与昭陵之从属关系。所以,为此雍正同意破例为曾祖母的昭西陵兴建神道碑亭,成为皇后陵中之首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40多年后,此事却成为了慈禧与慈安营建定东陵神道碑亭的援引先例,此为后话不做详述。
作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孝庄为清朝的开疆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堪称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其一生当中,既富传奇色彩也含神秘光环,值得我们后世去不断探索与发现。
参考资料:
《陵寝易知》
《清皇室四谱》
《昌瑞山万年统志》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圣祖本纪》、《清史稿.世宗本纪》、《清史稿.卷九十二.志六十七》、《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