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科普】腹泻的小常识(一):秋季腹泻
时间:2019-10-28 20:07: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腹泻
腹泻是宝宝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四季均可发病,2岁以下婴幼儿高发。腹泻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的增加。其实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随个人体质及喂养方式而有差别。一般说来,从三天1次到一天4次都可以是正常的。喂母奶的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多;较小婴儿的排便次数会比较大婴儿多。只要排便的次数及量明显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泻。严重的腹泻可危及宝宝生命。
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腹泻的小常识(一):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症状主要是发烧和腹泻,有些患病宝宝最初会呕吐,有些还会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其主要症状有如下特点:
1
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绝大多数患儿还会发热,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
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早期呕吐先于腹泻,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呕吐持续1-2天。
3
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稀薄,呈乳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偶尔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特殊腥臭味;腹泻的时间可持续约3-5天或1周,少数可长达3周。
4
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腹泻的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强调继续进食,合理调整饮食,满足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口服补液(ORS)可用于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中、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者需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
①控制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许多腹泻病用抗生素不但无效,而且有很多不良反应,会杀死体内益生菌,造成体内菌群紊乱,破坏微生态平衡。
②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并能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肠粘膜修复。
③微生态制剂: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益生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宝宝秋季腹泻的家庭护理
1、预防
预防是关键,但如果孩子不小心得了秋季腹泻,做好家庭护理也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孩子有呕吐且大便次数明显增加的现象,就要留心孩子是否得了秋季腹泻了。腹泻患者因大便稀且次数多,水份的流失特别严重,所以预防脱水是特别重要的。家长要给孩子做好补水工作,可以给孩子口服补盐液。腹泻的患者饮食要清淡,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增加肠胃的负担。可以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小米粥、面食等。吃母乳的孩子适当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
2、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3、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4、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或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给宝宝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5、药疗(避免出现腹泻就使用抗生素)
宝宝腹泻可选用黏膜保护剂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这类药物能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服这类药需注意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能抑制病原菌的侵袭,调节恢复肠道微生态,从而控制腹泻。这类药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或与抗生素同服。
6、物理疗法
家长可用暖水袋在孩子的脐部和臀部热敷,以缓解孩子的疼痛感。不要用卫生纸大力擦孩子的屁股,可用温水清洗,抹护臀霜。
7、就医
如孩子腹泻3天以上未有好转,或出现严重脱水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就医时要记得带上孩子最近一次的大便样本,以方便医院尽快做出检验。
1
END
供稿∣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