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百九十八:《这个标题不敢恭维》

时间:2019-10-31 11:02: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随笔之一百九十八:《这个标题不敢恭维》

随笔之一百九十八: 《这个标题不敢恭维》 赵忠心

近几天,云南一位扶贫女干部在村民会上讲话的视频,在网上热播。受到网友的“点赞”: “这样的扶贫工作队员才是心向国家,服务人民,敢讲真话,讲实话的好干部。向她致敬!”

新华社也发文评价:“这位扶贫工作者其实是在教育贫困户,她虽然情绪激动,却说出了一些实在的道理。”

这个新闻报道,应该说是一则很好、很积极、很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位对农民兄弟饱含深情、令人敬佩的扶贫干部一番肺腑之言报道的标题,却让人大跌眼镜: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

对于这样的一个标题,实在是不敢恭维。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常常把“批评”说成是“骂”,批评人就是“骂人”。爸爸妈妈批评孩子,是“骂孩子“;老师批评学生是“骂学生”;领导批评下属,也是“骂下属”。

不管上过多少学,学历有多高,大家都学过语文课吧? 何谓“骂”?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才称为“骂”。

大家可以看看那位扶贫干部的讲话,从头至尾,有哪句话是侮辱人的?哪句话是粗野的?哪句话是恶意的?

我看,一句也没有。都是文明的语言,都是善意的语言。只是实话实说,尖锐一些罢了。

如果说扶贫干部讲话有些激动,那也是对一些人恨铁不成钢。 “骂”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

把扶贫干部的一片苦心,苦口良药,说成是“骂”,显然是用词不当,给人的感觉,显然是在“贬损”。

有人说,这是现如今时兴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也是语言,也不能胡言乱语。

我猜想,这是为了夺人眼球,引人入胜。目的是为了增加点击率,多赚银子。

就是想多赚银子,也未可厚非。

但也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以抹黑一位尽心尽力扶贫的干部为代价。

这反映现在的文风很不正。

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有所不同的。

嘴上一说,说完,大风就刮跑了,无影无踪了。

语言落在纸面上,相对稳定,就应该严谨、确凿,不能引起歧义。

口头语,可以满嘴跑火车。

书面语言最好不要随心所欲。

上一篇: 原创80后富豪榜名单发布,股民:要不是进...

下一篇: 采煤沉陷区的“新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