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抗战最重要交通线,既非滇缅路,也非驼峰线,日本不惜与法国开战

时间:2019-10-31 15:41: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抗战最重要交通线,既非滇缅路,也非驼峰线,日本不惜与法国开战

作者:亚克西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经常阅读近现代史的朋友,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云南在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远的可从民国初期护国护法运动说起,云南新军曾经担任主力先锋,稍晚一些的抗战时期,云南又成为大后方、大动脉、大基地。云南地处西南,自古较为偏僻落后,为什么近现代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这一切还要从近代云南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说起。云南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而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在近代沦为法国殖民地。云南因地理及民族(许多少数民族都与越南老挝相属)等因素,被法国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积极进行各种渗透,时刻准备进一步侵略。法国人一个重要行动,就是修建了一条连接越南海防直到云南昆明的铁路——滇越铁路。

西南地区群山纵横、沟谷幽深,要在这里铺设设铁路,工程量是极其艰巨的,需要开凿隧道、架设桥梁,中越两国的民众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牺牲,尤其为修建当时亚洲跨度最大、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人字大铁桥”工程时,先后有数以千计的民工丧生大峡谷。

有了这条铁路,法国势力大举向云南渗透。曾几何时,在云南境内,法国人开办的工矿企业、银行、教会学校、医院、教堂鳞次栉比,宛如“小越南”。所以,当时云南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内地许多人才也慕名前往云南,昆明成为可以和上海、武汉、天津这样的内地大城市相提并论的大都会。而云南的地方势力也不断壮大,有几代滇系军阀和“云南王”。

到了抗战时期,滇越铁路承担起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众所周知,旧中国一穷二白,加上多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日军的围堵下,中国急需得到国际援助。当时,中国获得国际援助的通道主要有五条,这些通道并非是同一时期并存的,最早的通道被日军封锁后,则相继逼出了其它主要通道。

在五条通道中,前三条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通过广州及大亚湾,获得港岛以及东南亚的物资;通过滇越铁路获得印支半岛的物资;通过新疆、河西走廊,从苏联中亚获得援助物资。前两条通道是早期最重要的通道,不过抗战开始不久相继被日军控制,而西北通道则是一直贯通无阻的,只是从西北通道获得的物资较少,不能满足抗战需要。而随着广州陷落和滇越铁路的中断,抗战后期就有了另外两条最重要是通道:滇缅公路和极为危险的驼峰航线。

抗战初期,滇越铁路是最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尤其是随着1938年10月广州及大亚湾的陷落,滇越铁路成为维系抗战的大动脉。这一点也引发日军的忌恨,千方百计想要掐断这条大动脉。

欧战爆发之前,法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日本是不敢与之正面相撞的,所以日本人只能派出飞机,深入云南,轰炸滇越铁路。

中国当然深知铁路的重要性,所以做了一系列准备。首先,南京方面与法国殖民当局签订了《中法会订云南铁路章程》,约定“万一中国遇有战事,该铁路悉听中国调度”,并成立了川滇铁路线区司令部。

过去,滇越铁路夜间是不通车的,战时必须改变。滇越铁路开始昼夜加班加点运输,虽然不时遭遇轰炸,但铁路的运输量也增加了许多。

国军还在沿途许多重要地段设立防空部队,在最险峻的“人字大铁桥”处,原来7.92毫米的高射机枪更换成了13.2毫米高射机枪。日机只敢高空投弹,而不敢俯冲轰炸,轰炸精度差。不过即便这样,也架不住日机频繁来袭。1940年3月1日,40多架日本轰炸机集体来袭,投下700多颗炸弹,击中了飞驰的列车,引发剧烈殉爆,造成隧洞塌方。

为了保护这条大动脉,国府组织了巨大的人力抢修,民众怀着炽热的爱国热情,连夜奋战,当夜就恢复了铁路畅通!

抗战初期,日机一共对滇越铁路实施近百次大规模轰炸,炸毁铁路780多处,6000多房屋设施被毁,2000多军民死伤,但铁路始终在运行。

1940年欧战爆发后,外强中干的法国很快投降。窥伺云南已久的日军趁火打劫,进军越北地区,与法国印支当局签订共治协议,日军成为越南实际的控制者。至此,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难以为继。为防止日军顺着滇越铁路入侵云南,国军工兵部队不得不炸毁了红河大桥和一号隧道,并拆除了中越边境177多公里的铁道,滇越铁路的抗战使命终结。

上一篇: 河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5%...

下一篇: 港股异动|中国恒大(03333)尾盘发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