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安:电影技术的先行者
时间:2019-10-31 23:52: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的第一部3D电影作品,也是他首次接触和使用3D技术。虽然电影最终获得了成功,但3D技术的不成熟依然使得他拍的很辛苦。
特别是在拍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传统24帧格式电影在3D格式下的种种弊病,比如画面色彩黯淡,动作戏份下画面模糊不清,无法更深层次进行人物表情细节刻画等等。
有了问题,自然会想着要怎么去解决。
在李安看来,即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终成功了,也并不意味着电影拍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而这也就是李安在后续作品中一直进行拍摄技术探索的初心。
同时,作为一个先后数次夺得过奥斯卡奖的导演,仅仅只是电影作品本身的成功已然不能够李安,他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实现整个电影制作行业的变革。
复古潮流与创新变革
当李安执著于运用数码技术改善传统24帧电影带来的有限体验同时,好莱坞的一众名导却在尝试着进行复古拍摄。昆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3D和CG技术满天飞的时候,居然使用65毫米的胶片拍出了饱受好评的《八恶人》。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在3D技术和一系列电影拍摄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的今天,仍然采用旧时代的传统拍摄模式显然有些开倒车。
如今被视为金科玉律的传统24帧电影拍摄技术在当年其实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一幅静止的画面为一帧,一秒之内最低需要连续放映24帧才能构成电影连贯的画面。
而当初将电影帧数定为最低标准24帧的原因仅仅只是由于当时与画面相匹配的声音无法适应更高帧数的要求。
然而,近百年过去了,在电影制作各方面都得到极大发展和飞跃的今天,24帧却依旧占据着主流电影制作格式的宝座。
直到21世纪,曾经拍摄过《指环王》三部曲的彼得•杰克逊在他的史诗奇幻大作《霍比特人》系列中首次采用了48帧每秒的格式才实现了对传统24帧的突破。
但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经历让李安清楚的知道,想要彻底实现自己心中对于电影画面质感的渴求,48帧每秒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前人没有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那就自己动手实验,最终经过漫长的探索,李安实现了每秒120帧的拍摄。
在传统24帧的电影画面里,如果涉及到动作戏份与枪战戏份,运动中的镜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画面的模糊和虚化。然而,在采用120帧拍摄的电影中,一切都将天翻地覆。
近乎极致的体验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李安的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上首部采用120帧格式的电影。这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寄予着李安对未来电影的巨大期望,从电影选题和剧本打磨阶段开始,他就费了许多心力。
已然成为国际名导的李安在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他不需要像当年拍摄《绿巨人浩克》一样,不断在自己的创作本心与商业效益间反复权衡。
在这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中,李安几乎完全回归了其早期电影作品中对“人”的塑造与表现。如果换个角度看的话,《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几乎就是当年的“《冰风暴》高清2.0版本”,只不过前者的叙事技巧和思想表达显然要更加老道。
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单线性叙事模式,在主故事线叙述进程中,反复进行闪回穿插。
歌舞升平与战火连天,繁华的都市与废墟中的战场,绚丽绽放的烟火和象征死亡的炮火………这些场景的反复切换,极大的讽刺了美国国内对于所谓战争和英雄的主流思想,同时也让观众们对于这些在经历了残酷现实和战争炮火折磨后的普通美国士兵有了更深的理解。
120帧的3D画面格式下,更加流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演员们更高的要求。
旧时的24帧格式在画面质感和流畅度上是远不及120帧格式的,因此演员的细微表情和一些不自然的动作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几乎是完全察觉不到的。
同时,运用摄像镜头切换和晃动的方法还能够极大的降低电影动作戏份的表演难度,许多电影中看似激烈无比的打斗,实质上都是镜头切换带来的视觉效果。
到了120帧的电影画面中,传统的电影拍摄模式显然不太适用。
因为观众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画面中电影演员们的细微表情和动作,甚至可以看到演员身上的皱纹和流淌的汗水。
而在动作戏份上,原有24帧格式下高速运动下形成的画面背景模糊,到了120帧中则形成了质的飞跃,坐在屏幕前的观众完全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电影中碎裂四溅的弹片。
突如其来的滑铁卢
在镜头视角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安的野心。
他想让常人看来完全属于实验性技术以及改变电影画面质感的技术性手段,变成打破观众与电影间第四面墙的利器。
整部电影中,几乎使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主观视角片段。对故事主人公比利•林恩的心路历程刻画更是细腻而动人,当故事进展过半,当真命天女的热舞和天花乱坠的烟火与充满硝烟、死亡的战场紧密结合,比利•林恩致出军礼时那一滴泪水使整部电影的情感积淀达到了高潮。
如果说卡梅隆通过一部《阿凡达》将现代电影带入了史无前例的3D时代,那么李安所想要做的也不过只是提高3D时代下电影画面的质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完全打破了观看传统电影时观众与电影间的距离,身临其境和细致入微的观感带来新奇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感动和震撼。
然而,影片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精心雕琢的故事题材和剧本架构都没能改变电影过于依赖技术的事实,而这几乎超越了电影故事本身,成为了媒体关注和抨击的焦点。
曾经给予李安成功与喜悦的好莱坞并没能再次给予他希望与曙光。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前,就知道这部承载了新时代技术与希望的电影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但是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自己的这部作品所遭遇的是堪称滑铁卢般的惨败。
即便电影已经竭尽全力在故事和技术上实现平衡配合,然而在好莱坞的许多影视评论家看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过分使用人物特写和主观视角仍然使演员们的表演显得过于用力。
“而交插往复的叙事方式同时也使得电影的整体格局显得过于松散,虽然电影不乏惊喜和感动之处,但它的问题同样过于突出。”专业评论家的评论尚且如此,大众口碑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电影上映后在观众评论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但是在烂番茄、IMB等电影评论网站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不看好这部电影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电影的第一市场美国,《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几乎亏的血本无归,相反作为电影众多市场之一的中国却给予了这部电影前所未有的支持,观众们的观影热潮以及影视评论报道并没有受到北美市场的较大影响。
李安真的失败了吗?
电影真的这么烂吗?北美的评论报道的口诛笔伐,不同地区的口碑评价出奇的不一致,这一切让人不免多想。
如果联系到美国主流价值观念所一直想要传递的美国梦,再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比利•林恩在青春懵懂的年纪所遭遇的家庭悲剧,战争阴霾,应激创伤与主流价值观念相对比。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电影的真实与残酷,不仅仅与所谓的“美国梦”相抵触,它实际上揭了美国长期以来竭力掩盖的伤疤。
一方面是“美国梦”主题思想下竭力讴歌的英雄士兵,而另一方面则是在所谓英雄背后惨淡的人生经历。
不断歌颂为国效力的士兵,却闭口不谈士兵在战争中逐渐泯灭的人性和应激创伤症状。
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社会之中,所谓战争英雄得存在也不过只是为了粉饰美国国内的繁华与太平。
一个少年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困顿,如果以小见大来看,电影实质上也是对所谓“美国梦”的反向解构,这个故事是属于这个时代美国的自白。
换作是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种美国本土出生的好莱坞名导来拍摄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或许电影最终的结局会大相径庭。但是李安作为成长于东方的外来移民,以这种角度来拍摄电影,不可避免的会触犯到美国长期以来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念和战争伤疤。
所以,电影在商业收益上的失败并不代表它划时代技术运用的错误,更不能代表这部电影最真实的水平,在我看来,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李安依旧是那个最好的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