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江口:创新三大机制在脱贫实践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时间:2019-11-01 14:44: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铜仁江口:创新三大机制在脱贫实践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聚焦主题主线、主责主业,将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紧密结合,在真学真查真改真做中探索实践、务实求新,创新建立防贫监测预警三大机制,确保实现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坚决阻止源头致贫“三大目标”,在推动群众稳定脱贫的工作实践中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盼。

监测机制摸清贫困对象底数

锁定监测对象。针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群众,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民政特困供养对象、长期保障户、重残等“四类”重点人群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实现对全县监测对象精准掌握。

明确监测程序。按一般识别程序和简易识别程序加强监测。一般识别程序针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民政特困供养对象、长期保障户、重残监测对象,采取“群众申请、入户调查、部门比对、村民小组评议、村民代表审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备案”程序进行识别;简易识别程序针对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特殊情况对象,采取“群众申请、入户调查、村三委评议、部门比对、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备案”程序进行识别。以村民小组、易地搬迁点楼房为基本网格单元,明确网格员逐户开展走访摸排,全面了解网格内人口、房屋、诉求等情况。

建立监测台账。通过县、乡、村三级自下而上逐级、逐户进行研判,全面摸清“四类”重点监测对象底数,建立了监测对象台账。目前,全县共识别出重点监测对象1800户4518人。其中,脱贫户872户2003人、未脱贫户783户2014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501人;按照“四类”重点划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的414户1211人、因病、因学导致家庭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的638户2129人、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22户72人;因各种原因需要民政兜底保障的726户1106人。

预警机制强化贫困动态管理

动态预警。按照“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重点监测对象,落实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每月进行走访对比,定期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常态掌握监测对象基本情况。对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及时预警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并因户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致贫不返贫;对收入远大于支出、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无返贫风险的,及时退出重点监测对象。

分类标识。对录入系统的重点监测对象,根据家庭收支、生产生活、因病、因学、因灾等方面情况,对“返贫致贫临界户”“返贫致贫边缘户”“返贫致贫监测户”,实行红、橙、黄“三类标识”管理,逐户制定防贫方案、提出保障评估报告,形成“一户一报告”,将每户评估报告录入管理台账,实现标识清、底数明、措施实,常态化监管。

责任包保。出台江口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监测方案、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县委、县政府坚持常态化研究推进脱贫工作,每月至少研究1次以上。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目前全县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465人,实现贫困村驻村干部5人以上、非贫困村驻村干部3人以上。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有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对未脱贫人口实行31名县级干部和690名乡科级干部“1 1”包保帮扶;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监测对象由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负责,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困难。

保障机制阻断贫困产生根源

多方资源保障。汇聚多重保障政策,整合扶贫产业、就业培训、医疗救助、教育支助、应急救助等9项政策类资源和项目众筹、公益平台、慈善基金、慈善一日捐、爱心人士等9项公益类支持,重点对“四类”重点监测对象进行有效保障。深入推进产业革命,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组织方式,着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猕猴桃三个主导产业和中药材、蔬菜两个增收项目,确保重点监测对象每户有1—2个产业覆盖。目前,全县建成茶园15.72万亩,全省最大的茶叶企业贵茶集团已在江口建成投产。建成特色水产养殖6650亩,成为贵州省冷水鱼养殖产量最大、面积最宽的县。建成猕猴桃基地1.38万亩,种植蔬菜15万亩、中药材3.37万亩,确保“四类”重点监测对象通过分红、务工、入股等方式,长效增收、稳定脱贫。

分类施策保障。对识别出的“四类”重点监测对象,采取“一户一策、一户多策”方式,因户因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产业扶持自力更生群体,即全县识别出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的414户1211人中有劳动力的对象,采取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开发公益岗位就业、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分红4项措施。如:凯德街道黑岩村已脱贫户罗建军,家庭4人,妻子丧失劳动能力,两名小学学生,家庭收入不稳定,存在极易返贫风险。纳入监测对象后,通过落实政策保障资金、公益性岗位(护林员)就业、集体经济产业务工、社会公益救助4项措施,确保其稳定脱贫。救助扶持入不敷出群体,即因病、因学导致家庭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的638户2129人,采取纳入民政重点保障对象、落实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和社会扶助4项措施,减轻刚性支出。如:德旺乡净河村已脱贫户杨素香,家庭人口5人,女儿刘前会2019年3月因患鼻咽癌,每次化疗自付费用和往返交通生活费需10000元左右,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纳入监测对象后,通过纳入民政重点保障对象、社会公益“水滴筹”、产业分红倾斜、公益性岗位4项措施,确保其不返贫。多方扶持突发致困群体,即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22户72人,采取筹集民政、医疗、住建、扶贫、社会公益等资金救助。如:凯德街道黑岩村非贫困户杨爱英,家庭人口3人,2019年3月杨爱英诊断出浸润性乳腺癌,手术自费6000元,术后平均21天需进行化疗,每次费用1000余元,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纳入监测对象后,通过纳入民政重点保障对象、医疗救助、基金救助3项措施,确保其不致贫。兜底扶持特困弱势群体,即因各种原因需要民政兜底保障的726户1106人,采取民政兜底、爱心捐助等措施予以保障,并整合农村闲置学校、村委会等资源,建成敬老院10所、规范化农村互助幸福院34所,对其中的252名残疾、智障等农村特殊困难群体集中供养,确保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项目救助保障。通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东西部协作资金,建立县级防贫救助资金池和10个乡镇(街道)防贫救助资金池,重点对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新致贫监测对象,通过因户施策、产业扶贫等多重保障后,仍然面临返贫风险户,按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要求,启动“防贫救助”项目,由县防贫预警监测中心统筹调度和审核实施,县乡两级组建核查工作组,按照核查、认定、公示的要求对重点监测对象实施救助,实现从“治贫”到“防贫”的提升,坚决防止任何一类群众致贫、返贫,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柳江华 王天华 周果)

上一篇: 原创在定军山一役中,除了夏侯渊阵亡外,还...

下一篇: 原创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啥过了2000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