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9CCPro上手体验

时间:2019-11-06 12:27: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小米 9 CC Pro 上手体验

就在小米发布小米 9 CC Pro 的前一个星期,一篇《2019,中国手机惊变 150 天》的文章,把 2019 年热点层出不穷的中国手机市场,各大手机厂商的窘境,剥开了放在了各位食客的眼前。

根据 IDC 发布的 2019 Q1 Q2 和 Canalys 发布的 Q3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数据,小米是国产「四大天王」里面,跌幅最凶的一家:2019 Q1,小米出货量同比负增长 13%;Q2,同比负增长扩大到 20%;到了 Q3,这个数值拉大到了 33%,甚至比苹果的 28% 还要多。

当然,不只是小米,除了因祸得福的华为,国产厂商出货前五中的另外 3 家 OPPO、vivo 和苹果,也都受困于是手机市场整体萎缩的大环境,出货量都遭遇了动辄两位数级别的下滑。

整体大环境萎靡的背景下,OPPO 和 vivo「发力线上、下沉千元」的过冬策略也进一步挤压了小米的传统优势空间。像是 OPPO K3 / K5、realme X / X2 以及 vivo Z5,不只是整体性价比能够压制 Redmi,而且也能把前置弹摄、高功率快充、64MP 像素这些旗舰卖点下放到千元机,它们的出现,直接扭转了小米在千元机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

不过,更恶劣的市场环境,反倒也逼出了更决绝的小米:

1 亿像素 5 摄,2799 瀑布屏

这是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小米拿出的一款对于自己而言至关重要的中端机型——小米 CC9 Pro。

1 亿像素 5 摄我们待会儿说,先说说 2799 块的小米 CC9 Pro 的另外一个主打的卖点——双曲面屏。

忽视「环绕屏」MIX Alpha 的话,小米 CC9 Pro 是第一款用上双曲面屏的小米手机。当然,如果这个殊荣还不是那么吸睛,我们再来看看在小米 CC9 Pro 之前,用上瀑布屏或者双曲面屏的手机是有哪些:

  • vivo NEX 3
  • 一加 7 Pro / 7T Pro
  • OPPO Find X
  • 中兴天机 Axon 10 Pro / nubia Z20
  • 三星 Galaxy Note 10 系列 / S10 系列
  • 华为 Mate 30 Pro / P30 Pro / Mate 20 Pro

这些我有印象用上了瀑布屏 / 双曲面屏的发布时间不长的机型中,除了起售价 3499 元的 nubia Z20,其它所有机型都是标准旗舰机的标准定价——所以,小米 CC9 Pro 的发布,一个很重大的意义是,它把旗舰机正在普及的双曲面屏或者瀑布屏,正式下放到了 2000 - 3000 元这一档

毫无疑问,双曲面屏对小米 CC9 Pro 的提升是巨大的。不只是越级用上旗舰机专属的双曲面屏让它更有范儿了,更重要的是,小米 CC9 Pro 的这块双曲面屏对屏幕的整体观感的提升也非常明显。

我们推崇双曲面屏和瀑布屏的原因,是因为由于边缘曲率和人眼视角的原因,它的视觉欺骗效果既会让我们感觉「显示内容漂浮在屏幕之上」,又会有一种「屏幕边框极窄」的既视感。殊途同归,这两种视觉效果最终都会让屏幕的沉浸感更强、视觉效果更聚焦。

小米 CC9 Pro 把双曲面屏的这点优势,发挥得还不错。无论是看视频、公号长文、或者是刷微博,小米 CC9 Pro 这块双曲面屏都能带给我不错的专注感,我甚至会妥协式地心想:「有了双曲面,凸入屏幕的大水滴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 至于小米 CC9 Pro 的双曲面屏的误触,还是会有,得益于误触优化,正常的正面握持姿势一般不会误触,不过像图片这个姿势抓住边框,还是挺容易误触到边缘屏幕的。

当然,通常双曲面屏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手感更好。屏幕双曲面,配合机身弧形后壳,可以让手机握持时的过渡手感变得非常棒,最典型的例子,是三星 S 系列最近的几款旗舰。

小米 CC9 Pro 前后曲面和中框的过渡也非常自然,不过因为机身厚重,所以它的手感相比于其他双曲面手机还是会稍微局促一些。

作为一款 6.47 英寸屏幕的手机,小米 CC9 Pro 的厚度足足有 9.67mm,重量也有 208g。虽说同是双曲面屏幕,NEX 3 的 217g 的重量还是要更重一些的,不过 CC9 Pro 的 9.67mm 厚度可是甚至连 OPPO 的双轨潜望 Find X 都要让一让的——手机太厚或者过薄,对单手握持的手感而言,当然都不会是一件好事儿。

所以,即便是双曲面屏,也没能把小米 CC9 Pro 的手感完全救回来,用上了双曲面屏的小米 CC9 Pro,感觉手感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偏沉和偏挤(此处要实名羡慕手大的同学,先天优势),如果你选择搭配官方设计的那两款手机壳的话,这两点感受可能会更加明显一些。

9.67mm 厚的机身,要知道可是足够小米 CC9 Pro 塞进一块 5620mAh 大容量电池的。

你可以说是因祸得福,CC9 Pro 的 5620mAh 电池容量的优势是非常直观的,虽然上手时间不是特别长,也没有具体测试和对比,不过只是凭上手的感觉,我觉得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小米 CC9 Pro 续航能力的。比如,上手疯狂装 APP、装框架、云同步、换主题……造得手机发热烫手,但是折腾大概 2 小时,小米 CC9 Pro 掉电也只不过 20% 不到而已。

当然,小米 CC9 Pro 续航能力另一项值得期待的加成是 30W 极速闪充。

30W 快充功率,甚至比 Redmi K20 Pro 的 27W 快充还要高。因为上手时间不长(电量大、掉电慢没机会完全充电也是一个原因),没有测试 CC9 Pro 从 0% 到 100% 的全程充电数据,也无从验证小米官方「CC9 Pro 的功率下降更慢、充电比 40W 更快」的说法(我试过在 45% 电量下,CC9 Pro 充电功率是可以保持在 22W 左右的),不过不管怎么说,30W 的充电功率确实可以增强 CC9 Pro 续航的灵活性。

CC9 Pro 偏厚重其实也不是因为小米不在乎手感,之前的 Redmi Note 8 Pro 就证明过小米手机也能有好手感,即便它只是是入门千元机。在小米 CC9 Pro 上,小米其实也有注意优化厚度,比如 CC9 Pro 的屏下指纹,就特意用的是超薄光学指纹膜组,「Z 轴空间」只有 0.3mm 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 CC9 Pro 的机身厚度会比其它手机高这么多?

我觉得 5620mAh 的大容量电池应该只是小米就势为之,其实 CC9 Pro 的超厚机身的「罪魁祸首」,还是因为小米迁就了那颗 1 亿像素 7P 镜头。

如果看过发布会,你应该对 CC9 Pro 产品经理现场展示那颗 1 亿像素 7P 镜头的大小和厚度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而真机上,小米 CC9 Pro 的主摄凸出机身之外的程度同样也是非常直观。

不过牺牲了机身厚度迁就这颗 1 亿像素 7P 镜头的结果也相当圆满:小米 CC9 Pro 和 Mate 30 Pro 共享了 DxOMark 手机综合得分第一的荣光。

小米 CC9 Pro 的 5 颗镜头组成的后置拍摄组合,除了这颗 1 亿像素 1/1.33 英寸大底 7P 主摄镜头,还覆盖了广角、长焦、人像和微距。

1 亿像素的主摄,正常拍摄时的样张像素为 4512 × 6016 的 27MP 照片。得益于 1/1.33 英寸大底以及 4 合 1 超大像素、f/1.69 光圈,小米 CC9 Pro 的这颗主摄在正常模式拍摄下的画面曝光非常出色,无论是室内低光还是户外高对比度环境下,它的样张相对来说都非常干净,细节也很锐利:

▲ 这张照片开启了 HDR 和 AI,宽容度和饱和度都比关闭 HDR / AI 时要稍微高一点。注意背景,这颗主摄的 f/1.69 大光圈的散景效果非常强,拍出来的画面看起来也非常舒服。

当然,这种大底、大像素、大光圈的优势,在夜景拍摄时也很明显,配合小米本身就做得比较不错的夜景拍摄模式,CC9 Pro 的夜景成片的噪点抑制相当出色,甚至在很多高对比度场景,你还需要手动点选对焦点来避免高光过曝:

▲ 这三张样片都有些许高光溢出的现象(第一张和第三张自动对焦,第二张手动对焦),我觉得 CC9 Pro 夜景模式下并不怕光线不够,反倒在光线过强的场景下一定要注意手动对焦选中亮点压制高光。

只有在相机 APP 的 108M 模式下,小米 CC9 Pro 才可以拍摄 1 亿像素的照片。4 倍的像素量意味着,小米 CC9 Pro 在108M 模式下拍摄的 1 亿像素照片会比正常模式下拍摄的 2400 万像素有更高的解析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下面这一组照片局部放大之后细节对比非常明显:

不过你也应该能意识到,如果是用来拍照分享,108M 模式下拍摄 15MB - 25MB 一张的 1 亿像素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站的意义其实很有限,我觉得,108MP 照片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照片素材保留超大的后期空间——如果 108MP 在放大一倍之后的解析力依然和 24MP 照片相当,那么也可以说,108MP 后期裁剪构图的空间也要比 24MP 大一倍。

▲ 虽说 108M 模式下无法变焦,看,这不也是变焦吗?

小米 CC9 Pro 的主摄等效焦距 25mm,相对来说,50mm 等效焦距的 1200 万像素 2 倍光变镜头更接近人眼视角和视野范围,很多时候用这颗 2 倍光变镜头来构图会更实用:

▲ 这张 2 倍光变的样张主动开启了 HDR,夕阳的光斑被算法压制得太严重,成像不是很自然。

50mm 的 2 倍光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光变镜头,相对而言,另外一颗等效 94mm 焦距的 5 倍光变镜头在非大景的场景下,对构图意义不大,不过,像是在演唱会或者发布会、球赛或者打鸟时,它也可以派上用场:

▲ CC9 Pro 发布会上贯穿全场的一张 5 倍变焦样张,不过可惜的是,这颗 5 倍光变的镜头的像素只有 800 万,所以解析力稍微有点着急。

CC9 Pro 最大可以支持到 5 倍的光变,混合变焦可以支持到 10 倍,而数码变焦甚至可以支持到 50 倍。因为支持光学防抖,所以即便是在 10 倍和 50 倍变焦下,对焦不是太成问题,不过画质显然会比较差,这种极限变焦倍数,通常也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能用到。

另外两颗等效焦距 16mm 的广角镜头和最小拍摄距离 1.5cm 的微距镜头,前者适合拍摄大景,后者适合拍摄花草、食物,在适合的场景下也能拍出非常有创造力的照片:

▲ 这张广角样张可以对比主摄下的样张。CC9 Pro 超广角拍摄时的桶形畸变会有,不过在拍摄这种大景时看不太明显。

基本上,小米 CC9 Pro 的 5 枚主摄镜头可以覆盖从长焦到广角、从人像到微距的各种需求,它应该是目前为止拍摄功能最全面的手机之一。

就上手的感觉,怎么来评价 CC9 Pro 这部手机?

就像是前面我所提到的,你可以把 CC9 Pro 理解为一部完全侧重「拍摄」的一款手机,包括超大容量电池你都可以理解为是搭上了 1 亿像素镜头体积偏大的「顺风车」,而且,雷军也大方地承认了采用双曲面屏幕和超薄屏下指纹也是为了能让手机 HOLD 住这颗超大体积的镜头。

从 CC9 Pro 上手实际拍摄的表现来看,小米确实成功地把它打造成了一款优秀的拍摄强机(废话,DxOMark 得分第一还能是闹着玩儿的?),而且在拍照之外,除了厚度和重量稍微对手感有些影响,其它各方面比如屏幕、续航、本地化功能、UI, CC9 Pro 确实让我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能唯一的疑问也就只剩下,骁龙 730G 配得上 2799 吗?

因为上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个问题我暂时也没有确切的答案,连带这个问题,以及「5620mAh 电池到底有多 imba」「30W 是不是真的比 40W 快」、「1 亿像素 5 摄到底有多强」这些具体的问题,有机会的话我们留待深度体验里再和大家一一确认。

PS:对了,我还想夸一下 CC9 Pro 可能不大会被注意到的一点,没合适的地方插进正文,直接写在这里吧——CC9 Pro 用的是转子马达,不过它的自带安全键盘以及内置的搜狗输入法的按键触感反馈优化得相当到位,清脆、细腻,这可能是我体验过的最好的转子马达,堪比 Nokia N9 和 LG G7,赞一波!

上一篇: 原创沪媒:里皮未插手卡纳瓦罗的事球迷:此...

下一篇: 11.6-11.9运势:天蝎座一骑绝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