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爱30年|风雨三十年,旧貌换新颜——新区中心医院旧事杂忆

时间:2019-11-07 00:24: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医爱30年 | 风雨三十年,旧貌换新颜——新区中心医院旧事杂忆

1996年7月16日,我满怀对即将开始的医疗生涯的憧憬来到了青岛开发区医院——于天强院长所说的“未来的三甲医院”。

当时医院建院才几年,规模很小,莫说三甲医院了,连二乙都不是。全院只有一百几十名职工,总共两栋楼,每栋两层。一栋楼较小,一层是职工食堂,二层是职工宿舍(此楼已拆除,故址现在成了康复楼前的小公园);另一栋较大的就是如今的门诊楼(现在门诊楼的第三层是1998年后加盖的),当时医院的临床和后勤等全部科室都在这里。

医院规模不大,设备也简陋,连许多基本的医疗器械都缺乏,更不用说什么高精尖的仪器了。由于医护人员太少,分科并不细致,内外妇儿没有再分二级专业不说,外科还和皮肤科合在一起,而且五官科病房也是和外科病房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下,医生不得不成为多面手。比如说,医院的第一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是脑外科医生做的,而第一例病人活下来的开颅手术是骨科医生做的。

尽管当时医院的硬件条件差了点儿,但一帮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大姑娘们工作热情都很高。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有手机,BP机也是个稀罕物,年轻的医生们无论白天晚上,无论是否上班,都喜欢在医院里呆着,尤其是外科医生,听说有手术,都争着抢着上台。

有一次,我晚饭后来到急诊,一推开值班室的门,一屋子人哄堂大笑,我莫名其妙。原来,刚才岳晓波主任看了看满屋子青年外科医生说:“除了李政,外科的小伙子们都在这里了。”话音刚落,我就推门进来了。

刚工作不久发生的两件事情,我记忆深刻。

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年轻医生都在科里,来了一个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病人,一侧肺呼吸音消失。很明显,这是一个张力性气胸的病人,需要立刻做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否则病人可能性命不保。但当时科里只有胸腔穿刺包,竟然没有闭式引流瓶!几个人一商量,我实习时做过好多例胸腔穿刺,这个活儿就交给了我。

穿刺成功后也不能让我用手一直拿着穿刺针呀,于是,杨济旭医生拿来胶布把穿刺针固定在病人的胸壁上,薛成江医生找了个生理盐水瓶子打开盖,隋金奎医生拿了个输液器,一头接在穿刺针上,一头放进盐水瓶里。看到盐水瓶不断有气泡冒出,病人呼吸渐渐平稳,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查房,看到病人,大家都吓了一跳。只见病人的半边身子除了腿之外,整个儿肿了起来,原来穿刺针到底是不能代替引流管的,针周围不可避免地有气体溢出,造成了皮下气肿。后来病人恢复很顺利,皮下气肿也完全消失了。

还有一次,科里来了一个重度颅脑损伤的小伙子,是个刚从警校毕业的新警察,不幸遭遇车祸。

小伙子伤势很重,不久呼吸停止,紧急气管插管,因为医院没有呼吸机,只好由人工挤压呼吸囊维持呼吸,俗称“捏皮球”。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我和薛成江医生两人轮流“捏皮球”,期间根据病人的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竟然足足坚持了一个星期!因为我们俩实在不忍心看到如此年轻的生命失去活力。但最终我们仍然无力回天,惆怅了很久。

不知是否是受到这次经历的影响,薛成江医生后来选择了神经外科作为自己的专业,现在他已经是我院神经外科的主任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从医二十几年,我院也建院三十年了,医院名称由过去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改为现在的“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成年人;三十年的时光,也让我院由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保健站成长为一所拥有一千多名职工的区域中心性综合医院。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取代了原先两栋低矮的小楼;科室越分越细,专业越来越全,医生不再是“万金油”,业务水平更高、更精、更尖;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应有尽有,医生再也不必为找不到合用的医疗器械而发愁。唯一不变的,是一代代年轻的医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

当年于天强院长到山东医科大学招聘毕业生的时候,身为应聘学生的我曾问他:“青岛开发区医院是一所怎样的医院?”于院长信心满怀地大声回答:“我们医院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未来的三甲医院!”那骄傲的神情如今仍历历在目。现在我院离三甲医院只有一步之遥,发展前景果然广阔。于院长的预言,曾被我讥为“假话”,而今,终于要成真了!

作者:李政(普外二科)

编辑:Suzy

审核:丁丁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原创出品

上一篇: 原创苹果谷歌纷纷投资!为什么45亿资金不...

下一篇: 慢煮快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