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体育课、减少学业负担教育部着力促进中小学健康

时间:2019-11-07 16:40: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增加体育课、减少学业负担 教育部着力促进中小学健康

今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15个专项行动。11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着力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从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制度等方面,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推动各地培育和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教学特色,深入推进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体操、冰雪运动、机器人运动等项目改革,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规定的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健全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建立“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竞赛体系,构建县(区)、地(市)、省、国家四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加强教体融合,建设优秀运动竞技人才训练营,探索校园体育与青少年俱乐部共同开展联赛,与专业化青少年竞赛体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际运动交流合作与赛事。在全国遴选建设校园篮球特色学校5862所、校园网球特色学校285所。

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在全国遴选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36所、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611所。将于2019年底举办全国冰雪运动进校园系列竞赛活动。

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录模式,加快扭转“唯分数”倾向。积极探索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近90所自主招生高校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并组织开展测试。例如清华大学体测获得优秀者加5分,厦门大学体测获得优秀者加3分。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抽测复核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2016—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趋势,不及格率由12.0%下降至8.09%;良好率由21.9%上升至24.37%;优秀率由4.6%上升至6.2%。小学和初中学生达标良好率和优秀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严格执行学校运动场地建设新国标。2018年11月1日以后交付使用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必须执行新国标。调研显示,各地按照新国标检测验收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达70%以上,其余按照高于新国标的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检验、验收。

师资、场馆设施条件改善明显。2015年-2018年,学校体育美育教师、场馆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增加了87,417人;中小学美育教师增加了123,952人。中小学校体育馆面积增加了11,766,984.4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从增加了141,032,248.54平方米。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增长到2018年的89.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增长到2018年的94.6%。

校园足球开启2.0新时代

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推进教体融合。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布局工作进展顺利,教学训练和竞赛选拔体系不断完善,师资、场地、科研和经费等保障条件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足球特色幼儿园357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059所、试点县(区)160个、“满天星”训练营80个、改革试验区38个、招收高水平足球队高校181所。五年来,1255万人次参加四级联赛,3万人次参加全国夏(冬)令营,认定1328名全国最佳阵容队员,认定13888名中小学生国家足球运动员等级。培训教师35万人次。新建、改扩建32432块校园足球场地。1700余名教练员和347名学生赴国外培训和比赛。

目前,全国校足办正在研制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行动计划,这是校园足球2.0时代的具体行动指南。

推进中小学生减负

首先,教育部明确了减负定位,即:减负是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构建了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立体“减负”体系。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方案,明确了减负目标和任务。

全国20余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等近七成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再次全面摸排,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开展“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全国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

狠抓近视防控和校园食品安全

近视防控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部牵头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建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卫生健康委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将视力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重点项目,核定各省份2018年近视率。组建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并举办集体备课,开展300多场次宣讲,覆盖学生和家长2000万人次。持续开展健康教育,通过专题网页、公益广告、短视频、动漫、微课等方式,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113个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推进改革试验。以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为依据,研制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办法,细化评议考核。指导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近视防控方案。

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监督检查,推进“明厨亮灶”。赴北京、辽宁、内蒙古等3省份实地调研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和幼儿园食堂。赴河北省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

此外,教育部还推进了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

上一篇: 宁乡市第三届中职学生演讲比赛决赛精彩举行

下一篇: 学者称德国新发现类人猿化石可能改写人类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