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度冰火两重天:收入增速放缓,用户活跃提升

时间:2019-11-08 23:09: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百度冰火两重天:收入增速放缓,用户活跃提升

自Q1亏损以来,媒体对百度的财报似乎失去了兴趣,深度分析寥寥。11月6日,百度Q3财报发布,首席观察团对比自去年Q1以来的7份财报发现,百度其实依然可圈可点,并且根据散落在财报文本中的数据发现,当前的百度陷入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财报显示,2019年Q3,百度总营收281亿元,而去年为282亿元,同比实际上是出现下滑的;其中作为主要收入的在线营销更是大幅下降,由去年同期的225亿元降至204亿元。净利润方面,由于携程市值的变化(95亿元变动),百度采用了两种口径,通用会计准则下亏损63.73亿元,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则盈利43.87亿元。即使按照后者口径,百度的归母净利润率也是大幅下滑,去年同期为23.9%,今年则为15.6%。

但就在营收同比下滑和净利润率还走低的同时,用户方面却出现了高速增长:百度App日活同比增长25%达到1.89亿;DurOS的语音查询量突破42亿次,同比增450%,由该系统支持的小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在二季度就排名第一;9月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为150万开发者服务,同比翻番;9月份,2.8亿用户使用了百度地图语音,同比同样翻番。

如果把两组数据转换成曲线,走向显然是截然相反的,并且这种走势是在百度支出方面并未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呈现出的。那么,百度怎么会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困境呢?

爱奇艺成了顶梁柱

百度目前的收入依然依赖于在线营销,Q3的该项收入占比72.6%。但这部分收入的增速却是下滑的,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10%左右。之前我们已经分析过,在腾讯、阿里,尤其是头条系对广告市场的抢夺下,百度的份额势必会被挤压,并且之前的主要广告主医疗已被百度自断其臂。

财报显示,基于搜索和AI的信息流业务其实发展不错,已经有240万内容创作者。但显然,对于百度而言,是加量不加价,新业态的成熟不代表收入的必然增加。百度的核心收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Q3的该项收入为210亿元,剔除来自爱奇艺的74亿元收入,剩下的136亿元主要来自百度体系内的收入(主要还是搜索和信息流广告),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37亿元,同比还减少了1亿元。

关键问题在于,在第一大收入来源增长乏力的同时,百度还没有培育出其它大的收入来源。

财报显示,Q3的其它收入(会员、云、智能设备等)为76亿元,占比仅27%,同比增长34%。而在其它收入中,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的增速看似更高,因为在会员收入中,大部分来自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因此,我们以其它收入76亿元减掉爱奇艺会员的收入37亿元,可估算出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的收入大概在39亿元左右(实际上还不到,因为还有利息收入等),同理,去年同期这两项收入为28亿元,那么,其收入增速可达到40%。

这个增幅到底高不高?可以参考阿里和腾讯的云计算增幅,其Q3财报显示,阿里云的营收同比增长64%达到92.91亿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了百度所有其它收入的总额和增速,腾讯尽管未单列其云计算的收入,但去年披露的数据显示,云的收入增速超过100%。相较之下,布局云计算并不算晚的百度,却赶了个晚集。再来看智能设备,从百度今年在智能设备方面的销售来看,主要依赖于智能音箱,出货量已经占据市场第一,但这也并没有换来高速的收入增长。

我们回到其它收入这一指标上,在内部收入结构上,以爱奇艺的会员收入为主的会员收入(37亿元)几乎占了其它收入(76亿元)的一半,扛起了百度在线营销以外收入的半边天。而曾经,这一重任,外界一直认为应该是云计算承担的,而现在云计算加智能设备才赶得上一个爱奇艺的会员收入。

爱奇艺的功劳显然不止于此,百度Q3的核心收入中,爱奇艺的收入占比就达到了35%,而自去年Q1以来,这一比例最低30%,最高达到40%。也就是说,在百度的收入版图中,爱奇艺一家贡献了三分之一。

产品力依然强劲

尽管百度的收入增速和结构差强人意,但从产品力角度而言,依然充满活力。这有赖于其对人工智能的大力培育。

从活跃用户数和技术平台的构建来看,百度前期的投入显然见效。搜索、智能音箱、地图等都为其AI的落地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人工智能、阿波罗等技术平台搭建的开发者生态也逐步成型。从长远来看,百度的布局没有大的问题。但,从当前来看,这样的强劲的产品力却缺乏变现能力,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致命的。眼看着美团、网易、拼多多一个个超过百度,改写BAT的格局。

这不是百度一家的问题,目前国内包括商汤、旷视这些AI后起之秀,变现都遇到瓶颈,只是百度在AI上的手笔过大,导致一边传统收入来源下滑,新的收入来源迟迟不见效,人工智能目前其更多的还是以免费或者极低的价格为用户、开发者服务,形不成强劲的收入。尤其在无人驾驶方面,财报显示其获得了150张自助驾驶证,占中国总数的一半,但迟迟无法批量生产的现状,以及今年汽车销量严重下滑,新能源厂商负面频发,对于百度进入汽车领域而言,均非外部环境的利好。

由此,百度就形成了一个产品力强劲和商业收入疲软并存的困境。并且,随着向海龙的辞职,再加上头条系的挖墙脚,百度的销售团队面临考验。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业务,百度的收入本质上还是依靠销售驱动,因此,在产品力稳定的基础上,百度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更应该在商业变现上发力。

首席观察团

专注科技互联网&房地产领域独家深度报道。

百家号认证优质原创作者、今日头条认证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已在百家号、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雪球等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无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 花滑中国杯男单短节目:闫涵、金博洋位居前...

下一篇: 克洛普:瓜迪奥拉是世界第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