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太保、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高管齐调整上海国资要做什么
时间:2019-11-09 12:17: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涵 一场涉及三大重点金融国企和国资控股平台的上海金融国企高管大调整在11月7日终于落定。
起始于国泰君安证券原董事长杨德红的辞任,贺青、潘卫东、傅帆等高管的职业生涯将与国泰君安证券、浦发银行、中国太保深切挂钩,他们将分别肩扛资产规模排名前三的头部券商、7万亿元的股份大行、保险业巨头,迎接新的使命和挑战。
人事大调整
11月7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因工作调整的副董事长、行长刘信义辞呈。同时在董事会聘任新任行长并获得银保监会核准任职资格前,由执行董事、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潘卫东代行行长一职。
同日下午,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在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际集团”)召开上海国际集团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宣布刘信义任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免去傅帆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
在前往上海国际集团之前,上海市相关部门于7日上午宣布原上海国际集团总经理傅帆任中国太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按照正常程序,之后经董事会、银保监会的审议批准,傅帆将担任中国太保总裁一职。
早前的10月27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已经发布任职前公示,浦发银行副行长潘卫东拟任市管企业正职。彼时,多位接近高层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潘卫东将由目前的浦发银行副行长升任为行长一职。
至此,上海金融国企高管大调整落定。
浦发银行、中国太保、国泰君安是上海金融国资旗下的三大重点企业,在银行、保险、证券行业中亦是佼佼者。上海国有资产两大平台分别为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则按照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为战略控制型金融投资集团。
在上海金融国资改革中,国资企业负责人的调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9月23日,国泰君安和中国太保先后发布公告,中国太保原总裁贺青将接棒杨德红,成为国泰君安新掌门之际,就意味着上海国资金融企业高管补位进行的开始。
记者了解到,杨德红辞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不同于其他券商高管落寞辞职,更像是一种低调的谢幕。在其主掌的五年任职期内,国泰君安实现了A、H股上市,使得国泰君安基本形成现代投资银行体制框架。
而供职银行、保险机构多年,再深入证券行业的贺青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跨界干将”。在推进中国太保转型2.0战略中,成果显著。2018年底,贺青等高管层带领太保集团总部首次组织架构改革,在一个多月里平稳完成所有岗位和超千人的总部人员匹配到位。业务出身、实干型的贺青,未来将如何握好国泰君安“交接棒”尚待市场验证。
潘卫东的新任务
此次,现年54岁的刘信义卸任浦发银行行长,前往上海国际集团工作也显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梳理发现,刘信义的职业生涯开端于浦发银行,自其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当时刚开业的浦发银行,在此任职达20余年。
刘曾任浦发空港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浦发上海地区总部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直到2002年被借调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挂职,先后任机构处处长、市金融服务办主任助理等职。
2014年1月,刘信义以工作调动为由,辞去浦发银行副行长、财务总监职务,随后,即调往国盛集团担任总裁。而仅在一年3个月之后,刘信义又回归浦发银行,担任行长一职至今。
正如刘信义曾在2015年就职演讲时表示:“浦发银行于我本人意味着很多,21年的行龄,从赤手空拳、落户上海的黑发青年,到生活无忧、一定阅历的白发中年,没有理由不珍惜这次重回浦发怀抱、奉献浦发银行的机会。”
在刘信义任职期间,浦发银行“调结构、保收入、强管理、降风险”的经营主线卓有成效。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达到975.99亿元,同比增长18.99%;归母净利润321.06亿元,同比增长12.38%。
风险控制是过去几年浦发银行发展的关键字之一。刘信义在浦发银行2018业绩发布会上回复记者时表示:“2018年,浦发的不良实现了双降,企稳在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消化了历史包袱。”近期,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也在对总行时任董事长、行长及分管领导的处罚警告和罚款中暂告一段落。
目前,展示在现年53岁的潘卫东面前是一项新任务,外界对他的评价认为“财务出身的银行老兵”,如何平衡浦发银行“调结构、降风险、强管理”的路线,面对“数字化、集约化”的关键时期至为关键。
其实,潘卫东是在刘信义担任浦发银行行长期间的老搭档。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刘信义对其评价:“我与潘行长多年共事,他能力很强,工作上他分管任务最重、对我的支持很多。潘行长对浦发充满了感情、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工作忘我投入、对金融有深刻认识。”
记者从潘卫东的公开简历梳理,从宁波证券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到加入浦发历任宁波分行副行长、昆明分行行长等,再到出任上海国际集团总经理助理,后升任副总经理,兼任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直至2015年再度回归浦发银行担任副行长兼任财务总监,分管全行零售、科技、财务三大重要板块。特别是其在浦发银行任职岗位上发起对上海信托的收购,至2016年收购完成,上海信托成为浦发银行的控股子公司,浦发银行业借此成为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原董事长高国富到龄退休,由郑杨接任浦发银行新一任董事长,此次浦发“老人”刘信义调任由副行长潘卫东接任,短短三个月间,浦发银行连换两帅,今后的“郑潘配”让外界拭目以待。
保险“新兵”傅帆
接替贺青任太保总裁的傅帆,1964年10月出生,现年55岁。傅帆虽作为保险业的“新兵”,但身为原上海国际集团的掌门人,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本运营经验及资源。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担任上海国际集团总经理之前,傅帆还曾在上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上海国际信托等担任过高管。“高管流转多与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推进有关,着眼点是将做出过优秀业绩的金融业高层人士更多地配置到重要岗位,以保障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复旦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严军表示。
中国太保作为上海国资金融系统中的另一大巨头,在业务发展上继续企稳。自太保在2017年董事长孔庆伟到任之后,开启了全新的战略2.0转型计划,围绕人才、数字、协同、管控、布局这五大关键词,着力于关键领域内的核心能力提升。2018年,中国太保集团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实现净利润 180.19亿元,同比增长22.9%,集团总客户数达到1.26亿,连续三年保持增量过千万。
2019年三季报则显示,中国太保的经营业绩继续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共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868.17亿元,同比增长7.7%;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80.2%,达到229.14亿元。
不过,除了此次傅帆补位太保总裁外,今年太保寿险管理层面也在进行调整。11月7日公告显示,太保控股子公司太保寿险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批复,核准孔庆伟担任太保寿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早前徐敬惠因年龄原因辞去太保寿险董事长职务,太保寿险原总经理钱仲华调任集团审计责任人,现由太保集团常务副总裁潘艳红担任太保寿险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召开的第二届进博会中,中国太保成为指定保险服务商,为进博会提供一站式、全覆盖的综合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涉及风险保障总保额逾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