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熊孩子靠惯,好孩子靠管,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学会自觉!

时间:2019-11-12 16:02: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熊孩子靠惯,好孩子靠管,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学会自觉!

微信公众号:课堂内外初中段(ID:ktnwczd)

本文由课堂内外初中段独家约稿,严禁非授权转载。



前段时间,有条微博火爆一时。

说是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的飞机航班上,不少小乘客就着座位上小小的桌板,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堪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典范。

有人戏称:你若发奋写作业,便是开学前一天。

孩子如此全神贯注,想来作业量不可小觑,大概国庆前六天玩得忘乎所以,动笔寥寥,只好最后一日抱抱佛脚。

面对此情此景,网友或表示同情,或莞尔一笑,看过之后,依旧过自己的日子。

但那些孩子,却不得不继续为自己的不自觉与拖延付出代价。

如何让孩子自觉学习,一直是家长眼中的未解之谜。

不少家长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也只换来孩子的“等一下再学”!只是这一等,就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了。

其实,指望孩子们一直自律自觉,基本上都将以失望告终。

因为,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本来就要在家长的协助下逐渐养成!

我的朋友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

此君天资聪颖,仪表堂堂,活泼开朗,独缺学习优良,家长想法很简单:我们没文化,不懂,老师您多费心。

老师经过了解,发现他热爱网游,只要打开电脑,能不吃不喝鏖战数小时。

于是照例是找他谈话,每次都是嘴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眼又去上网。

老师只得对他进行“双规”,规定时间(上课铃),必须到达规定地点(教室),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为了防止他不自觉,还专门找了一个同路的学生跟他一道上下学。

这个学生好了几天,后来又开始频繁地迟到,一迟就是几个小时。

老师找那个同路的学生询问,这才得知,路过一个网吧的时候,这位大神声称有朋友在里头,要进去找人,然后就消失不见。

同路的学生找了一会儿,没找着,只好自己来上课。

班主任气得半死,亲自在路边埋伏,最后果然在网吧门口逮住了他。

他愁眉苦脸:“老师啊,我也知道你们说得对,但我忍不住啊!”

班主任与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得到的答案依旧是“老师您多费心。”

在教育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公式,叫做1+1+1=0。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家长不作为,学校与社会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归为零蛋!

这个学生只是一个极端例子的典型,但是,家长们必须认识到一点: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忍不住的时候,甚至推及到成年人身上,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毕竟高度的自律自觉只存在于少数人,作为大多数的我们有着共同的人性弱点。

懒惰与自我的放纵,就是人性的弱点。

成年人凭借自制力能够悬崖勒马,孩子们往往身陷囹圄而不自知。

倘若此时,家长再放手不管,“顺其自然”,还美其名曰“放飞天性,快乐学习”,恐怕最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孩子们的野蛮生长。

正如缺乏修剪的园林会杂草丛生,缺乏引导的孩子也容易走上歧途。

届时,家长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学习问题,还有品德问题,并且要做好长期的准备,为孩子的肆无忌惮持续买单。

自觉学习这个目标,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家长必须及时引导干预,让孩子不断地锤炼自身的意志,早日醒悟,克服享乐主义的诱惑。

倘若家长一味袖手旁观,那么,再好的天赋也会“泯然于众人也”。

著名的大文学家钱钟书,可以算得上家喻户晓,他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

这么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小时候却也差点误入歧途。

事实上,钱钟书出生后,并未养在父母膝下,而是过继给了无子的伯父,伯父对他的主要教育方式,就是被某些人大力鼓吹的“快乐教育”。

小钱钟书在伯父的带领下,上午读书,下午上茶馆,而本该一同抚育他的伯母却染上了大烟瘾,渐渐地连伯父也抽上了一口。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小钱钟书渐渐养成了贪吃贪睡的坏习惯。

后来,他的伯父因病去世,他这才回到了生父身边,钱钟书的生父钱基博却没有兄长那么“好讲话”。

他对钱钟书的管教十分严格,不仅给他恶补数学,还要求钱钟书“单日作诗、双日作文”,大量的阅读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钱钟书少年得志,从清华大学毕业,又赴牛津深造,学成归国后,在世界的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他自幼极为聪颖,几乎过目不忘,但这样的好苗子,在家长的不作为下,也险些荒废,更何况大多数的你我,不过普通人,如果放任自流,恐怕后果难以想象。

有太多的人,在本应该上进的年纪,选择了逍遥快活,等到垂垂老矣,身边又无一技之长傍身,最后潦倒落魄,混沌一生。

这大概就是生活给予他们的,最严厉的教训。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是无缘无故成功的。

孟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孟子最终开宗立派,名垂青史。

居里夫人为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陪女儿弹琴唱歌,探索自然。她的女儿伊雷娜·居里继承了母亲的衣钵,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林徽因的父亲从小就带着她游历欧洲列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让她增长见识,主动思考。林徽因在文学、建筑领域都颇有成就,堪称一代大师!

大抵每一个成功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长,后者的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他们愿意腾出时间,绞尽脑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尽管这件事情琐碎而劳神!

各位家长,请你们摘下理想主义者的眼镜,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倘若大多数孩子都能自觉的学习,那还要学校干嘛?只需定期将书本下发,再组织考试便可。

而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即便开设了学校,让无数的一线教师孜孜不倦地鞠躬尽瘁,依然有大量的学生无法进入重点学校,而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能够成功闯过去,踏上高等教育殿堂的依旧只是一部分。

学校,是引导孩子成才的地方,正是因为孩子们多多少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才需要在学校中不断学习,取长补短。

而家长,也不应推卸责任,袖手旁观,毫无作为。

毕竟,陪伴孩子最长久的,正是家长自己啊。

上一篇: VirgilAblohxIKEA联乘遗憾...

下一篇: 原创里皮为盲目自信付出昂贵代价!国足客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