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类消费金融,或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

时间:2019-11-13 00:58: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场景类消费金融,或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

盘和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6.2%,进一步放缓。从三大需求来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0.5%,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19.8%,包含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率为19.6%。

当前,在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专项债使用殆尽,第四季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放缓压力;而在净出口方面,受全球经济形势整体低迷以及美国贸易战等外部负面影响,将持续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所以,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出口都难以贡献更大力量,在此情况下,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就亟需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目前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才刚刚达到60%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近两年下沉市场的爆发,证明了我国消费升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众可支配收入的上涨,一二线城市居民大体上已经处于从质的消费向感性消费过渡的阶段,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居民,虽然消费升级的进程来得晚一些,但终究没有缺席,如今正快速从量的消费阶段向质的消费阶段过渡。

这在今年双十一预售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淘宝原创品牌菠萝君为例,今年双十一前10天其订单比去年同期暴涨了5倍,1000元以上的高档筋膜枪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来自下沉市场的订单数量提高了41%。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增的41%订单中,有9成使用了分期支付。并且,分期支付中新客占比超过了8成,同比去年增加了50%。

由此可见,像花呗这样的分期免息消费信贷产品,将很多三线以下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完全释放了出来。缘由何在?中低收入人群尽管作为流量的收入有了提升,但作为存量的财富的积累还很有限,所以在不能使用分期的时候,较高的单价往往会将他们拒之门外。花呗的出现,则给了他们提前使用未来收入来满足当下需求的可能。

与此同时,今年天猫双11期间,网商银行为300多万中小商家提供了3000亿贷款资金支持,助力商家备货;而天猫商家又为线上800万双11商品开通花呗分期免费,又助力了商家卖货,使得消费金融的覆盖面更广。花呗客服咨询热线显示,今年天猫双11期间,40%的商家来咨询如何开通花呗,比平时增长1倍;支付宝服务商平均数据显示,要求开通花呗收款功能的商家比日常增长8成;网商银行数据显示,双11期间,小商家人均从网商银行贷款7次,其中15万商家超过100次,表明消费金融需求更旺盛。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不值得鼓励。诚然,这样的批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现实中更多的情形是,金融工具,尤其是消费信贷产品的缺乏,让很多人没办法在当下和未来之间进行更好地资源配置。

比如,各种教育培训班借着双十一迎来了订单大爆发,许多学员通过花呗分期购买了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税务师、医师资格证等热门的在线学习课程。这种消费,本质上其实是学员对自己的投资。

推而广之,很多人在当下面临着资金约束而无法超前消费,以实现当下和未来的总效用最大化,如果有了消费信贷,他们就可以打破约束,哪怕不能在短期内明显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至少他们多了一些选择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改善。

此外,过去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所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往往不能跟踪资金的流向,出现了个人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情况,显然违背了发放个人消费信贷的初衷,并且往往会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秩序造成负面影响。而像花呗这样的场景类消费信贷,背靠蚂蚁金服的雄厚技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消费信贷确实用于消费。而近日蚂蚁金服发起《消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倡议》,则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防控金融消费风险,提供了普适的规则。

花呗和借呗的大受欢迎,一方面说明了消费信贷的需求旺盛,其供给严重不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6成的成年人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消费信贷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消费信贷的可获得率实际上还很低。另一方面,根据花呗数据显示,在非双11期间,商家开通花呗以后,交易额平均提升38%,交易用户增加32%,在双11期间,这一数据还会增加。网商银行的调研显示,70%商家认为1元利息可以换回2元利润,贷款是能把生意做大的好方法。这表明消费金融让生意更好做。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发展有效地覆盖了以往一直被传统信贷忽略的长尾客户群体,可以定向解决我国数亿消费信贷不足人群的普惠性贷款难题。这不仅可以推动消费下沉,全方位地促进消费升级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强消费对提升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一篇: 刚刚跌落首富宝座,万达债券又创最大跌幅,...

下一篇: 单身迷惑行为大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