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康有为被称为天才少年,可在科举考试上耗费20年,考了7次才中举
时间:2019-11-15 10:44: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康有为出身于诗书官宦之家,幼年好读书,家中书籍众多,因而知识面广,从小就“异于群儿”,但也养成了孤傲不群的坏脾气。
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对自己大加神化,说他六岁时因“鱼化龙”妙对“柳成絮”,获得祖辈“此子非池中物”的称赞;八岁时,什么“书经奥言”,看几遍就能背诵;12岁时,面对“州中诸生”,已经“大有霸视之气!”14岁时,已经“纵观说部集部杂史”;17岁时“知万国之故”,又博览西学。“天才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但在科举考试中,康有为的表现简直就是一团糟。他考秀才考了三次,16岁才搞到秀才头衔;考举人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折磨,总共考了七次,耗费20年光阴。不过那次中举之后,康有为时来运转,在“公车上书”时的那次考试中高中进士,自信心大为爆棚。
康有为早年跟随师傅朱九江,后因性格孤傲,三年后就因为学术上的种种分歧和老师分道扬镳。随后,他突然对佛道大感兴趣,于1878年冬只身来到西樵山,在白云洞住下,专心学习深奥的宗教理论。据说康有为经常披头散发在山上徜徉徘徊,恣意游思。京城翰林院编修张鼎华携友人到西樵山游玩,途遇康有为。两人论学,但没辩多久,因意见不合,康有为破口大骂,拂袖而去,让涵养深厚的张鼎华大为吃惊。
后来,康有为接触到了一些西方近代的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正在酝酿的改良主义思潮,又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香港。当时的香港在英国殖民统辖下已近半个世纪,西方的新天地已初具雏形。在香港的游历给了康有为很大的震撼,“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1882年,康有为第一次进京,途经上海,上海租界的繁华再次让他印象深刻。回来后,康有为搜集了不少西学书籍,大加研读,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憧憬和好感。
在当时的读书人圈里,对儒学的研修、佛道的参悟和西学的先读,使康有为俨然鹤立鸡群,并养成了他自诩“圣人”的心态。
1888年五月,康有为第二次进京参加顺天乡试,是年六月,慈禧太后颁发懿旨说光绪皇帝满18岁,已能够处理军国大事,所以宣布次年正月光绪成婚后,即由皇帝亲政。
康有为认定自己大展拳脚的时机到了。就在当年十二月,他首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三项主张,建议皇上采取自己的办法进行改革。但是,按照朝廷体制,没有任何功名的布衣康有为根本无权上书皇帝。于是,他到处托人,但终归失败。康有为陷入郁闷当中,在京师待了没多久,便回到广州,任教于长兴学舍,开始广收门徒。他的奇谈怪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是年冬,康有为将学舍迁至广府学宫文昌殿后的一座祠堂里,并取名“万木草堂”,这简直就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干部培训所了。
康有为此时的“圣人”意识再一次显现无遗。素王,是人们对孔子的尊称,意思是没有加冕的王,而康有为自号“长素”:不仅自视圣人,而且比圣人还圣人。
康有为后来之所以得罪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等人,也与其狂妄自大不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戊戌变法是成于斯,也败于斯。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西门送客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