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四:罗马(2)

时间:2019-11-19 17:04: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四:罗马(2)

按照圣经记载和传说,基督受难以后,他十二门徒中的西门勇敢地站出来成为牵头人,这个西门就是后人所称的圣彼得。彼得穿上僧袍走四方,一边走一边传道,这就来到了罗马。罗马当时的领导是帝国皇帝尼禄,尼禄非常反对彼得躲在一个地窖里对罗马人传道、让他们放弃罗马诸神皈依耶稣基督。尼禄就把彼得抓起来让他殉教。相传彼得是被倒着钉在十字架上殉难的,这是公元64年发生的事情,地点是在尼禄竞技场外的一座埃及方尖碑下。这座方尖碑是荒诞的卡里古拉皇帝在公元40年运回罗马的,现在还在,叫做梵蒂高尼方尖碑。彼得死后就被葬在方尖碑附近,然后在地上放了一块红色的石头表示彼得葬在此处。古罗马帝国压制基督教的时期,很多基督徒在尼禄竞技场殉难,他们临死前都申请葬在彼得旁边,这里就成了殉难基督徒墓地。几年后,这里盖起一座神庙。1950年,考古发掘这座神庙残骸的时候,挖出来一个绣金边骨螺紫色法衣包袱,里面有骨殖。随后,当时的教皇庇护十二世宣告发现了圣彼得的墓。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324年发布《尼西亚信经》,把基督教立为国教。在《尼西亚信经》之前的公元318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了一道旨意给当时的罗马教皇西尔韦斯特一世,把尼禄竞技场旁边的小神庙赐给教皇,包括那片基督徒墓地,让他在那里盖一座教堂作为他的座堂,这就是老的圣彼得大教堂,可以叫做“敕建彼得寺”。敕建彼得寺是一座典型的巴西利卡,一座主厅加两边的侧厅,祭坛后面有一个小拱顶。因为这座小神庙是彼得下葬的地方,彼得又是基督十二门徒之首,算作基督教第一任教宗。而且彼得生前极力推动建立基督教堂作为基督的圣殿,所以这座教堂就以圣彼得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敕建彼得寺”是大门朝东的,现在西方的教堂基本都是大门朝西的。而且盖这座敕建彼得寺的时候,有意把彼得墓的那块红石头作为祭坛的位置,也就是说彼得的墓在这座教堂下。敕建彼得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而且敢于和以弗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拼一把,不过还是稍小于后者。结果阿尔忒弥斯神庙位列世界第七大奇迹,敕建彼得寺没能挤进七大奇迹的队列。

进入中世纪后,罗马教廷的势力逐渐加大,开始不服拜占庭皇帝。而这时拜占庭自己也开始衰落,西罗马那些地盘逐渐都被伦巴底人抢走,伦巴底人开始威胁罗马城。没办法,教皇斯蒂芬二世只好另寻粗腿去抱,这就出现了法兰克王国的矮子丕平。矮子丕平刚刚推翻了墨洛温王朝,正急于找人承认自己的王位。他和斯蒂芬二世教皇正好各取所需,教皇承认矮子丕平的政变合法,还给矮子丕平加了一个冕,就是把法兰克国王的皇冠扣到丕平脑瓜顶上。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从此以后所有的法国国王都要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拿破仑也玩过这么一出。反之,矮子丕平把罗马周边的大片土地送给教皇,还帮教皇把那些土地上的伦巴底人消灭,这是公元756年。

到了公元1053年,拜占庭牧首弥格尔挑起事端,结果是罗马教廷和拜占庭互相开除对方。基督教分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罗马教廷少了一半资源。罗马教廷本来想着这回算是安生了,内部的分家主义者被清除了,外部有强大的法兰克保护,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没想到,这法国人也有欺负教皇的时候。到了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要筹办军饷和英国干架,便对教皇在法国征敛宗教税不满,他对罗马说:你可以对法国的神职人员征税,但是不许向法国老百姓征税。这一下,教皇的收入在分家少了一半的基础上,眼看就要又减少九成。当时的教皇布尼法斯八世当然就会跳脚反对,然后他在1303年的一场混乱中可能被人下了黑手,就暴病而亡。临时上来一个代理教皇叫本笃十一世,他更倒霉,腓力四世对他说,法国老百姓交的税归我花,法国神职人员交的税你可以拿走一半去花。他一看,好家伙,腓力四世这是变本加厉呀!就说这个真不行。嘿!没几天,本笃十一世1304年就也暴病而亡。腓力四世说,你们教廷赶快大选吧。结果法国扶持的克莱芒五世当选新教皇,他上台当然同意了腓力四世的要求,因为他的竞选资金都是从人家腓力四世那里融来的。而且他厉害,他上任以后不去罗马,他要去教皇国在法国的一块飞地阿维尼翁。腓力四世又给他融资在阿维尼翁盖了一座教皇宫,这就是阿维尼翁教廷的来历。

教皇不在罗马,敕建彼得寺当然就被疏于管理和维修。枢机团去了阿维尼翁,留守处当然就会在彼得寺里到处翻跟头,这敕建彼得寺就日渐萧条。阿维尼翁教廷换了七任法国人教皇,经历了70年。到了1377年,腓力四世已经死了半个多世纪,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听人说罗马那里有暗流涌动,时局不稳,便急急忙忙把教廷迁回罗马。结果,他刚回到罗马不久就得了慢性病,这个慢性病中速发作,格里高利十一世在第二年也去了。你看看,这个教皇们玩起招数可都是真玩儿命呀。

这座敕建彼得寺从公元360年落成,到1447年教皇尼古拉斯五世上任的时候已经一千多年,而且又经过阿维尼翁时代撂荒70年,老楼肯定是破落了,根本就不堪大用了。为了重新树立教廷的威风,尼古拉斯五世就打算要么盖一座新教堂;要么彻底重建老教堂。但是这个尼古拉斯五世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日杀万鸡,到他1455年去世的时候终究一事无成。不过,他干了一件大事,他让人去挖科洛塞的墙角。还记得科洛塞吗?就是那座弗拉维圆形剧场。到尼古拉斯五世去世的时候,他已经从科洛塞拆下来二千多车石头,都是准备用来盖新教堂的。这回知道了吧?那座圆形剧场的命运和我们很多古建差不多,都被附近的老乡拆了回家垒鸡窝去了。尼古拉斯五世之后,儒略二世决定要把自己的墓建在新的教堂里,而且要请米开朗基罗给他雕一座像。但他也是壮志未酬身先去,其后是佛罗伦萨美第齐家族出来的利奥十世做教皇。他发标招设计师,并且在乌菲齐美术馆展示所有设计方案大PK。这回出了钱的问题。上次是敕建,有君士坦丁一世出资。这次没有哪位皇帝肯出资了,怎么办?有人出主意说咱们像过去那样卖去天堂的机票吧,这样就可以融到资了,这个机票有一个官方名字叫“赎罪券”。当时站出来一位德国神父叫马丁路德,他说:不可!然后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95条论纲》,这导致了天主教的继续分拆,最后出现了新教。因为没有皇家出资,新教堂当然不是敕建,新教堂的名字最终确定为“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宏伟建筑。在儒略二世举办的设计师招标中,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最著名建筑家勃拉曼特(Bramante)胜出。他当时很受儒略二世的欣赏,最出名的作品是蒙特利奥圣彼得教堂里的“坦比哀多(Templetto)”,就是下面这个。

这个坦比哀多一直到现在都随处可见,还有各种变形,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标志之一。

1506年举行了新教堂的奠基仪式。最初的平面布置设计是一个巨大的希腊十字,中间是巨大的穹顶,周围有四个小圆顶,灵感来自万神庙。1513年儒略二世去世,1515年勃拉曼特去世,拉斐尔接替了设计。1520年拉斐尔去世,佩鲁齐接替。1527年,罗马城被查理五世洗劫一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也就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是当时欧洲最牛的国王,说打谁就打谁。此后,新教堂完全停工。又经过几次断断续续的变化,1547年,教皇保罗三世请已经70岁的米开朗基罗担任新教堂的总设计师兼项目经理。米开朗基罗没有推翻勃拉曼特的最初设计,而是做了一些改动,仍然遵循前面设计师的目的,就是要有一座布鲁内莱斯基在佛罗伦萨盖的那种大穹顶。1564年米开朗基罗去世时,大圆顶已经完成。教皇庇护二世请来了瓦萨里监督后面的工程,确保遵照米开朗基罗的设计。新的圣彼得大教堂一步一步建成,直到1626年底算是主体结构完工了,新教堂比老教堂大了很多。

严格地说,圣彼得大教堂不是罗马城的一部分,但它仍然是罗马城天际线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圣彼得大教堂巨大的中央穹顶和周围的小圆顶。

走到近处看看。米开朗基罗的大穹顶,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是八边形的;米开朗基罗是圆的;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是露砖的,米开朗基罗的是有铅皮覆盖的。从这座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建成之后,这个米开朗基罗穹顶就成了标准,后人无不争相学习。凡是有这种铅皮覆盖圆形穹顶的,你就基本可以把它归为文艺复兴晚期、巴洛克、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那座方尖碑就是前面提到的所谓圣彼得殉难的见证物。

再走近一点,看看它的正立面。

从勃拉曼特到米开朗基罗,这座新的教堂都是希腊十字平面的,也就是十字型的四条边一样短。1604年,教皇保罗五世指派建筑家马代尔诺(Maderno)担任新教堂的建筑师。马代尔诺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先驱,他在之前一年刚刚完成罗马的圣苏珊娜教堂。那是一座小型的教区教堂,它是意大利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建筑,也就是巴洛克示范工程。这座圣苏珊娜教堂的正立面打动了教皇保罗五世,保罗五世强迫马代尔诺修改米开朗基罗的设计,马代尔诺只好照办。他把原来的希腊十字平面加长正厅成了拉丁十字平面,然后设计了宏伟的正立面。他还别出心裁地在正门上方建了阳台,教皇每到重要节日就可以从中间那个出来,站在阳台上给教民们祝福,然后接受大家的欢呼。这个改动也有一些遭人非议的结果,你看,很明显地,站在我这个位置看不见完整的大圆顶,而且根本看不见它周围的小圆顶。不过这不能怪马代尔诺,保罗五世拄着权杖站在他身后,他做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其它选择。

正立面的结构是一个三段体,这是最早的三段体建筑,中间是四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支撑的柱顶横梁,横梁之上是一个三角楣,里面的浮雕是教皇的徽章,徽章上有两把交叉的钥匙,那是基督升天之前交给彼得的天堂之门的钥匙。这个中间部分的灵感就是来自万神庙的古罗马大门。四柱正厅大门两侧延伸出去每侧二根圆柱,但是往后错了一截;然后再往后错一截,角上是方柱;每边往后错的这二截是二个侧厅的正立面。再往两边延伸出去的是两座钟楼,这里的钟楼是和正立面一体化的,如果不是上面的大座钟,你根本体会不到它是钟楼。一直贯穿钟楼的柱顶横梁之上有一层顶楼,顶楼上有一圈Balustrade,就是所谓的屋顶栏杆。那个钟楼很有意思吧?钟楼里面有卡西莫多的大钟,老教堂的遗留,1288年出品。钟楼上面还有巴洛克式大座钟,那个是电动的,1931年开通运行。马代尔诺设计的正立面柱子都是有用的,也是有数的,这些柱子都一通到顶,和屋顶栏杆柱相通。每一个栏杆柱上都有一座雕像,加上最中间大门顶上一共有十三座雕像。这十三座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这肯定没得说,两边可不是十二门徒,而是十一位门徒加上施洗约翰。彼得的雕像在别处,站在基督右手第一位是施洗约翰。

贯通的柱顶横梁上写着“为纪念使徒之王子而建。1612年,罗马人教皇保罗五世伯格赛在位第七年”。这个正立面体现出一种节奏感,立面一层一层向外延伸,形成一种平面节奏;加上一层独立的顶楼在纵向形成节奏;而两边的钟楼和正立面融为一体,却在最下面可以看到通透的拱门,这又在横向形成节奏。

进了大门之后是一个巨大的前厅,横向一直贯通,上面是桶形拱顶。拱顶上布满石膏装饰和浮雕,下面是抛光的大理石拼画地面。这个前厅是马代尔诺的得意之作。

每一座外大门都对着一座内大门,看看青铜浮雕内门扇。这是中间的门扇,从老的敕建彼得寺传下来的。

看看正厅。

米开朗基罗原设计只有一跨,马代尔诺把它拉长之后现在是有三跨。可以看到从对面大门往这边数的第二和第三跨之间巨大的壁柱上有二根装饰柱,这两根柱子之间就是米开朗基罗和马代尔诺设计的分界,往大门那边是马代尔诺加长的部分。这些巨大的壁柱都是米开朗基罗的设计,马代尔诺保持了这个设计。这个主厅非常之大,难以言表。

看看侧厅的上部,下部看不见,都站满了人。因为空间巨大,已经无法用罗马柱支撑上部结构,所以采用了大理石墙柱的形式。为了保持庄严感,墙柱之外用科林斯柱作为装饰。

看看南翼。

看看穹顶。这个穹顶的高度虽然是世界第一,但它的直径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第一是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第二是万神庙。

穹顶上肯定要有万神庙那样的天窗,这回天窗上有一个圆亭,这是勃拉曼特学习布鲁内莱斯基的设计,防止漏雨。除了天窗,侧墙上还有一圈十六个侧窗。侧窗之间的墙柱对应穹顶外面十六根筋,穹顶内部也是对应外部分成了十六片。穹顶每一片的下面都有一幅画,正对着正厅的中间是耶稣基督,他的右手是圣母,左手是施洗约翰。然后是十二门徒分列两边,左手施洗约翰接下来是彼得。耶稣基督正对面看不见,因为要走到后殿去才能看见,而后殿不让过去。正厅和侧翼的四根立柱之上也有四幅画,这是四位福音作者。可以看见南北侧翼上的桶形拱顶。

1626年,当时的教皇乌尔班八世将大教堂的内饰品工程交给了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家雕塑家贝尼尼(Bernini)。1629年,他又接替马代尔诺担任大教堂的建筑师,这个岗位正是贝尼尼梦寐以求的,他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了50年,成绩斐然,成为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家和雕塑家。贝尼尼当学徒的时候跟着老师来过大教堂听课,当时他就想“我要造一个彼得的宝座”,这回机会来了,他真就造了一个使徒的宝座。但不是在上面那张图下部刚露尖尖角的那个东东,来看看这个东东的全貌。

贝尼尼一上岗就开始他心里早就构思好的这座祭坛青铜大华盖,就是那个青铜的亭子,它就在穹顶之下,祭坛之上,这是教堂内最核心的位置,也是最重要的装饰品。这座教堂太大了,多高的东西到了这里都不显个儿,这座青铜华盖正经有30米高呐,再加上祭坛的高度就更高了。你看,它立在那里一点都不显大,要是再小一点的话和这个空间还真就不匹配了。据说这座华盖是世上最高的青铜雕塑。华盖是教堂里的一个礼器,它在祭坛上形成一个神圣空间的象征,华盖下是圣餐台,台子上摆放装着圣餐的餐盒。通常的华盖是白色大理石,带有彩色石头镶嵌。我们在米兰大教堂看见的华盖是八根白色大理石科林斯柱支撑着一个青铜圆顶。我在法国教堂里没见过华盖,在英国也没见过。在西班牙只是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有华盖,它没有柱子,就是从上面吊下来的一个棚子。贝尼尼华盖的构思一部分来自于帝王出行时头顶上那个真正的华盖;一部分来自于古罗马的柱廊。贝尼尼的四根柱子是拧着上去的,远看好像我们的龙柱,就是柱子上盘着一条龙。他们说这是来自君士坦丁大帝捐给耶路撒冷的神殿里的柱子,我还没去耶路撒冷,下次去看看。贝尼尼的柱子上盘的不是龙,而是月桂树叶和野蜂飞舞,据说这是象征他的甲方,就是乌尔班八世教皇。再往华盖的上面看,它的上面那不是非典型巴洛克正反连接的涡卷吗?四角有天使,她们都拖着一条凤尾。每面的弯曲横梁上都坐着一个小孩,或者骑木马或者在玩耍,这些都是乌尔班八世家的孩子,这有溜须拍马挣大洋的痕迹啊。这座华盖矗立在穹顶之下巨大的空间中成为一种视觉上的填充,但又不阻挡视线,因为它是空心的。它的材质不同于周边的其它材料,不同的质感、不同的色调,即形成审美的对比,又形成一种建筑的节奏。这座华盖绝对是神来之笔,因此让贝尼尼揪心掏肺地要把它第一个做出来。华盖下面是摆放圣餐台的,这里还有互相呼应的装饰。圣彼得大教堂中间有一座大圆顶,周围还有四座小圆顶,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其中一座小圆顶的穹顶画,天使正在发圣餐。

下面这件装饰品是贝尼尼接下来的第二项工作。

这是后殿里的小祭坛。中间那把椅子就是所谓的“圣彼得的宝座”,原来的那一把传说是彼得亲自坐过的,但是经过考古研究发现它是12世纪的产物。贝尼尼施工的时期,亚历山大七世教皇要求把圣彼得的宝座供起来,防止它继续破损。贝尼尼做了现在这把巨大的青铜椅,然后让青铜的教堂四博士抬着这把宝座椅。四博士是谁?圣安布罗斯和奥古斯汀代表拉丁教堂;亚他那修和克里索斯托代表希腊教堂。后面的金色木刻叫圣灵之光,中间的鸽子当然就是圣灵之鸽。鸽子和它圆形的光芒圈其实是彩色玻璃,后面有一扇窗户进来的光线照着它。贝尼尼的“圣彼得的宝座”放在这里以后,那把真的椅子就在1666年被亚历山大七世收藏起来了。

看看侧翼的拱顶,金碧辉煌。

圣彼得大教堂少不了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当属圣彼得青铜坐像,13世纪雕塑家坎比奥(Cambio)1293年作品,原在敕建彼得寺就有。

最有名的、大家一进门就要去看的当然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像,也就是所谓的《圣殇》。

1448年,法国红衣主教毕赫雷斯(Bilheres)向当时名气并不大的米开朗基罗订做一座雕像,用于将来自己的墓上。很有可能是这位红衣主教得了癌症,他来佛罗伦萨是找美第齐家买药丸的,结果发现美第齐家根本不做药丸。他知道法国医生只会放血,治不了他的癌症,他肯定时日不多了,因此才向米开朗基罗订做墓上的雕塑。圣母怜子是说基督受难后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玛丽亚抱着基督的遗体为他擦干血迹。这个题材当时在意大利并不用,而是北方的法国人经常用到,在法国常常可以看到这个题材的绘画和雕塑。这座雕像还是文艺复兴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人物的比例不是很协调,因为要照顾到一个成年男子躺在一个女子腿上的位置。玛丽亚的身体基本都罩在衣袍里,二个人物的位置关系、重心布置都很自然。因为要用右手扶起基督沉重的躯干,玛丽亚的上身自然向左倾斜。基督受难时33岁,玛丽亚应该已经50岁左右,但是米开朗基罗把玛丽亚描绘成美丽的年轻女子。为什么会这样?有各种推测,米开朗基罗自己也说过一些话,我就不多说了。总之,雕像中的基督面露坦然,玛丽亚则是安详,米开朗基罗把基督受难描绘成一种升华,而不是悲恸。

这里还有很多教皇的墓。英诺森十二世。

庇护八世。

圣彼得大教堂里有著名的雕塑,当然还要有著名的画。不过这些画都是复制品,根据原画复制的马赛克镶嵌画,可能是因为要根据这里祭坛的规格重新制作;而且原画多不是祭坛画,还要把它们改成祭坛画的外框。

看看下面这幅,拉斐尔的《基督升天(Transfiguration)》,原画在反帝岗美术馆。

这幅画是佛罗伦萨红衣主教朱利奥美第齐订做的,本是要用作另外一座教堂的祭坛画的。拉斐尔一直到去世都在这幅画上工作,它代表了拉斐尔绘画的顶峰。这幅画描述的是圣经新约里的二个情景。第一个情景就是传说的基督在塔博尔山升天,有右手的摩西和左手的以利亚来接。左边地上跪着的是加斯特斯和帕斯特,他们是美第齐主教所在教堂的施主。山顶上是雅各布、彼得和约翰在抬头望着基督上升,他们代表信念、希望和博爱,他们衣服颜色和这些符号也有关。画的下半部分是第二个情景,一个小男孩得了魔鬼附身的病,估计是抽羊角风,这些门徒们治不了,正在等待基督回来创造奇迹。这个男孩虽然已经能站起来,但还是张着大嘴,表示灵魂出窍了。下面部分中是二组人物,右边一组是患者家属;左边一组是基督门徒,左下角拿书本的是福音作者马太,他好像正在做着手势让观众等一等。中间跪在地上的女子是这两组人物之间的纽带,她这个扭动身体的姿势叫做“蛇姿”。拉斐尔把这两个情景画在一起是表示升天的基督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画的上半部分仍然是金字塔造型,基督在顶点。下半部分中人物扭曲的姿势和强烈的动感有样式主义的风格,而光线的运用和强烈的对比又体现出巴洛克风格。右边红衣男子伸出的右手旁边可以看到房子,那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西斯廷教堂,这可能是拉斐尔用来表示文艺复兴。拉斐尔在这幅画里既满足了甲方的要求,也表示了向前辈致敬,还为后来的巴洛克风格做出了指引。瓦萨里说这幅画是拉斐尔最漂亮和最神圣的作品。

看看下面这幅,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的《圣杰罗姆最后的圣餐(Last Communion of St. Jerome)》,1614年,原画在反帝岗美术馆。

圣杰罗姆是一位苦行僧,他将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拉丁文,成为罗马教廷承认的唯一译本。之前的圣经是希伯来文翻译成希腊文、再翻译成拉丁文的,谬误颇多。上面的画里描绘了因为苦行败坏了身体的杰罗姆的最后一刻,他脚下的狮子是它的标配。杰罗姆曾经为这只狮子拔掉脚上的刺,后来这只狮子就一直跟着他。多梅尼基诺是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博洛尼亚画派。上面这幅《圣杰罗姆最后的圣餐》是他第一幅祭坛画,后人评价此画和拉斐尔的《基督升天》有一拼。

下面这是圣克莱门耳堂里的《谎言(The Lie)》,兰卡利(Roncalli)制作。

下面这是马拉塔(Maratta)的《基督受洗(Baptized Christ)》。

马拉塔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晚期巴洛克画家,深受几位克莱门特教皇喜爱。上面这幅画说是马拉塔所作,可是按照他的风格,画面上不应该有这么多人。

下面这个很特殊,比安奇(Bianchi)的《圣母受孕感知(Immaculate Conception)》。

这是比安奇受克莱门特十二世订单所作,1734年收到定金;1738年还没完成,教皇又给了一笔钱;到他1740年去世的时候还差一点,教皇又在1741年给了他子孙一笔钱,这才把画拿到手。你看看,敢讹教皇的钱,还真是世上少有。现在原画在罗马的安杰利圣母堂。圣母头上的金冠是1854年庇护九世教皇加上去的;皇冠上的的钻石和星星是1904年世界妇联捐赠的。

这些画都画幅巨大,在其它教堂里根本不可能看见这么多大幅的祭坛画。教堂的地宫里是圣彼得的墓,没进去看,但是看到侧厅里也有地宫的装备。看看这个,地宫的通风系统。

每位教皇都要在这里留下点印记,看看下面这个,大理石地面上镶嵌的约翰保罗二世徽章,1978到2005年在位的波兰人。

从大教堂出来,肯定会看见广场中心的梵蒂高尼方尖碑,就是彼得殉难的见证物。公元前13世纪拉莫西斯二世时期的物件。

站在门口一侧身,就可以看见站在岗楼里的瑞士卫兵。关于瑞士卫兵的来历众人皆知。今天站岗的是一位伯尔尼大学神学院硕士。

再往下走就可以看见圣彼得雕像的背影。

大教堂门外是一个圆形广场,外国人管它叫“巨大的”,北京人一般就是把它叫广场。其实这个广场学名叫“圣彼得广场”,这是贝尼尼除了大教堂以外在1656年设计的大教堂附属建筑。他当时的设计要把方尖碑包含在广场内,他就以方尖碑为圆心设计了一个圆形广场,看看下面这个南半圈。

还有就是马代尔诺1613年设计的一座喷水池,贝尼尼又拷贝粘贴了一座,然后把它们放在圆形广场经过方尖碑和大教堂正立面平行的直径上,南北各一座。上面图里可以看见南边的一座。大教堂并不直接连接圆形广场的圆弧,而是从圆弧后退一个小方广场。站在方尖碑附近看大教堂正立面,它和小方广场结合起来就有强烈的立体透视感,给人大教堂正立面收窄了的视觉感受。圆形广场的圆弧上是托斯卡纳柱廊,全部是不带凹槽的多立克住。南北圆弧在大教堂对面并不相连,开口宽度差不多和大教堂正立面一样,柱廊的端头是下面这样一座简单的带三角楣托斯卡纳框架。柱廊顶上有带栏杆的平台,每个栏杆柱上都有一位基督教圣人的雕像。整个广场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这个广场上过去是破旧老屋,让人走近大教堂的时候心情不舒畅,现在的广场让人眼前豁然开朗,也增加了大教堂的庄严感。1870年,意大利王国占领罗马,教皇国名存实亡。1929年,意大利王国和教皇达成《拉特朗协议》,解决了罗马问题。此后,在圣彼得广场外修建了宽阔的马路一直通到台伯河边,各地来访的人民群众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圣彼得大教堂了。

看完教堂,有点口渴了,果然发现这里有饮水龙头。

水龙头真地有水流出来,意大利的自来水是直饮水,应该可以喝。可是为什么上边有一架路灯?难道水龙头和灯头是连在一起的?这不是坑爹吗!看我观察这个水龙头,旁边围过来好几个老外,我问他们这个水能不能喝,他们都迷惑地冲我摇头,肯定是听不懂汉语。没办法,我上前用手背试了一下那个水,还好,没电;伸头过去尝了一口,既不麻也不酸,咕咚咕咚喝了一个饱。我站直身擦嘴的功夫,那些老外排队过来也喝起来了。还说老外有创新精神?连喝一口水都不敢,还创新?姥姥!

勃拉曼特和米开朗基罗在最初设计新的圣彼得大教堂时,大教堂就是一座封闭的岛屿;而贝尼尼最终完成的大教堂是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后世有人说“没有任何城市能有这么一座宏伟的教堂,没有任何其他建筑家能有如此高贵的设计,这是所有伟大的教堂中最伟大的那一座”。

上一篇: “春蕾计划”青春期教育项目湖南站圆满启动

下一篇: 炉石传说:小光头新版本化身死亡之翼!欺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