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哈佛教授给出八个建议

时间:2019-11-19 17:52: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如何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哈佛教授给出八个建议

参考消息网11月10日报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类拔萃,至少与众不同。但教育子女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4日报道,哈佛大学教授罗纳德是·F·弗格森认为,要想发掘子女的最大潜能,父母无需富可敌国或有权有势,唯一需要的就是在子女面前扮演正确的角色。

图/视觉中国

作为大学教授,弗格森桃李满天下,而为何这些天之骄子能够如此出色,也让他颇感好奇。为此他对学生展开了一项研究,并总结出父母在培育子女过程中应当扮演的8种角色。

早期教育的陪伴者

父母应当在孩子进入校门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弗格森认为这是8种角色中最重要的一种角色。出色的孩子一般在幼儿园期间就能识字。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鼓励更能作出积极反应,因此陪伴是在孩子学龄前激发其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

随机工程师

这种父母会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在必要时随时给予帮助。随机工程师父母并不是直升机父母。弗格森表示,后者过度干涉子女生活,不给他们留下独立社交的空间,而前者在提供必要协助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有时间、有空间认识自我并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

修理工人

能扮演好修理工的父母绝对不会错过任何能让子女变得更加优秀的机会。弗格森表示,作为父母在物质方面可以贫穷,但在精神层面决不能贫穷。如果他们发现任何有助于子女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都会放手一搏,不会让大好良机转瞬即逝。

探索者

父母应当具有探索精神,即便不能遍访名山大川,也应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泡图书馆和观看各种展览,想尽一切办法拓宽子女的眼界。

哲学家

弗格森认为,这是8种角色中第二重要的角色,因为富有哲学思想的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寻找奋斗的目标、存在的价值。父母应当竭尽所能回答孩子有关人生的深奥问题,不要轻视孩子理解人生奥义的能力。

模范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输入孩子大脑,这就是典型的模范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告诉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加以模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谈判者

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要扮演施教者,而应耐心扮演一个谈判者的角色。这种经历会教会孩子将来如何在别人面前,尤其是掌控权力者面前,以一种值得尊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捍卫自己的权利。

GPS导航语音

父母应当在孩子遇到困境时适时加以引导,正如GPS导航语音为驾驶员指路。很多子女在成年后,脑中依然会回响起父母当年的谆谆教诲。

虽然总结出了上述父母应当扮演的角色,但弗格森还警告说,这些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因此父母应当在养育过程中多多观察子女的特点,总结出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延伸阅读】日本小学老师岗位越来越不吃香 专家担心教育质量下降

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日媒称,日本公立小学老师岗位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3日报道,在东京今年的录用考试中,报考倍率为2.4倍(报考人数与录用人数之比),刷新历史最低纪录。

报道称,由于应对新设科目和校园欺凌问题导致负担增加以及长时间工作,小学老师的工作令人敬而远之。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展开了减轻老师负担等宣传,但是效果如何还不好说。有专家指出,应该进行新的尝试,例如增加录用来自民间的老师等。

“难以想象面对孩子工作的场景”,在大阪市的教育相关企业就职的一位男性(23岁)曾梦想当一名小学老师,他大学就读师范专业,但是甚至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最后进入民营企业工作。

让他放弃当小学老师梦想的原因是进入大学后到小学做兼职的经历。看着每天十分忙碌的小学老师,他开始担心“自己能和孩子好好沟通吗”。此外,他还担心编程和英语等新的教育内容会导致负担增加。

资料图:在日本首都东京学艺大学附属小金井小学食堂,学生在用餐。(新华社)

报道称,从目前正在实施的日本2019年度公立小学老师录用考试来看,东京的录用人数不变,但报考人数减少了约450人。

日本文部科学省4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老师录用考试的报考倍率创历史新低,连续7年下降。

早稻田大学教授田中博之(教育工学)表示,“在学校,通常认为报考倍率低于3倍则优秀老师的比例将迅速下降,低于2倍老师的整体质量会出现问题”。

报道称,报考倍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经验的资深老师大量退休而增加了录用人数,但是应聘人数出现减少。

此外,老师的长时间工作也成为常态。日本小学老师的人气明显低于公立初中(报考倍率为6.8倍)和公立高中(报考倍率为7.7倍)老师。

“如果倍率进一步下降,可能对老师的质量产生影响”,新潟县2017年度的倍率为1.8倍,在日本全国最低,县教委抱有强烈危机感。为了增加应聘人数,从2019年度开始针对老师免除音乐和体育考试,并通过社交网站呼吁大家参加说明会。

(2019-09-05 00:25:01)

【延伸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俄媒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文件。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8日报道,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

据报道,《北京共识》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发布,共44条,从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管理和供给、教学教师、学习评价、价值观和技能、全民终身学习、公平包容的应用、性别平等、伦理、监测评估和研究以及筹资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别对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政府和利益攸关方、国际组织及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

资料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景(新华社)

《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北京共识》强调,要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要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

《北京共识》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推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模式,以期构建一个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上持有共同愿景的国际社会。

2019年5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大计,审议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2019-08-30 00:20:01)

【延伸阅读】俄教育部建议限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俄媒:或导致精神障碍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俄媒称,俄罗斯教育部建议限制中小学使用手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9日报道,俄罗斯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该部根据对国际经验的分析和民意调查,建议俄各地教育部门考虑在中小学限制使用手机。

图/视觉中国

消息指出:“在调查中,61%的学生、89%的家长和90%的老师支持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需要限制教师在校当着学生面使用手机。”

消息指出,国际经验分析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以及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多动症、易怒、睡眠障碍、智力下降,以及记忆力和注意力减弱。

该消息解释称,限用手机措施不适用于需要手机来监测血糖等健康指标的学生。

俄罗斯教育部强调,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将在一年的时间内对“限用令”推行后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此外,俄教育科学监督局还将与俄教育科学院一起抽查教学过程的改善情况。

(2019-08-21 00:26:01)

上一篇: 8岁女童被老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涉案女...

下一篇: 两女子酒后身陷滩涂“烂醉如泥”涨潮前被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