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

时间:2023-02-18 13:14: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

水火大战

同一时期,东海水神共工却因性情暴躁,喜怒无常,经常水淹人间,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凶神”。祝融赠火帮助人类的事触怒共工,二神因此大战。

这一战可谓打得昏天暗地,最后共工不敌祝融败退而逃,祝融乘胜追击,共工却在逃跑中,撞倒了天柱不周山。不周山是天地的支撑,失去支撑,导致天塌地陷,无数生灵横死。二神因此被下令处死。

因为祝融掌管夏暑季节,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了“处(chǔ)暑”。

燃放河灯

另一方面,祝融为自己鲁莽行为带来的灾难深感悔恨,于是死前,请求黄帝将他的魂魄寄托于莲花之上,沿河漂流,为死去的亡灵指引往生的方向,以赎罪孽,黄帝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此后的处暑日,人们便制作河灯燃放,恭请祝融的魂魄来此,带去对已逝亲朋的思念。久而久之,处暑日燃放河灯便成了一种习俗,寄托着大家对亡故之人的哀思。

关于处暑的传说故事:祝融魂魄

祝融是炎帝的儿子,精卫的长兄,以“光照万方”深得部族内外的爱戴。

最初,精卫因贪玩,东海溺亡,炎帝悲伤过度,无心政务,逐渐把部族权力交给了祝融。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后,祝融被封为火神,主理火正和夏季,成为炎黄部族最主要的大臣之一。

在黄帝其他大臣的配合赞襄下,祝融威信日隆。水神共工嫉恨祝融,心中不平——“水火都是人们离不了的,为什么人们亲近祝融,而无视我的存在?!”于是共工公开向祝融挑战。两人各使神通,杀得天昏地暗,共工战败逃奔,撞倒了擎天柱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尸横遍野。

黄帝迫于部族长老的压力,含泪下令处死祝融,祝融也深悔自己的鲁莽给天下带来的灾祸,于是请求黄帝留存自己的魂魄,寄托于莲花之上,沿河漂流,召领死难的亡灵,以赎罪孽,黄帝应允。

因祝融主理夏暑季节,所以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处暑”。处暑当日,人们到河边燃放“河灯”,恭请祝融魂魄于莲花之上,寄托对故去亲人的思念。

处暑介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秋季正悄悄到来,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这一节气也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适合结婚吗

下一篇: 处暑时节注意哪几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