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时间:2023-02-22 19:23: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带状疱疹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产生的一种皮肤病,它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较为常见的病。但很少有人知道,即使带状疱疹完全消失,但还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并发相当严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目前并不完全统一。有些研究者认为,带状疱疹痊愈后3个月任然存在神经痛那么就可以称它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只要是带状疱疹并发神经痛,就可以称它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没有严格限制时间。小于40岁以下的患者,带状疱疹后并发神经痛的机率很小,而老年人带状疱疹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率显著升高。研究显示,60以上的老年患者,患带状疱疹后并发神经痛的机率在30—60%之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并发神经痛的机率也显著升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为疱疹病毒侵犯、损害神经,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特点为: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出现自发性、阵法性的刀割、针刺、电击、烧灼样剧痛,常致人痛不欲生。而且,正常的皮肤触摸、牵拉,甚至衣服的摩擦都会引起疼痛的爆发性发作,导致患者不敢穿衣、走路、洗脸,正常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控制疼痛是第一要务。许多人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个小病,吃吃药就会好。不幸的是,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还是一个世界难题。但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症状还是可以控制或明显缓解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需要综合治疗,常常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控制或明显缓解疼痛,让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国际上推荐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一线药物: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为类似卡马西平的抗癫痫药物,但副作用明显小于卡马西平等药物。服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个月以上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以免骨髓抑制。曲马多等镇痛药物也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常用药物,常和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合用。另外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激素、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局部麻醉药贴剂等。药物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部分患者只需药物治疗。但是,对于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控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爆发痛发作。对于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神经阻滞对控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爆发痛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早期。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包括硬膜外阻滞、神经干阻滞、椎旁阻滞等。神经阻滞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两周左右。
 
 
皮内注射药物如肉毒素等也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皮肤摩擦痛。
 
 
经过上述治疗,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控制疼痛,则可考虑神经毁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好发于胸、肋、背以及脸部,对于这些部位的感觉神经毁损,如果控制的好并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其他功能,因此可以考虑神经毁损。神经毁损的方式有化学毁损和射频毁损。化学毁损由于可控性较差现在少用,而射频毁损由于可控性较好因此更为安全,因此较多使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涉及重要的部位以及神经不可视等因素,胸背部神经毁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其成功率在50-60%,而面部神经毁损成功率较高,在90%以上。而对于其他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如四肢部位出现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适宜应用神经毁损的方式治疗。
 
 
经过上述治疗后,90%的患者可以明显减轻疼痛,可以通过继续服用药物控制疼痛。但仍有10%左右的患者,上述治疗仍然无效。这时可以考虑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电刺激是指将电极植入椎管内,用脉冲电流刺激掩盖疼痛刺激,从而治疗临床顽固性难治疼痛的一种方法。对于上述各种方法都无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以考虑行脊髓电刺激治疗。
 
 
其他方法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欢迎关注名医汇专家观点栏目。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不仅提供预约挂号等、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就医服务,并且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懂你的就医需求,为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

上一篇: 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密切关系

下一篇: 带状疱疹一定要趁早治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