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PK艾滋病毒

时间:2023-02-22 21:41: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埃博拉病毒PK艾滋病毒,他们谁厉害,区别,艾滋病药物能治疗埃博拉吗?
 
 
半数病人在发病后第5天出现皮疹,大多数在第5-7天七窍流血而死亡。最为恐惧的是,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当无数病人都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且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无异于一场异常残酷激烈的战役结束后,在战场上留下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为第四级病毒的HIV只是潜伏在人体的免疫T细胞中慢慢发作,并毁坏T细胞的免疫功能,虽然不能治愈,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而且如果终生服药,艾滋病病人还可以达到常人一样的寿命(可活到70岁),这是艾滋病与埃博拉的第一个天壤之别。
 
目前人们已经对艾滋病有了很多了解,也有了较多的药物疗法,例如采用常规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鸡尾酒疗法,甚至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但是,迄今,人们对埃博拉并不了解,包括对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当然更没有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了。
 
就在于当初人们也认为艾滋病只是性传播疾病,只会局限在性乱的国家和地区,不会蔓延到世界各地。但是,由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经由性接触、医源性、吸毒、母婴传播等,迅速传遍全球。现在,人们只认定埃博拉由接触性传播,然而,即便只是接触性这一项,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因此埃博拉向世界广泛播也是时间问题

认为埃博拉不会导致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然而,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是西非国家几内亚今年2月初暴发埃博拉疫情,之后迅速蔓延至利比里亚等周边国家。7月22日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帕特里克?索耶乘飞机抵达尼日利亚人口最多的城市拉各斯,上飞机前他还没有出现任何病毒感染症状,但没到目的地就开始呕吐、腹泻。25日索耶在尼日利亚一家医院内死亡。欧美各国陆续出现患者病例,于是,埃博拉的跨境传播不仅是担忧,而且在逐渐演变为现实,全球各国严防航空出入口。
 
埃博拉病毒死亡率极高,但发现该病毒时间其实已经很久,可惜一直不受发达国家政府和人们重视。因为它还没有走出非洲,更不用说有像艾滋病那样的地位,每年有艾滋病日,联合国有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各国有政府和私人基金投入研究,至少每年有几十亿美元资金。如果这一次埃博拉能走出非洲,当然可能是人类社会的不幸,但没准是一种大幸,因为埃博拉会像艾滋病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了解它、研究它,并像控制艾滋病一样控制它,最终征服它。
 
艾滋病药物能治疗埃博拉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还不知道。
 
这几天,CNN一篇报道可谓风生水起,利比里亚一名医生用治疗HBV和HIV的药物--拉米夫定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按照新闻的描述,共有15名病人接受了治疗,其中13名存活,2名死亡,这样算下来病死率在13.3%。而按照按照官方公布的数字,这次埃博拉暴发的病死率在50%多一点。
 
一种药物把埃博拉的病死率降低了那么多,不是很不错吗?这位医生说,这13名活下来的病人,都是在发病前5天内使用拉米夫定,而那两名不幸死亡的病人,都是在地5天和第8天之间才使用该药物。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在发病早期使用拉米夫定治疗,那么效果应该会很好。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原本被用来治疗HIV和HBV感染。拉米夫定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而起到抗病毒作用,HBV和HIV在复制过程中都要经历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而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的复制过程并没有逆转录阶段,也就是不需要合成DNA。所以,按照我们目前对于拉米夫定的认识来看,还难以判断拉米夫定对埃博拉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及,拉米夫定会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抑制埃博拉病毒。
 
这位医生说,它是看到了学术论文中提到埃博拉病毒和HIV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很相似,所以他得到灵感使用抗HIV药物来尝试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
 
且不说他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或者这个结果是否可靠,名医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多荣教授表示,实际上,HIV和埃博拉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大相径庭。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的复制过程是这样的:
 
 
HIV属于具有DNA中间体的正单链RNA(ss(+)RNAwithDNAintermediate)病毒,此类病毒现仅包含逆转录病毒科,除了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也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它们的基因组虽为正单链RNA,但进入宿主细胞后却不能直接被翻译为蛋白质,而是在病毒自己编码的逆转录酶作用下逆转录为双链DNA(dsDNA),然后整合入宿主基因组随宿主基因一起被转录和翻译,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病毒dsDNA称为“前病毒”。仅有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DNA前病毒随宿主基因一起转录出来的mRNA才能作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这是此类病毒的特点,缺乏逆转录过程,将无法完成生活周期。
 
而埃博拉病毒属于负单链RNA(ss(-)RNA)病毒,它的复制过程是这样的:
 
 
现已发现的病毒中有7个科属于负单链病毒,这一大类中包含很多对人类高致病性的病毒,如麻疹病毒,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病毒和流感病毒等。由于负单链RNA不能直接作为mRNA,所以负单链RNA病毒进入细胞后必须首先利用预先包装在病毒颗粒内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以负单链RNA为模板复制出正单链RNA,合成出的正单链RNA一部分作为mRNA来翻译蛋白质,一部分作为模板来合成病毒基因组。
 
所以,这名医生对病毒学知识了解的并不多,按照新闻描述的结果来看,拉米夫定似乎对于埃博拉病人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不过由于病例数量比较少以及缺乏系统的对照试验,他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重复和验证。
 
即便机制还不清楚,我们还是期待拉米夫定能够起到效果,毕竟它是已经上市使用的药物,虽说适应症不同,不过安全性已经有所保障。
 
名医汇--中国最大一站式全程就医服务平台,慢性病患者点评医生,引导同病者找到合适自己的医师。

上一篇: 慢性宫颈炎会转成为宫颈癌吗?

下一篇: 子宫肌瘤患者易陷入的治疗误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