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时间:2023-02-22 21:42: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苯丙酮尿症临床治疗方法各式各样,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几种临床运用的比较多的,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好的供大家参考。
 
治疗期限:治疗到患儿青春期发育成熟后,且最好是能坚持终生治疗,但成年后可以适当放宽饮食限制。
 
(1)依据苯丙氨酸的最低摄入量必须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且这个时候患者的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会缺少,从而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生成酪氨酸而在血液中大量蓄积,很容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且苯丙氨酸又是经过旁路代谢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经尿液大量排出,所以患者的尿液会有特殊的难闻的鼠味。同时苯丙氨酸又是生长发育的一种必需氨基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所以,苯丙氨酸既不能摄入太多但也不能摄入太少。
 
(2)另一方面,由于天然蛋白质中都会含有4~6%的苯丙氨酸,所以带病患者必须控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而以低或无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作为患儿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且要保证给予足够的热量。
 
(3)对乳儿母乳仍是最好的饮食,给予计算量的母乳,对患儿的发育十分有利,因此切忌停喂母乳。
 
(4)必须考虑个体的差异。由于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缺陷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饮食治疗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而且由于各年龄段患儿蛋白质、热量、苯丙氨酸需要量和耐受量的不同,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体重、血液浓度制定和调整食谱,使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5)食物中除脂肪和糖类外,均含有蛋白质;其中苯丙氨酸含量占蛋白质的3%―5%。故从普通食物中摒除苯丙氨酸是困难的。
 
1)华夏2号等系列低或无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淀粉以及饮料等可以选用,在此种低苯丙氨酸食品喂养的基础上辅以母乳和牛奶或其他辅食。
 
2)为保证疗效,应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正常人血苯丙氨酸浓度为1~2mg/dl,未经治疗的典型苯丙氨酸血浓度>20mg/dl,多在20~50mg/dl之间,>50mg/dl少见。在饮食治疗后血Phe浓度监测第一个月应每周复查1~2次,以后每月一次。还应定期复查血色素、白蛋白、脑电图、体格和智力发育情况等,必要时应进行血氨基酸分析,测定酪氨酸水平,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的比值等。
 
2.对于非典型苯丙酮尿症的治疗除了饮食治疗以外,还应补充多种神经介质,如四氢生物蝶呤(BH4)、多巴、5-羟色胺、叶酸等。
 
3.对于有其他合并症的患儿应予以对症治疗。例如合并有癫痫发作的患儿,应及早开始进行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患有湿疹的患儿在血Phe浓度控制满意后,可自愈,如湿疹严重,可给予外用药对症治疗。
 
4.酶治疗和基因治疗 PKU是酶缺陷病,酶替代治疗法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安全性、稳定性、排异反应等方面的限制,尚未能找到具有治疗价值的酶制剂。理论上,通过基因治疗修正缺陷的基因,是治疗PKU的根本途径。但是,PKU的基因治疗处在动物实验阶段,离临床还有相当的距离。不管怎样,都建议患者去正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上一篇: 地中海贫血临床极易误诊误治

下一篇: 如何判断患了苯丙酮尿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