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情怀成为国家认同主基调

时间:2019-10-31 09:16: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让爱国情怀成为国家认同主基调

认同问题是基本的哲学问题,无论是对于个体、社会,还是对于国家而言,认同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现代性的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个体理性反思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多变性、批判性不断增强,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日前,由《哲学分析》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哲学前沿》(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现代社会中的认同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哲学分析》杂志社总编童世骏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认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它的形成不但要有政治认同基础还要有文化认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一种共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即是在寻找一种广泛的国际认同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韩震教授介绍了认同问题的研究起源、历史以及他本人和学术团队对认同问题的持续研究状况。他认为,学术界对认同问题的研究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人格认同问题研究,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的研究。韩震教授着重就新时代认同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在他看来,当今时代的文化认同,首先指的是一个流变性的认同,其次指的是开放性认同,而开放性认同带来第三个认同——复合性认同。他认为,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社会身份也就越来越多重;我们必须在复合性认同的时代,使中华文化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情怀成为国家认同的主导基调。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认同的基本内涵、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记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认同、认同的实证研究以及跨国移民伦理等问题进行了阐发。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认同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深化了现代社会认同问题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从不同学科角度展示了认同问题的丰富内涵以及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次学术会议,促进了认同问题理论研究与现实关切的紧密结合,推动了认同问题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对话。(郭妍丽)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31日第5版

上一篇: 怀旧经典老歌《其实你全部知道》,非常完美...

下一篇: 喜欢自欺欺人,一直说以后都会好!吞隐哀伤...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