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印钞到印纸液体黄金如何在这三十年干涸

时间:2019-10-31 09:27: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从印钞到印纸 液体黄金如何在这三十年干涸

[PConline 产业观察]点石成金是所有想发财致富人都梦想的一种技能,但如今这样一种点石成金的技能或产业慢慢衰退,变为点石成“银”,点石成“铜”,点石成“石”时,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呢?

好不夸张的说,如果将世界上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正常获取的液体按单位价格排序的话,墨水肯定排名三甲之内。如今市场中,一支仅有5毫升的墨盒还要售价百元以上,但它实际只能打印50~60页文档,平均下来1毫升墨水价值20元人民币,若论单位重量价值,即便是黄金与之相比也逊色不少。

当用户使用这些“昂贵”的墨水进行打印操作时,无疑在进行单次2元的“印钞”操作,却是给那些打印设备生产者在“印钞”。如果说智能手机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在4%左右,个人电脑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在5%左右,打印设备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却高达15%,这无疑是IT产业中最挣钱的买卖,没有之一。

你刮胡子吗?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你一定会挑选一款适宜的剃须刀产品,传统的手动刀片式剃须刀虽然价格便宜,不仅刀片常需更换价格更是昂贵;电动剃须刀虽然售价高昂,但刀头却经久耐用。

一直以来,传统的打印业务中打印机和耗材的销售模式类似于剃须刀架和剃刀刀片的售卖形式,厂商以极低的价格将剃须刀架销售,然后锁住消费者,之后将剃刀刀片(打印耗材)价格设定较为昂贵,从而让消费者不停的购买那些高利润产品。

此时,桌面级打印设备就好像传统的手动剃须刀,商用及企业级文印设备更像是那些电动剃须刀,是细水长流还是一步到位,就要看终端用户的消费采购理念了。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市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需求在改变,技术也在不停的革新,两个市场间的区别只有改变的速度和方式不同而已。

黄金八十年代

想当年,打印设备是随着改革开放而进入到中国市场的。那群急切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那个想让人民发家致富的社会,那个到处都是机遇的年代,打印机可以算是最为昂贵且最为畅销的电子设备,毕竟一台打印机顶的上十个书记员的工作,但机器却不会写错别字,而且可以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

曾有早年售卖过打印设备的朋友说过,那时候一台打印机便宜的几千元贵的上万元,与之相匹配的如墨水、碳粉等耗材单套售价却也在上千元,此时人们的工资还在几十元至百元,全国仍以“万元户”作为发财致富的标杆的时代,仍是一“机”难求。

毕竟那个年代的打印机还是“舶来品”,市场中的销量全看厂商进货多少,一个台风一台设备一个月内涨价一千元这种电影桥段却真实的发生过多次。

群雄并起的九十年代

当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市场需求的旺盛后,国际上一批批知名打印设备生产厂商在这个时间点纷纷开始尝试进入或正式进入到中国进行打印机的销售,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中国开设了一大批打印机的生产工厂。

随着众多品牌的进入,中国市场内的打印设备品牌从一枝独秀演变为百花齐放,可供消费者挑选的品牌、型号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价格战、品牌战、抢占用户等大小战役,一时间中国打印机市场虽然各处硝烟弥漫却又异常火爆。

在价格战中,原先售价高达上万元的打印设备逐渐降到几千元,几千元的打印机售价千元就能拿走,打印机价格遭遇腰斩。另一方面,随着打印机价格门槛的降低,中国打印机市场迎来了个人级消费者的关注,虽然打印机的利润变低了,但出货量却大了,经销商对此次价格波动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虽然打印机价格的降低让生产厂商利润下滑,但相比制造成本而言,打印机的售卖利润仍处于暴利范畴,更何况还有那个随时在印钞的打印耗材呢!即便如此,当价格战打到一定阶段时,品牌宣传战也开始打响,有的品牌主攻线下市场,将电子卖场中贴满了某某品牌打印机的广告;有的品牌寻求找明星代言,通过明星的宣传效应也揽活一群铁杆用户。

当然,在一众品牌都在打价格战、品牌战的时候,也有不少对打印机行业看的更通透的品牌,将目光逐渐转移到消费者本身上来,无论是打价格战还是品牌战,最终目的都是让终端用户买到自己品牌的打印机,从而提升后续如墨水、碳粉的销量获取利益。

此时,买电脑送打印机、买电视送打印机、买显示器送打印机的活动愈演愈烈,一台打印机的成本在几百元间,当时利润丰厚的电脑品牌花个成本价买来随机赠送可以有效的提升电脑的销量,打印机厂商也喜闻乐见,毕竟卖一台打印机的利润远不如后期墨水、碳粉等耗材带来的利润巨大且长远。

逐渐理性的零零年

据业界前辈所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原厂墨水、碳粉等耗材的昂贵,中国消费者及经销商群体中就有自己手动注墨、灌粉等自发的降低打印成本而进行的改装操作。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兼容耗材的元年这个时间点应该推迟到2000年以后。

与原厂耗材打印质量高且单张打印成本的昂贵不同,因市场的需求兼容耗材更将降低购买和单张打印成本为首要任务。早期的兼容耗材大部分采用收购原厂废旧墨盒、硒鼓,在家庭作坊中进行清洗灌墨、灌粉后重新贴标上市销售。这样的兼容耗材虽然在打印中经常会出现堵头、断线等情况,但仅为原厂耗材十分之一的市场售价迅速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以低价高量取胜的兼容耗材迅速占领了中国耗材市场的半壁江山,一些打印机的经销商甚至一边卖原厂打印机,另一边卖兼容耗材。从而逐渐显露出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打印机类产品时开始回归理性,并不再盲目跟风购买。

此时打印机生产厂商开始发现被“薅了羊毛”,纷纷开始动用手中法律的武器,以假冒伪劣举报了当时众多生产兼容耗材的家庭式小作坊。没有被打击到的兼容耗材生产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正规化生产兼容耗材,并纷纷注册拥有自己的商标。

中国兼容耗材生产者的理性应对,让中国生产的兼容耗材迅速被世界认可,时至今日,作为世界最大的兼容耗材生产基地,中国珠海生产的兼容色带、兼容墨盒、再生激光碳粉盒分别占全球通用耗材市场的90%、70%和3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兼容耗材的装机数量占95%左右,原厂耗材的市场份额被压到全球最低点。

以用户需求出发的2010年

打印机生产厂商自2000年开始发现,第三方生产的通用耗材(兼容耗材+环保耗材)像病毒般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挤压着本属于自己的高利润被其它企业迅速收割。这些打印机生产厂商开始在自家打印类产品中提升墨盒内墨水量,一些商用级桌面喷墨打印机甚至墨水量高达30毫升,但相比上百毫升起步的第三方改装连供系统来说,毫无吸引力,市场反应平平。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那些生产成本占比较高全靠原厂耗材提供利润的打印机生产者坐不住了,终于在2011年发布了原厂连供打印产品,虽然墨量和总印量上仍不如第三方改装连供系统的打印产品,但一次加墨打印4000页和单套耗材不足200元的售价,获得了市场一片叫好声。

一方面,通用耗材虽然价格低廉印量大,但受限于生产工艺水平,打印质量低经常堵头断线的问题折磨着对品质需求较高的用户;另一方面,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已经富裕起来的消费者不再纠结于几分钱的价格,更注重使用的体验。这一系列的原因,让打印机生产厂商的原厂连供打印产品成为了少部分消费者购买时第一选择。

看到原厂连供打印产品的成功后,打印机生产厂商开始反思打印行业未来的走向。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在2010年以前打印机只有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四大功能,但在2010年以后无线打印、微信打印、云打印、身份证复印等消费者需要的实用的功能开始出现在市场中的打印产品中,甚至其中的一些功能变成了如今打印机的标配。

2020年以后的猜想

即便原厂连供打印机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但该类产品仍属于入门级打印产品,那些打印精度更好的中高端打印产品上采用原厂连供系统的打印机几近于无。这让那些购买原厂连供打印产品的用户无法享受到目前最好的打印质量,长此以往,打印机技术将因没有广大用户的需求而逐渐处于停滞阶段。

其次,通用耗材占据的大份额耗材市场,让打印机生产厂商的利润降低,在无法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近几年打印机新品的发布数量下滑严重。毕竟通用耗材与打印机是一种因市场需求而存在的寄生关系,当寄主死亡时,寄生者也将无路可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打印机行业从上方的技术到终端的用户,仍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经销商和代理仍以产品利润和产品出货量来衡量产品的价值,最终将错误的信息传达至打印机研发人员中,最终导致的是市场中的打印产品千篇一律,有“个性”有“亮点”的打印机产品一年不见五指之数。

纵观中国打印机市场发展的近四十年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有打印机生产厂商的贪婪、经销商代理商的错误反馈,通用耗材生产者的挖墙脚操作,消费者的不理性选择。但拨开这些重重的迷雾,最终还是打印机生产厂商与消费者在各自利益上的博弈。

在未来的十年中,也许同一款打印机会出现两种型号,虽然二者功能、质量完全一样,但售价却相差极大,一款售价高的可以使用通用耗材,一款售价低的使用原厂耗材,最终让消费者去进行合理的选择。

上一篇: 原创这高度,你镇楼吧

下一篇: 安徽:省级检查确保食盐储备安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