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抖音和PGOne的罗生门背后:隐私问题仍是互联网头号天敌
时间:2019-10-31 16:38: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8年,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曾经发表过一个过于坦率的言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那么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要方便还是要安全”,这恐怕是一直藏在很多互联网产品经理内心深处的灵魂一问。
文|杨舒芳
原创|科技考拉
作为一个不太正经的科技自媒体,我们不可避免的关注到了PG One和李小璐的视频泄露事件。
PG One在微博长文里用阴谋论的方式,把锅甩给了抖音。按照他的说法,这些视频原本都安安静静地在抖音草稿箱里待着,没有上传也没有外传,就这么突然被曝出来,是贵圈有人在搞他。
抖音显然不能认账,于是当事双方目前处于一种信息罗生门的阶段中。在真相最终公开之前,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互联网产品的隐私泄露问题——嗯,一个极其古老、却历久弥新的问题。
PG One能否甩锅成功?
对于PG One的甩锅,抖音方面已经在昨日晚间回应,称草稿视频不会上传到运营审核后台,所以运营审核后台没有任何草稿视频,不存在抖音员工从后台下载草稿箱里传视频的可能。不过也留了余地,表示“其他情况,我们还在继续核实。”
如果PG One的表述属实,他和李小璐的合拍视频只存在于手机和抖音草稿箱里,那么泄露只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他所控诉的抖音信息泄露;二是PGOne的手机信息泄露。泄露渠道有可能是他身边或者信任的人,也有可能,是他和当年的陈冠希一样,经历了一次不太成功的手机送修。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抖音上传视频时的“预加载”设置上。根据抖音的隐私政策,为了提升视频上传速度,在用户确认发布之前,视频就会临时加载至抖音的服务器上。如果最终用户选择取消上传,则会自动删除预加载的视频。
另外,这一功能是默认开启的,如果关闭,需要用户手动操作。
回到PG One的案例上,如果是他所控诉的抖音信息泄露,最大可能是某位极其关注他的后台员工,在这些视频预加载之后、自动删除之前,这个短暂的间隙里,发现并保存了这些视频。
这听起来很有操作难度。如果最后的核实结果真是如此,那恐怕也是位爱得深沉的黑粉了。
对此,我的一位穷苦朋友发出了幸灾乐祸的感叹,“如果抖音真的存在这么大的bug,明星们现在怕是慌的一批了。”
综上的一番八卦分析之后,我还是更倾向于猜测,PG One和李小璐的视频曝出,更大概率会是第二种可能原因,即他本人的手机视频通过某种方式,不幸被泄露了。
要方便还是要安全?
信息安全和隐私泄露,向来是互联网史上一个极其古老却又历久弥新的问题。即使像Facebook这样的巨头,同样曾有过用户大规模信息泄露的黑历史;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也承认过会监听用户的谈话内容。
一个简单的例子,或许可以引发不少共鸣。在一家券商官网注册过一次开户信息后,我几乎每个月都要接到几个电话,声称“有个厉害的老师”,要向新会员赠送三只牛股信息,或者拉一个免费炒股群。
陌陌旗下今年一度大火的AI换脸应用ZAO,在一夜爆红之后就曾被质疑过类似的隐私问题。根据ZAO的默认用户协议,你所上传的照片和换脸视频,将永久、不可撤销的授权给ZAO——不管ZAO还在不在你的手机上,你的照片会一直在ZAO的内存里。
在ZAO后续更新的用户协议中,这一表述已经被删除。
携程今年年初收到的一起案件判决,也事关信息泄露。法院最终认定,携程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尽到个人信息的保管及防止泄露义务,导致用户信息被整体泄露。另外,对订单信息的保护,也诡异的从2014年的二级加密保护,降低为2018年的一级不加密传输。
昔日备受瞩目的大数据风控行业,近期已经遭遇监管方面的严厉政策,其实面临的仍然是类似的问题。
公信宝、魔蝎科技、新颜科技等多家公司被调查后,《新快报》的报道中提到了公信宝的一份产品服务表,其中爬虫类数据类型几乎涵盖了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社保、学信网、京东、电信、移动、联通、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宝,甚至是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
2018年,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曾经发表过一个过于坦率的言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那么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要方便还是要安全”,这恐怕是一直藏在很多互联网产品经理内心深处的灵魂一问。只是这个问题的回答者,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捧着手机贡献活跃度和在线时长的用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