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耿精忠是豪格的女婿,为何康熙却对他恨之入骨,并将他凌迟处死?

时间:2019-11-06 11:28: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耿精忠是豪格的女婿,为何康熙却对他恨之入骨,并将他凌迟处死?

耿精忠的下场虽很可怜,但其生前行为却让康熙恨之入骨。圣祖仁皇帝的仁是有限度的,一旦有人突破其底线,虽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对康熙而言,耿精忠的身份就是一颗“眼中钉”

朝廷与地方的关系、皇帝与臣子的关系历来都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一个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朝廷必然会削藩,皇权也势必集中,地方所有的藩王都会成为帝王的眼中钉。

耿精忠从小生活于靖南府,成年后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女儿,被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十年,耿精忠继承了靖南王的爵位,成了一方诸侯,荣华富贵也达到顶峰。此时的康熙,对内刚刚扳倒了鳌拜,走上了集权的道路,注意力也转向了吴三桂、耿精忠等地方藩王。

清朝许多制度都沿袭明朝,尤其注重对明朝经验教训的吸取。康熙如果不铲除地方藩王,说不定就会冒出一个清朝的“朱棣”。更让康熙猜忌的是,几个藩王都手握实权,而且是异姓异族。

二、胸怀异志,助纣为虐,火上浇油,让康熙怀恨在心

康熙十二年七月,耿精忠得知尚可喜将撤藩回辽东,为了试探朝廷,他与吴三桂上奏请求撤藩。康熙早就洞察到“三藩分镇,拥兵为国患”,正好利用他们请撤的奏折借坡下驴,当即批准。吴三桂、耿精忠大失所望,没想到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在福建总督范承谟奉命进行撤藩的同时,耿精忠就与部下密谋,并与郑经合作,准备反清。他写给郑经的信中说:

“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继述,奋威中原举大义以应天人,速整征帆,同正今日疆土,仰冀会师,共成万古勋业。”

郑经收到信后非常激动,马上带领水师到澎湖,静观其变。

吴三桂反清后,康熙暂时停撤靖南王、平南王,并下旨耿精忠“固守地方,不必搬家”,但明显只是权宜之计。康熙释放了善意,耿精忠也暂缓反清的步伐。

之后,吴三桂的反清形势越来越好。耿精忠与福建总督范承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开始疑心重重,担心自己被暗算。这时,福建各地又传起了谶语:

“七星再拜真天子,分明火从耳边起,杀尽三山牛出血,身骑白马军中止。”

这意思就是说耿精忠要成为皇帝了,正好顺应了耿精忠的“皇帝梦”(大概率是他或者下属导演的)。于是,耿精忠就召集下属,决意反清。

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囚禁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其家属后,“自言其祖仲明入山海关时与吴三桂有成约”,随即起兵,与吴三桂遥相呼应。

耿精忠自封“总统兵马大将军”,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设置百官,铸造铜钱“裕民通宝”,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与此同时,他迅速出击,占领福建全省。

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耿精忠积极策动各方力量打击清军。他主动邀请吴三桂进攻江西,并与之密切配合;派人联络郑经,许以福建沿海战舰,以其为支援;拉拢潮州总兵刘进忠,侵扰广东。他妄图用东南沿海的战火,迫使清兵在军事上陷入被动。

接着,耿精忠调遣主力部队,兵分三路,进攻浙江与江西。他的军事行动十分顺利,兵锋所指,“守兵或降或遁”。

康熙正与吴三桂打得如火如荼,耿精忠的背叛无异于火上浇油。但康熙始终把主要矛头对准吴三桂,对耿精忠采取抚剿并用的手段,以便分化瓦解。

针对耿精忠的军事行动,康熙派遣大军从浙江、江西、广东三路出兵。为了发挥前线主帅“指挥调遣,无至牵制,守御征剿,足增威重”的效果,康熙特派宗亲王公统兵。

对于整个耿精忠集团,康熙依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他一面下诏剥夺耿精忠的王爵,关押其留在京城的亲人;一面发布公告,宣布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赏,不株连无辜。即使针对耿精忠本人,只要:

“革心悔祸,投诚自归,将侵犯内地海贼,进剿图功,即赦免前罪,视之如初——《清圣祖实录》”

康熙还特别下令认可其祖上功劳。

所以,朝廷将吴三桂子孙正法,而对耿精忠的家人却比较宽容,其所属官兵也未受牵连。

三、兵败如山倒,成了朝廷的刀下鱼肉

耿精忠再坚挺,也终究只是局部,他的兵马、钱粮早晚会有用尽的一天,口号也会有失效的一天。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在战场上节节失利。

康熙十五年,耿精忠与郑经的关系恶化,两人开始相互猜忌。康熙得知此事,马上指示前线统帅:

“耿精忠撤建昌诸贼,其为海寇所逼无疑,我兵宜乘机前进,其令大将军杰书……酌量招抚,勿坐失事机——《清圣祖实录》”

在康熙剿抚并用的策略下,耿精忠兵困马乏,士兵逃跑,百姓怨声载道,部下不听指挥;而郑经又在背后捅了一刀,“闽地半入郑氏”。

这时的耿精忠已经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但是,耿精忠担心被其囚禁的福建总督范承谟报复,于是在投降前将其杀害。

范承谟对清朝忠心不二,康熙得知其被耿精忠所害,深为震惊,用隆重的礼仪安葬,并加赠太子太保,御赐亲笔碑文。

耿精忠投降后,康熙出于政治考量,暂未对其动手,还保留其靖南王爵位。

四、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局势稳定后,康熙开始对耿精忠秋后算账

康熙十六年底,耿精忠手下的将领徐鸿弼等人揭发耿精忠,说其“降后尚蓄逆谋”,共“五款大罪”。但吴三桂还未灭亡,康熙并未处理。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去世,吴军已成强弩之末,郑经也退守厦门。康熙考虑到耿精忠留在福建,恐其生变故,如果召其来京,又担心他心生疑虑,所以秘谕康亲王,让耿精忠“奏请陛见”。

康亲王没有领会康熙的意思,上书揭发耿精忠,要求朝廷将其正法。康熙担心三藩残余势力因寒心而负隅顽抗,没有批准。

康熙十九年春,上书要求进京见康熙。这完全是自投罗网,正中康熙下怀。其兄弟耿昭忠、耿聚忠为了自保输诚,相继上疏康熙,弹劾耿精忠的罪状。

耿精忠一到京城,就成了瓮中之鳖,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筹码。康熙立即同意臣工所请,将耿精忠控制,并将之前弹劾他的奏折交给司法部门。

等到“三藩”彻底平息,对耿精忠的旧部也安排妥当,康熙将耿精忠等人“并磔于市,悬首示众”。

秋媚说:耿精忠身居大清高位,但对大清没有忠心到底,甚至图谋皇位,在康熙最危险的时候趁火打劫,这是其悲剧的源头。在立场上,他首鼠两端,反清之后倘若一反到底,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上一篇: 超越自我砥励追梦——大名中学开展课外拓展...

下一篇: 2020年幸运不断,从头好到尾的星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