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法”关键词之药物警戒】科学把握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创新(下)

时间:2020-05-25 23:12: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机制变革

       药物警戒制度是药品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警戒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和政府监管制度的结合,是药品上市前管理制度和药品上市后管理制度的结合,是药品管理制度和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结合。世界各国药物警戒制度的设计,与各国的药品监管理念、体制和方式紧密相联。在我国现行药品监管体制下,推进药物警戒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相关治理机制。

       一是完善衔接机制。药物警戒制度是新《药品管理法》确立的新制度。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三定”中,目前只有药品监管司设有“药物警戒处”,其主要职责是拟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制度并监督实施。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没有相关处室承担除不良反应监测以外的药物警戒职责。药物警戒涵盖上市前的风险管理和上市后的风险管理两部分,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警戒涉及药品注册司和药品审评中心,上市后的药物警戒涉及药品监管司和药品评价中心。两部分是否需要建立衔接机制,以及如何建立衔接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国际经验来看,有必要研究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警戒和上市后的药物警戒的信息整合,以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药物警戒信息数据库,开展全链条综合性的风险获益评价。

       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药物警戒工作应当采取“一体两翼”的运行模式。“一体”就是自上而下的“药物警戒机构”,“两翼”就是药品企业和医疗机构。药物警戒的衔接机制还涉及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信息来源和信息平台的关系,即多个来源与一个平台的关系。药物不良事件可以有多个信息来源,如药品企业、医疗机构、消费者及其他人员。这些上报信息需要汇集到一个开放式综合平台,由这个综合平台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统一的信号识别、评估、分析。二是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即多个部门与一个平台的关系。药物警戒工作涉及药品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需要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实现数据整合、信息共享。

       二是完善处理机制。药物警戒包括药物不良事件的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等。药物警戒制度的核心要义在于“警戒”。从目前的工作情况看,药物警戒的薄弱环节在于不良事件的处理,即通过监测、识别、评估后,如何及时有效处置相关风险。如由哪个部门在什么时间内做出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及时修改标签和说明书,停止临床试验或者及时修改临床试验方案等决定。

       三是完善响应机制。无论是药物警戒,还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病例报告评价、信号检测结果评估后,都需要相关医疗机构、生产经营企业、上市许可持有人、监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响应。对监测、识别、评估的各种风险均应当明确响应的责任主体和相应路径,以便相关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风险。响应应当做到依法、科学、及时、高效。

       四是完善责任机制。新《药品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与处理承担责任。第八十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开展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动收集、跟踪分析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已识别风险的药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第八十一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疑似不良反应的,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者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药品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目前,药物警戒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药物警戒项目的实施刚刚开始。作为一项新制度,其有效实施有赖于各项责任的全面落实。应当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药品企业、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机构的相关责任,并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对不作为、虚作为、慢作为的,及时进行责任约谈,必要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方法变革

       药物警戒制度产生以来,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化以及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进入新时代,我国药物警戒工作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加快推进方式方法的变革。近期,欧盟药品管理局有关专家撰写的《2030年药物警戒的发展趋势》指出,由于技术进步、监管机构和企业可用的数据量增加以及患者对医疗保健决策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全球药物警戒系统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药物警戒信息的报告和收集更加智能化,“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基于大量数据而不是稀缺性来设计我们的系统”。正如《大数据时代》所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大数据正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药物警戒的基础在于收集和报告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程度。可以预言,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助力下,未来的药物警戒系统、数据收集应用程序、信号检测与风险识别工具等,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应当紧紧抓住机遇,力争早日将我国的药物警戒系统建成世界一流水平。

       二是社会化。社会共治是药品监管的基本原则。社会共治是由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法治保障构成的体系。在未来的药物警戒工作中,将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药物警戒的重要性——医药产品安全监测》指出:“在药品安全监测实践中的广泛合作者存在复杂而重要的关系。如果药物警戒的未来挑战得以解决,相关规则得以继续发展和完善,持续的合作和贡献至关重要。”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之一,就是逐步放弃对事物运行之间因果关系的苛求,取而代之的是将关联关系的扩展。这一趋势将颠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定式,对人类的认知、沟通、交流提出全新的挑战。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药物警戒的参与主体将进一步拓宽,医药机构、医疗机构、医保机构、消费者等均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参与药物警戒工作。

       三是系统化。一般说来,在以仿制药为主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药品企业、医疗机构乃至患者,对药物警戒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从监管体系来看,与药品审评、药品检验、药品检查相比,药物警戒的基础更为薄弱。随着我国创新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我国将从以仿制为主快速转变为创仿结合,药物警戒重要地位将日趋彰显。未来,无论从制度构建上看,还是从体系建设上看,药物警戒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当加快出台药物警戒管理办法和药物警戒技术指导原则,全面提升我国药物警戒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 【“两法”关键词之药物警戒】科学把握我国...

下一篇: 北京市药监局积极助力我国首个降糖原创天然...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