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脑血管走行及分支分段解剖

时间:2021-11-10 18:01: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颈内动脉走形

 

位于颈部的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叉向颅底走行。再通过颅底岩骨的颈动脉管。在破裂孔内向上走行,离开岩骨。颈内动脉在一个标志性结构岩舌韧带的下方穿过,进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呈“S”形弯曲。经过一个向前的弯曲后,颈内动脉离开海绵窦,通过海绵窦顶部的硬膜环,即近端硬膜环。此时,出海绵窦的颈内动脉有一小段走行于硬脑膜内,蛛网膜下腔之外。颈内动脉再通过远端硬膜环,进入蛛网膜下腔。相继发出眼动脉、垂体上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在最后,颈内动脉分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Bouthillier分段法

 

是较常用的颈内动脉分段法。

 

Bouthillier等(Bouthillier 1996)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将颈内动脉全长,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分为七段,即颈段、破裂孔段、岩段、海绵窦段、床突段、眼段和交通段。

 

① C1段:颈段(cervical segment);

 

② C2段:岩段(petrous segment);

 

③ C3段:破裂孔段(lacerum segment);

 

④ C4段:海绵窦段(cavenous segment);

 

⑤ C5段:床突段(clinoidal segment);

 

⑥ C6段:眼段(ophthalmic segment);

 

⑦ C7段: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颈内动脉在颈段没有分支,在颈动脉管段有颈鼓室动脉、翼突管动脉,海绵窦段有海绵窦支、脑膜垂体干等,床突上段或称脑段的分支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各动脉段的一些穿通支。

 

 

颈动脉管(carotid canal)位于颞骨岩部内,是颈内动脉颈颅底进入颅内的通道。颈动脉管开始于颞骨颅底的下表面的颈动脉管外口(也称为颈动脉孔,carotid foramen),在颞骨内先向上走行,再弯曲向内上走行。颈动脉管的颅内的出口临近破裂孔。颈动脉管内除了走行的颈内动脉,还有静脉丛和环绕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

 

 

 

破裂孔是颅底的孔隙,破裂孔内并没有特别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穿过。经破裂孔进出颅腔的结构主要是翼管神经、翼管动脉和翼管静脉,咽升动脉的终末分支,连接颅内海绵窦和颅外翼静脉丛的导静脉等。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界标志是岩舌韧带,岩舌韧带的内侧端附着于蝶骨舌突,外侧端附着于岩尖部。

 

 

 

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的分支不多,相对也较细小,主要的分支有颈鼓室动脉、翼管动脉和骨膜支。

 

颈鼓室动脉

 

颈鼓室动脉是胚胎期舌骨动脉,相当于胚胎期第二主动脉弓背侧的残余。颈鼓室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岩段的后膝,向前外侧进入鼓室,供应鼓室结构,特别是面神经鼓室段,与其他供应鼓室的动脉分支等有吻合。这些分支包括:脑膜中动脉岩动脉发出的鼓室上动脉,上颌内动脉第一段发出的鼓室前动脉,耳后动脉发出的茎乳突动脉,咽升动脉发出的鼓室下动脉等。值得注意的是,颈鼓室动脉并不常见。

 

翼管动脉

 

翼管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处又称为下颌动脉,是胚胎期第一主动脉弓背侧的残余部分。下颌动脉从颈内动脉岩段水平段发出后,走行不恒定,部分向前外侧走向翼管,与上颌内动脉翼腭段发出的翼管动脉吻合。

 

 

骨膜支

 

Paullus等只在38%的病例中发现了岩段分支,其中30%是翼管动脉,8%是骨膜支。骨膜支纤细,走行很短,发出后,主要进入颈动脉管的骨膜。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起始于岩舌韧带的上表面,是颈内动脉破裂孔段的延续。该段被疏松组织、脂肪、静脉丛和节后交感神经所包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终止于近端硬膜环,远端为颈内动脉床突段。近端硬膜环是由前床突下表面的骨膜形成的,不完全包绕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主要分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段(Bouthillier 1996)

 

 

脑膜垂体干:典型者发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膝外侧缘,主要有三个分支:

 

①小脑幕动脉(tentorial artery),又称Bernasconi-Cassinari动脉;

 

②垂体下动脉(inferior hypophyseal artery);

 

③脑膜背侧动脉(dorsal meningeal artery),又称斜坡外侧动脉(lateral clival artery)。

 

下外侧干(inferolateral trunk)又称海绵窦下动脉,典型者发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段外侧面。

 

McConnell垂体囊动脉(McConnell’s capsular arteries)


McConell垂体囊动脉发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下外侧干起点以远的内侧面,走向垂体囊,以及蝶鞍前壁和鞍底的硬脑膜。常缺失,只在25%的病例中发现。常在下外侧干的远端发出。一些分支在内侧走行于鞍底的硬脑膜和垂体前叶,与下外侧干的分支吻合。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


胚胎期原始三叉动脉发自基底动脉,小脑前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之间,与三叉神经伴行,一起穿过海绵窦,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后垂直段连接。部分原始三叉动脉胎儿期和成人中残留,为永存三叉动脉。

 

眼动脉:少数眼动脉发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眼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第一个较大的分支,在前床突内侧,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穿过硬脑膜移行于前膝段处发出。

 

 

 

颈内动脉床突段

 

颈内动脉床突段起自指位于近端硬膜环和远端硬膜环之间的一段颈内动脉主干。颈内动脉床突段很短,斜行走行,外侧是前床突,内侧是颈动脉沟。前床突和颈动脉沟的硬脑膜覆盖其大部。在后上方,颈内动脉床突段被与海绵窦顶壁延续的硬脑膜覆盖。如果前床突和中床突尖端融合在一起,形成颈动脉床突孔,颈内动脉床突段就从颈动脉床突孔穿过。围绕颈内动脉床突段有与海绵窦相通的床突静脉丛。

 

 

后交通动脉起始于颈内动脉终段,在视束下面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在向后走行的过程中,发出2-8条细小的中央支,可以分为两组。

 

脉络膜前动脉为一细小动脉,多数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外侧约1.5~4.5mm处,直接由颈内动脉发出。按其形式可以分为池部和脑室部。

 

 

 

大脑前动脉分段

 

 

大脑前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进入大脑纵裂之前,在中线处借前交通动脉相连,有时双侧大脑前动脉由一条主干发出)→在视N上方向前内行→大脑纵裂→沿胼胝体沟向后行。

 

•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上1/4部皮质及皮质下白质。

 

•中央支→自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发出,经前穿质→下丘脑、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及部分部分膝部。

 

大脑中动脉分段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颈内动脉分支中最大的一支,在颈内动脉分出后水平位向前外横越前穿质→外侧裂。

 

•皮质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前2/3(包括额、顶、颞叶)和岛叶。

 

•中央支(豆纹动脉:出血动脉)→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前2/3。

 

上一篇: NEJM:采用氯噻酮控制晚期慢性肾病患者...

下一篇: CT诊断肺结核宝典: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