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忽视”的内镜表现———潘氏斑(peyer's patches)

时间:2022-02-24 17:21: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作者:山东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 张秀斌

相信常做肠镜的同道都会在末端回肠见到下面(如图)的表现,这是什么?正常不正常?或许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取活检,或许你不止一次取过活检,病理报告淋巴滤泡增生。是不是有点失望?也许会有人说,我从来没见过,我想大概是肠镜做得还不够多,要不就是不常进回肠或者肠道准备差,否则我只能说是你看得比较粗犷或者该换镜子了。

 

其实,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近期才搞明白,原来这就是我们曾经在组织学上学过的潘氏斑(peyer's patches)。内镜专业书籍上没有写过(也许是我没看到)。

 

从病理组织学上来看,是黏膜下一组淋巴滤泡密集排列所致。内镜下是位于回肠末端系膜对侧条状或椭圆形发白,黏膜下血管纹理显示不清。表面常有一些糜烂或溃疡,特别是阿弗他样溃疡。

         

活检病理结果为黏膜显著水肿,中度活动性炎症,部分绒毛萎缩,淋巴组织显著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

 

认识她有什么意义?首先以后不再为之困惑(当然这是次要的);其次,这些部位是某些疾病的好发部位,有利于鉴别诊断,或者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如克隆恩病(CD)常发生于系膜侧,或许与潘氏斑关系不大。淋巴瘤、肠结核、白塞氏病是否相关?尚不明确。

 

末段回肠是许多疾病的好发部位,或许关于潘氏斑(peyer's patches),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有文献报道可以通过观察潘氏斑来判断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情况。

 

上一篇: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

下一篇: 专家讲堂 | 陆林院士:睡眠与认知障碍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