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方法?
时间:2017-09-04 01:35: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中极、归来、漏谷、足三里;2、曲骨、子宫、地机、三阴交。
配穴:内关。
(二)治法
二组主穴,怀孕<5月者,针第一组;怀孕≥5月,胎位下坠至临盆者针第二组穴。腹痛甚者加内关。下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用补法;下肢穴位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例,其中4例属习惯性流产(已流产1~3胎),均告成功。随访5例,都足月顺产[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9组。1、太冲、曲泉;2、阳陵泉、带脉;3、神门、少海;4、阳池、支沟;5、阴陵泉、地机;6、足三里、天枢;7、尺泽、太渊;8、曲池、臂臑;9、太溪、石关。
(二)治法
上述9组穴位,系指按妊娠或流产好发的不同月份选用不同的穴组,如妊娠或流产好发于1月,取第1组,妊娠或流产好发于2月,取第2组,依次类推。在防治时,具体取法为:预防性针灸,据其流产好发的月份选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治疗性针灸,在妊娠出现流产的先兆症状时,选与妊娠月份相应组的经穴针刺,隔日一次不计疗程,当症状缓解后停止治疗,继续观察。上述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防治558例,其有效率为86.0~93.4%。本法也说明,孕妇禁针之说,不一定可靠[2]。
温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外关、行间、三阴交、血海、关元。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情交替选用。用银、铜合成的银针,粗细约20号,向前横刺百会穴,施以捻转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在针尾装艾卷,点燃加温,每段长约3寸,足三里、外关、三阴交、血海、关元等穴均直刺,施以提插手法,行间穴向上斜刺,得气后加强刺激。
(三)疗效评价
本法共治疗41例,其中27例30~40周分娩,婴儿体重2600~3800克,4例孕妇31~33周早产,10例无效[3]。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丽蓉。习惯性流产针灸治疗558例。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84,北京。
[2]文良中。针刺可以保胎。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12):558。
[3]于 荣。温针治疗习惯性流产41例。陕西中医 1993;(6):273。
二、自诊要点
一般地说,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在准备再次怀孕前,需首先除外非免疫性病因,因为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是可用药物调整的,某些染色体异常引起流产是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而子宫形态异常、宫腔粘联等问题要靠手术解决。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就应考虑进行免疫相关因素检查了。临床上,约 80% 的习惯性流产与免疫异常有关。也就是说,怀孕期女方体内产生了针对男方的免疫反应,导致胚胎无法在母亲体内存活,引起了流产。免疫病因分类必须正确,才能选择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耐心等待、配合检查就非常重要。如果在流产后身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免疫检查,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稳定状况,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习惯性流产检查速读临床意义主要检查项目内分泌因素基础体温,血雌、孕激素,泌乳素等感染因素白带弓形虫、支原体、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生殖器因素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遗传因素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因素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ABO血型抗体,封闭抗体,封闭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等
注:以上检查在除外男方精液异常后进行
免疫病因分三类
免疫检查的项目非常复杂,很多患者抱怨看不懂检查结果,有些人则简单地认为抗体指标“阳性”就是糟糕,“阴性”就说明没问题,实际远没那么简单。这里只能选择两项比较重要的检查简要分析,更详细的情况还要听取医生的当面解释。
封闭抗体缺乏――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因
封闭抗体是一种混合抗体,存在于正常孕妇的血清中,80%~90%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测不到这种抗体。妊娠时,母体可产生致敏T细胞,它能破坏胚胎细胞,但致敏T细胞的杀伤功能可被封闭抗体所抑制。然而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由于缺乏这种抗体,存在未被抑制的细胞毒细胞,这些细胞直接作用于胚胎,或通过释放炎性介质间接损害胎儿或胎盘,从而导致了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能否再次怀孕的指标
我们对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常规建议作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及免疫相关检查,以决定是否适宜怀孕。如果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可以怀孕;如果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说明可能存在抗磷脂综合征,由于反复发作的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导致反复发生流产或死胎。
临床上,免疫性流产按病因可分三大类,治疗方法也不同。
免疫性流产诊治速读分类检测疗法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主要呈现封闭抗体缺乏配偶白细胞主动免疫疗法、静脉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疗法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包括自身免疫异常(如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等阳性)及同种免疫异常(母-胎ABO血型不合)以免疫抑制剂为主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一方面表现为封闭抗体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出免疫损伤作用异常增高。治疗上十分棘手,方案还有待探索。
依照本病的定义可以自然做出诊断。临床可见流血见红、下腹阵痛、腰酸、胎儿排出。
三、治疗建议
以预防为主,在受孕前,男女双方都应到医院做仔细的检查,包括生殖器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有条件的可做染色体检查,如能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已经妊娠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针对原因进行不同的安胎处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宜在未孕之前补肾健脾,固气养血,进行调治。具体的方药可用补肾固冲丸。每次6-10克,一日三次,月经期停服,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对于子宫内口松弛所致之妊娠晚期习惯性流产,一般在妊娠16-22周即采取子宫内口缝扎术,维持妊娠至后期甚至足月
四、注意事项
1.孕妇在流产后切忌恼怒、担忧或受到惊吓,丈夫应多安抚,但不要在短期内有性生活。
2.应上医院检查,听从医生建议,不可自己乱用药。
3.再次怀孕时要禁重体力劳动,尤其避免屏气、提举重物、用力大便,使腹内压增高而发生流产;忌大温大补;妊娠早期禁止接触 X线、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绝对避免用此类设备对腹部进行检查,以防胎儿发生畸形而流产。
4.孕妇应尽量避免到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流行病区活动,也不应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受感染机会;不要主动或被动吸烟;不接触宠物;不吸入煤气。
(一)
【辨证】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
【治法】清肝柔肝,调气固胎。
【方名】固胎煎。
【组成】黄芩8克,白术4-8克,当归6克,芍药6克,阿胶6克,陈皮4克,砂仁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二)
【辨证】脾肾两虚。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安胎。
【方名】补肾固冲汤。
【组成】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于流产危险期开始服,直到渡过危险期。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三)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固胎。
【方名】吴茱萸汤。
【组成】黄芪40克,川芎40克,炙甘草60克,吴茱萸(汤泡)2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8克,温酒调下。
【出处】《卫生宝鉴》卷十八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中极、归来、漏谷、足三里;2、曲骨、子宫、地机、三阴交。
配穴:内关。
(二)治法
二组主穴,怀孕<5月者,针第一组;怀孕≥5月,胎位下坠至临盆者针第二组穴。腹痛甚者加内关。下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用补法;下肢穴位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例,其中4例属习惯性流产(已流产1~3胎),均告成功。随访5例,都足月顺产[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9组。1、太冲、曲泉;2、阳陵泉、带脉;3、神门、少海;4、阳池、支沟;5、阴陵泉、地机;6、足三里、天枢;7、尺泽、太渊;8、曲池、臂臑;9、太溪、石关。
(二)治法
上述9组穴位,系指按妊娠或流产好发的不同月份选用不同的穴组,如妊娠或流产好发于1月,取第1组,妊娠或流产好发于2月,取第2组,依次类推。在防治时,具体取法为:预防性针灸,据其流产好发的月份选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治疗性针灸,在妊娠出现流产的先兆症状时,选与妊娠月份相应组的经穴针刺,隔日一次不计疗程,当症状缓解后停止治疗,继续观察。上述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防治558例,其有效率为86.0~93.4%。本法也说明,孕妇禁针之说,不一定可靠[2]。
温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外关、行间、三阴交、血海、关元。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情交替选用。用银、铜合成的银针,粗细约20号,向前横刺百会穴,施以捻转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在针尾装艾卷,点燃加温,每段长约3寸,足三里、外关、三阴交、血海、关元等穴均直刺,施以提插手法,行间穴向上斜刺,得气后加强刺激。
(三)疗效评价
本法共治疗41例,其中27例30~40周分娩,婴儿体重2600~3800克,4例孕妇31~33周早产,10例无效[3]。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丽蓉。习惯性流产针灸治疗558例。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84,北京。
[2]文良中。针刺可以保胎。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12):558。
[3]于 荣。温针治疗习惯性流产41例。陕西中医 1993;(6):273。
二、自诊要点
一般地说,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在准备再次怀孕前,需首先除外非免疫性病因,因为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是可用药物调整的,某些染色体异常引起流产是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而子宫形态异常、宫腔粘联等问题要靠手术解决。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就应考虑进行免疫相关因素检查了。临床上,约 80% 的习惯性流产与免疫异常有关。也就是说,怀孕期女方体内产生了针对男方的免疫反应,导致胚胎无法在母亲体内存活,引起了流产。免疫病因分类必须正确,才能选择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耐心等待、配合检查就非常重要。如果在流产后身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免疫检查,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稳定状况,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习惯性流产检查速读临床意义主要检查项目内分泌因素基础体温,血雌、孕激素,泌乳素等感染因素白带弓形虫、支原体、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生殖器因素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遗传因素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因素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ABO血型抗体,封闭抗体,封闭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等
注:以上检查在除外男方精液异常后进行
免疫病因分三类
免疫检查的项目非常复杂,很多患者抱怨看不懂检查结果,有些人则简单地认为抗体指标“阳性”就是糟糕,“阴性”就说明没问题,实际远没那么简单。这里只能选择两项比较重要的检查简要分析,更详细的情况还要听取医生的当面解释。
封闭抗体缺乏――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因
封闭抗体是一种混合抗体,存在于正常孕妇的血清中,80%~90%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测不到这种抗体。妊娠时,母体可产生致敏T细胞,它能破坏胚胎细胞,但致敏T细胞的杀伤功能可被封闭抗体所抑制。然而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由于缺乏这种抗体,存在未被抑制的细胞毒细胞,这些细胞直接作用于胚胎,或通过释放炎性介质间接损害胎儿或胎盘,从而导致了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能否再次怀孕的指标
我们对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常规建议作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及免疫相关检查,以决定是否适宜怀孕。如果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可以怀孕;如果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说明可能存在抗磷脂综合征,由于反复发作的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导致反复发生流产或死胎。
临床上,免疫性流产按病因可分三大类,治疗方法也不同。
免疫性流产诊治速读分类检测疗法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主要呈现封闭抗体缺乏配偶白细胞主动免疫疗法、静脉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疗法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包括自身免疫异常(如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等阳性)及同种免疫异常(母-胎ABO血型不合)以免疫抑制剂为主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一方面表现为封闭抗体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出免疫损伤作用异常增高。治疗上十分棘手,方案还有待探索。
依照本病的定义可以自然做出诊断。临床可见流血见红、下腹阵痛、腰酸、胎儿排出。
三、治疗建议
以预防为主,在受孕前,男女双方都应到医院做仔细的检查,包括生殖器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有条件的可做染色体检查,如能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已经妊娠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针对原因进行不同的安胎处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宜在未孕之前补肾健脾,固气养血,进行调治。具体的方药可用补肾固冲丸。每次6-10克,一日三次,月经期停服,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对于子宫内口松弛所致之妊娠晚期习惯性流产,一般在妊娠16-22周即采取子宫内口缝扎术,维持妊娠至后期甚至足月
四、注意事项
1.孕妇在流产后切忌恼怒、担忧或受到惊吓,丈夫应多安抚,但不要在短期内有性生活。
2.应上医院检查,听从医生建议,不可自己乱用药。
3.再次怀孕时要禁重体力劳动,尤其避免屏气、提举重物、用力大便,使腹内压增高而发生流产;忌大温大补;妊娠早期禁止接触 X线、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绝对避免用此类设备对腹部进行检查,以防胎儿发生畸形而流产。
4.孕妇应尽量避免到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流行病区活动,也不应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受感染机会;不要主动或被动吸烟;不接触宠物;不吸入煤气。
(一)
【辨证】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
【治法】清肝柔肝,调气固胎。
【方名】固胎煎。
【组成】黄芩8克,白术4-8克,当归6克,芍药6克,阿胶6克,陈皮4克,砂仁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二)
【辨证】脾肾两虚。
【治法】补气健脾,益肾安胎。
【方名】补肾固冲汤。
【组成】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于流产危险期开始服,直到渡过危险期。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三)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固胎。
【方名】吴茱萸汤。
【组成】黄芪40克,川芎40克,炙甘草60克,吴茱萸(汤泡)2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8克,温酒调下。
【出处】《卫生宝鉴》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