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的病理是如何变化的?

时间:2017-09-03 21:29: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宫颈糜烂是妇科病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病变。宫颈糜烂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则会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甚至危害生命。那么,宫颈糜烂的病理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就请女性妇科网的妇科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宫颈糜烂的病理是如何变化的?

  女性妇科网妇科专家介绍说,国外已废弃宫颈糜烂这一名词,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因我国应用宫颈糜烂多年,本文仍沿用这一名词。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宫颈糜烂发生的机制仍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原始鳞柱交界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形似糜烂,为生理性宫颈糜烂。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可退回宫颈管。》》》推荐阅读: 

全国女性宫颈疾病抽样调查结果对比图

  专家指出,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并非真性糜烂。真性糜烂病理学指上皮脱落。》》》推荐阅读: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

  ●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l/3;

  ● 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推荐阅读: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

  ◆ 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为单纯性糜烂;

  ◆ 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

  ◆ 当间质增生显着,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为乳突型糜烂。

  通过以上女性妇科网妇科专家的详细解答,相信您已经对宫颈糜烂的病理是如何变化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吧。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更多有关等内容的了解,请点击女性妇科网,专家会详细为您解答的。祝您健康!


本文首发网站女性妇科网:/fuke/gongjingmilan/22510

上一篇: 宫颈糜烂会自愈吗,患了宫颈糜烂怎么治疗比...

下一篇: 宫腹腔镜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怎么样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