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尿蛋白要长久稳定?

时间:2021-04-22 09:34: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尿蛋白发生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表现,也反映出肾功能的情况。通常观察尿常规中尿蛋白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等相关指标,可以详细地了解尿蛋白漏出情况。

一般来说,尿蛋白漏出越多,肾小球损伤越严重,整体肾功能也会相对较差。

蛋白尿是影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尿蛋白的持续存在是加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且作为威胁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肾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简言之,尿蛋白水平更高的患者,尿毒症风险也会更大。

降低尿蛋白水平是延缓肾功能进程中治疗的重点,对于多数肾病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肾功能的影响是比较低的。

尿蛋白治疗过程中,有些肾友往往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激素抵抗、总是反复等等。

那么,如何保持尿蛋白水平能稳定下来,还需要做好这2点攻略:

1、诊断尿蛋白来源

有些肾友在治疗过程中,一有尿蛋白、水肿的症状,医生就给用上了激素,并没有找清楚原因。zhui终激素治疗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对于原发性肾小球性的尿蛋白,是临床上zhui为常见的一类,多发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和肾病综合征类型疾病,比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等等。对于这两类的肾病可以用激素免疫方案针对性降蛋白。

但还有继发性肾小球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这些肾病基本不用激素治疗,多用到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来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进程。

此外,除了肾小球损伤会导致尿蛋白,肾小管受损也会引起尿蛋白的症状,形成肾小管性尿蛋白。肾脏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常见的肾病种类包括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这类型的肾病部分会用到激素,也有部分不会用到激素,而是针对性肾小管的损伤进行治疗。

2、药物方案差异性区别对待

以激素免疫治疗方案为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在用药时反应也是不同的。有些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等,有些为难治性肾病如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病,应用激素效果就会不是很好。

而除了病理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的体质、年龄等各方面因素也会影响到用药效果,有些患者对激素敏感,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效果;如果出现激素抵抗,还需要增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且延长用药时间,才能维持病情稳定。

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调整方案对维持尿蛋白水平稳定更有益。

这两方面因素是影响八成肾病患者尿蛋白稳定的主要诱因,对照看看你是哪方面问题?

各位亲爱的肾友们,如果在肾病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线咨询,加管理员微信,进入“病人问题收集群”,将根据大家的问题为大家做出详细的解答!

上一篇: 在广州看儿科哪个医院好

下一篇: 广州市儿科医院排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