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类风湿患者都逃不过关节畸形的命运?

时间:2021-04-23 01:37: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因其有明显的家庭聚集倾向,故有一定的遗传性。而调节患者的免疫力治疗,有明确的效果,故又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中医则称其为痹症或者厉节,原因是寒凝血滞,寒湿内侵,营卫不和,肢节痹阻。

  类风湿有个外号——死不了的癌症,由此可以看出该病的可怕之处。二十多年来,看到了无数晚期类风湿患者,从而导致都是关节畸形,手如鸡爪、肘关节僵硬、双膝罗圈,心脏病、巩膜炎、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类风湿可怕的消耗性,让患者经常发烧,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看着她们无助的眼神,心里无比凄凉。

  见过严重的一个患者,骨瘦如柴,双手、双肘跟生了锈一样几乎不能动弹分毫,颞颌关节炎症疼痛得好嘴只能张一点缝,好的手根本无法拿筷子,即使能拿筷子,肘关节的僵硬也不能让她把饭菜送到嘴中。她的整条脊柱都疼痛难忍,不能有任何弯腰动作,需要被人抱着向放一根铁棍一样放到床上,膝关节弯曲将近90度,不能做任何动作!

  按道理说医学发展到了今天,连有些癌症都可治好,为什么类风湿患者大小医院、民间偏方治来治去治几年,却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呢?

  当然首先与类风湿这种疾病的顽固有关系,迁延难治反复发作是本病的特点。

  病是不可改变的,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与今天的治疗手段有关。

  西医治疗类风湿按照惯例是三线药物疗法:

  二线药物是慢作用药物,或称抗风湿药物。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上更趋向于治本。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柳氮黄吡啶、金制剂(如瑞得)、D—青霉胺、抗疟疾药等。

  三线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烧、关节疼痛和肿胀有迅速而显著的疗效。主要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除以上三线药物外,现在生物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代表药物为益赛普、类克等,但价格昂贵。

  中医治疗类风湿分口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主要以扶正祛邪、除风散湿、清热凉血为主。外治则以活血化瘀、消炎祛风为主。

  按道理讲,如此丰富的治疗手段,如此繁多的药物,类风湿应该可以控制住。不说可以完全治好了,就是不让疾病进展,或者再退一步说,让其进展慢些也可以。为什么都做到呢?

  原因之一

  西医治疗不整体,三线药物再加上生物制剂联合用药,貌似科学正规,但有三点却根本不顾忌:其一是只是盯着类风湿,忽视了患者的身体,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道强烈的刺激,抗风湿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肝肾的损害,根本不屑一顾,如此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胃口不行了,肝肾功能下降了,免疫力下降了,营养不良了,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情况反而越来越糟;其二是吃这些药物看似合理,但只是一厢情愿,药物经过胃的首过效应,再进入小肠进入血管,再经血液运输至全身关节部位,药量早已微乎其微,难以达到消炎之功效;其三,即令对患者的关节注射激素,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暂时炎症消除症状缓解,可不久又会卷土重来,反复注射后还会造成骨质疏松,加重病情。

  原因之二:

  中医内服外用,道理上无懈可击,但实际效果并非理论推演那样合情合理,其也忽略了两个因素。其一,中医口服是针对患者身体的脏腑整体治疗,如补肾通督,清热凉血等,以增强患者自身的调整能力,面对如此凶险的类风湿,显然这样的调理遥遥无期,而病情却不会原地踏步的等待,发烧和关节的肿胀让患者难以承受;其二,外用药物虽然生猛香窜,但类风湿的炎症并不是局部的问题,是全身免疫的紊乱所致,全身所有的结缔组织都会疼痛肿胀,单纯的局部治疗或许会有疗效,但难以阻断病程的进展。

  一线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止痛药,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乙酸类,如消炎痛,奇诺力等;丙酸类,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灭酸类,如氟灭酸、双氯灭酸(其产品有戴芬、英太青、扶他林)等;昔康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吡唑酮类,如保秦松、羟保秦松等;昔布类,如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罗非昔布(商品名万诺)等;其他类,如尼美舒利、萘丁美酮等。

  原因之三:

  类风湿病情进展极快,尤其是关节炎症产生免疫复合物对关节软骨的伤害是致命的,一旦软骨被破坏后不可逆转,如果病情得不到时控制,关节畸形也就不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软骨被完全破坏,患者的关节今生再也没有恢复的希望。

上一篇: 温州斑秃用什么方法治疗效果好呢

下一篇: 北京高度近视较好的医院,高度近视怎么治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