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痛风医院:不可全据血尿酸来诊断或排除痛风

时间:2021-05-12 10:04: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不可全据血尿酸来诊断或排除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主要的生化基础。血尿酸越高,罹患痛风的风险越大,但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进展为痛风。

  据成都痛风专治医院临床治疗统计,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大约有 10% 会发生痛风,其余的只是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而不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我们只能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而不能诊断为痛风。

  再者,尽管大多数痛风病人血尿酸是高的,但也有少数痛风病人急性发作时测血尿酸并不高。

  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不能完全划等号,不能单凭血尿酸水平高低这一项来诊断或排除痛风。

  临床上诊断痛风一般是根据患者同时具备血尿酸增高、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及无症状间歇期、秋水仙碱对缓解症状效果等几项条件。确诊痛风的黄金标准是在关节滑液或结石组织中证实尿酸盐结晶的存在。

  注: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 150-417 μmol/L;更年期前女性 100-357 μmol/L,更年期后的女性血尿酸值范围与男性大致相同。通常把血尿酸值 >420 μmol/L 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并非只有中年男性才会患痛风,在一般人看来,痛风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痛风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二十多岁的痛风病人在临床上并不鲜见,继发性痛风甚至有少年患者。而对于更年期后的女性朋友来说,由于女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大大降低,痛风的发生率也不低。

  痛风急性期 用药有讲究,在痛风急性期,首要问题是尽快控制关节炎症,缓解病人疼痛。所用的药物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1. 秋水仙碱:传统的大剂量疗法因副作用较大现已逐渐被小剂量疗法(每次 0.5 mg,每日 3 次)所取代。由于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其现已逐渐退出临床首位选择。临床停药指标:炎症及疼痛明显缓解或病人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2. 非甾类抗炎药():目前,非甾体类消炎药已取代秋水仙碱成为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有研究显示:非甾类抗炎药物之间无差异,治疗成功关键不是选择何种 ,而是取决于 的使用时机和剂量,使用越早,剂量越足(头两天剂量加倍),疗效就越明显。

  3. 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口服强的松每日 20-30 mg,3-4 天后逐渐减量停药。较新的国内上市的有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总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先推荐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其次推荐使用类固醇激素口服或局部关节腔注射,秋水仙碱因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过于接近而被作为第三选择。

上一篇: 舟山脸上出现白斑白块的怎么回事

下一篇: 威海哪里是咖啡斑专业的医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