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管线占全球8% 中国药物创新短板亟待补齐

时间:2020-11-04 15:02: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日前,在苏州举行的2020 DIA中国年会上,医药创新话题引起高度关注。中国药物创新研发现状如何?有何机遇和挑战?来自企业和临床的行业专家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在医药创新赛道上加速前进的中国带给世界诸多惊喜。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王锦介绍,过去几年中国医药创新数量快速提升,目前研发管线的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位居全球第二,领跑医药创新全球第二梯队。

  “中国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速度大幅度加速,过去两三年的发展可能抵得上过去10~20年。”谈起近几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变化,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不由得发出感叹。他说,五年前,表示要在中国研发First-in-class的企业还会招来怀疑的目光,如今中国的First-in-class已经“呼之欲出”。

  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科主任陆舜表示,随着创新活力激发,中国有望从“弄潮儿”变成“领潮者”。他解释,一方面,中国学者在国际崭露头角,以肺癌领域为例,过去三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背后多有中国学者的身影;另一方面,国家层面更加重视转化研究,很多制药企业设有转化研究团队,中国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得到强化。

  创新研发是一件“烧钱”的事情,资本既可为企业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还有助于创新相关资源聚集并高效配置,从而助推创新成果产出。时间倒退五年,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普遍遭遇融资难,如今,中国医药创新吸引了全球资本“加持”。譬如,高瓴资本在全球大健康产业投资了近200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超过100家,总投资金额超过1500亿元。

  “我们认为中国医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有众多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今,相关人才正通过资本的纽带进入医药行业,推动行业向前发展。”高瓴资本集团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易诺青说。

  然而,越是快速前进,越是要完善能力。在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主旨演讲中既谈成绩、也谈问题。他指出,从新药研发种类和研发条件等方面看,近年来我国药物研发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但是和国际制药强国相比依然相对落后。

  他表示,我国医药创新能力不足、有关政策有待完善、投资市场不成熟、临床研究能力薄弱、研发人才不足等短板有待补齐,原始创新研究体系尚未形成、高水平临床研究基地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研发和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如何补上短板,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与会人士也提出建议。陆舜分析,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临床与科研相对分裂的局面,培养既懂临床又懂科研的复合型人才;要深化产研结合,应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路径,科研单位在学术研究时也要考虑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汪来则强调,药企要预判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寻求差异化创新。“处于成长期的生物技术企业要特别注重科研和创新。”他说,生命技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要向前看,预判3~5年后的竞争格局,要重视靶点和技术的领先性,明确自己的技术优势,避免扎堆研发。

上一篇: 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保持持续增...

下一篇: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加入传统药物破直肠癌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