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在国际上,为何中餐文化的影响力逊于日本和越南?
时间:2020-09-29 07:11: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国身为拥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泱泱大国,其美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中餐分为八大菜系,分别是鲁、浙、苏、粤、闽、湘、徽菜。中餐传统的烹调方式也有煎炸煮炆焗炒烤.......等十多种。
虽说世界三大美食分别为中餐、法餐和日料,但是中餐的地位远远不如后两者。
根据一份《经济学人》的文章表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是意大利的美食,接着是日料。而中餐的地位落后于泰餐甚至不如越南菜。
实际上每个土生土长或是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美食的种类不仅繁多,口味也各具特色。讲究“色、香、味”俱全,是名副其实的“舌尖上的国度”。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餐在全球地位上的尴尬呢?
中餐
饮食习惯的差异
中餐的烹调步骤复杂,且像湘菜、川菜加的调料种类繁多。中餐往往也会大量用油,这会让注重饮食均衡的外国人认为过于油腻、不够健康。也与喜欢保留食物原始风味的欧美人的习惯相悖,吃中餐吃不出食材的风味让欧美人难以接受。
与之相对的,日料同样作为亚洲美食就能征服外国人的味蕾。日料普遍清淡,且注重保护食材的原本的风味,有许多菜品比如刺身、寿司等等没有经过太多的加工可以直接生吃。并且日料非常爽眼,一眼就能看出菜品的原材料是哪些,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欧美人保留食材风味的习惯。
中餐的许多菜品都是辣的,即便是中国人自己认为是微辣。但是对于一个不习惯吃辣的外国人来说可能已经算非常辣了。想要让不会吃辣的人习惯吃辣的饮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欧美人聚餐是采用分餐制。中国菜的特点刚好与他们分餐的特点有冲突。因为中餐是按照许多人一起分享一道菜的初衷烹饪的,无论从份量、摆盘还是菜品种类上来说都不适合分餐制。
但是不少出现在中餐厅的外国人出于饮食习惯还是会选择分餐制,即一人点一道菜。这样做实际上是不利于中餐的推广的。
欧美人的分食制
餐厅环境
日式餐厅或是其他法国餐厅、意式餐厅的环境非常静谧、正式。非常适合家庭内部或是和朋友一起悠闲地享受一顿美食,畅聊最近发生的新奇事物慢慢消磨时光。也很适合和客户洽谈商务合作等。
同时,由于法餐和日料都非常注重仪式感,菜品的摆盘也非常精致,因此进餐的氛围也给人很正式的感觉。一些人选择法餐馆、日料店甚至只是出于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
但是中餐厅往往富有烟火味,在中餐的环境比起法餐等没有那么拘谨。但是过于开放的环境,也容易引起过于嘈杂、不够整洁等问题。这样一来,期望在一个安静的环境进餐的外国人就不太会考虑去中餐厅。
与之相应的服务水平也是阻碍更多人选择中餐的一个原因。由于分布在国外的中餐厅多数是价格便宜的餐厅,因此相应的服务水平、设施等等都不会非常高档。这也导致外国人对中餐有廉价、服务差的负面印象。
国外中餐厅
其实这与第一批将中餐普及到国外的人群是密不可分的。以美国为例,历史上第一批到达美国这片土地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劳动工人。劳工们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餐饮培训,因此这些人带到国外的美食都是廉价的,就餐环境也很嘈杂。
综上可以得知,这个时期的中餐馆给外国人留下了脏乱差、廉价不卫生的印象。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餐馆涌入外国的大街小巷,虽然中餐的多元性慢慢地被外国人所了解。但是突破一直以来的负面风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日料
本土化后的中餐
中国文化向来是包容性极强的文化,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的美食上。中餐容易与当地的饮食风俗相结合,推出本土化的“新式餐饮”。
比如左宗棠鸡这道菜在外国大受欢迎。
这道菜原本是由一位迁移到台湾的湖南人所创,该菜需要用到辣椒、酱油、醋等多种调味料。但是到了美国,这道菜就变成了鸡肉裹上面粉,再经过油炸后浇上一层糖醋酱。
又或者在国外大受欢迎的炒杂碎,主要由牛肉丝、猪肉丝或是鸡肉丝和绿豆芽、青椒丝、芹菜、洋葱丝等菜一起炒。是一道典型的美式中餐。这种经过本土化改良的菜品虽然容易让外国人接受,但是与此同时也会使得菜品失去原本的特点。
而日料和法餐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标准烹调。不论传到世界的何地都能保留原本的风味,无需经过更改。甚至会严格禁止客人采用非本餐饮的习惯或者餐具进食。
比如一些日料店会禁止顾客使用刀叉食用日料,必须使用店里的筷子享用美食。这使得法餐、日料的特点深入人心,也有助于通过美食宣扬日本文化。并且拥有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也能够增强餐饮的信誉度,让外乡人容易对这类餐饮产生信赖。
左宗棠鸡
国外中餐现状
根据明尼苏达的教授所发布的文章可以得知,中餐在国际上的地位很糟糕,甚至不如越南菜。但是这并非是由于中餐的水平不高,而是有着文化差异、社会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
根据美国版的大众点评统计,日料屠榜了美国的均价榜单这意味着日料的平均价格在当地已经超越了法餐和意大利菜。但是中餐却和泰国菜、印度菜等一起排在榜单的末尾。
虽然如今中餐厅遍布美国已开设了近五万家中餐馆,但是其中大多数是经过本土化改良的快餐。价格便宜、做法简单,这样的餐饮不但无法宣扬中国文化,反而会让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越来越深。
当然,如今遍布在国外的米其林中餐厅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些餐厅同样注重进餐环境的格调,装饰风格典雅精致。从食物的选材到家具的原材料、从菜品的摆盘到周到细致的服务无不讲究。但是这些餐厅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此前多数是由居住在外国的华侨前往品尝。
米其林中餐厅
结尾
经过在海外的无数中餐行业从业者的努力,中餐厅的档次越来越高,环境、服务等水平也相应地有所提升。例如2019年,创立的(中华意境料理)旨在通过菜品展现中国传统的诗意与品位,如一幅画卷般在食客面前徐徐展开。
以做工精细、选料考究而闻名的“厉家菜”为了能够推向中国宫廷菜,邀请著名设计师特地设计餐厅,食材经过长达一年的考察。致力于推广正宗的中华宫廷餐饮,让异国他乡的食客们也可以享受到中华美食。
厉家菜
虽然中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落后于同样是亚洲美食的日料,并给外国人留下了种种负面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对国外的输出力度越来越强。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文化并被其深深吸引,中餐的形象也在日渐好转。
从最初的移民劳工所带去的廉价中餐,到之后通过本土化艰难生存的中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堪称“艺术品”的高档餐饮。中餐的影响力正在一步一步的增强。
虽然这条路还很长,但是经过多样化的社交工具的助力以及餐饮从业者的不忘初心地不懈努力,中餐被发扬光大的那一天就一定不遥远。
出处:头条号 @趣史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