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外资势头良好 “外资撤离论”当休矣
时间:2021-06-15 08:00: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商务部6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1—5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
从上面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外资工作的质量提升了,外资投入的规模扩大了。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与2019年相比,只增长了12.4%,实际使用外资的金额却增长了30.3%。如果不是外资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提升,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就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前一段时间流传的“外资撤离中国”论在数据面前应当休矣。因为中国吸收外资工作,已从单纯的数量转向了数量与质量并存、以质量为主的阶段。
吸收外资工作在中国,不是步伐放慢了而是加快了;不是外资撤离中国了,而是外资进入中国的目标调整了;不是外资不再青睐中国,而是高质量外资更喜爱中国了。中国的吸收外资工作,也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中国的吸引外资工作,正呈现质量和效率双提升的格局。
从前5个月的外资引进工作不难看出,中国吸引外资的格局确实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低端制造正在被高端制造、高技术企业和服务业等所替代。数据显示,1—5月,全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34.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7.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5%。很显然,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的领域。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资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正是说明中国吸收外资工作也出现了转型的良好势头吗?
带来中国吸收外资工作出现积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在地区格局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过去,美国、日本、欧盟是我国外资企业的主要来源国家,但是,从前5个月的情况来看这种格局已被打破。今年1—5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4.1%、56%和16.8%。欧盟仍然是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地区之一,欧盟国家的企业仍然坚持中国是投资目标地的原则,坚持来中国投资兴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是中国新的外资引进重点地区,东盟国家企业来中国投资热情增强,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正在不断增强、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东盟国家企业加快布局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去东盟投资的热情也很高涨,形成了互动和双赢格局。
就国内吸收外资的情况来看,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东部地区吸收外资已呈快速复苏的态势。数据显示,1—5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7%、36%和10.4%。曾有一段时期,中、西部地区曾出现吸收外资增幅超越东部地区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外资投资的风向转了。实际上,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化,只是一些外资确实希望到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设想。但是,东部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交通区位优势等,也让外资无法放手,因此,东部地区仍然是外资十分看重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