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标准化体系 推进标准创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先进标准促质量提升
时间:2021-10-12 07:00: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围绕完善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扎实开展标准化科研与服务,各项科研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为促进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好产品提供测试方法
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好的产品。好产品之所以能成为好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是关键因素。
食品的喜好测试是获悉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性和偏爱的重要技术手段。消费者通过感受产品特有感官属性特征,形成风味、口味的记忆和依赖,最终形成消费喜好。对消费者直接感知产品后的洗好程序进行测试,可为企业后续新品开发、产品维护及改进等方面提供市场消费信息。虽然喜好测试已经被企业广泛应用,但多数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并未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消费者特性、数量以及测试环境和试验方法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201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感官分委会颁布了ISO 11136:2014《对受控区域的消费者开展喜好测试的一般导则方法标准》,但研究表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情感语义及其对应赋值的认知和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形成了汉语体系和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喜好表达与数字赋值模式,如果简单照搬国外标准进行翻译,不能解决适用性的问题,亟需建立一套中文语义的喜好标度,明确中文喜好描述词及其对应评分,为中国消费者开展喜好测试提供更适用和更精准的喜好测量工具。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牵头开展的“食品风味感知与喜好影响机制及中国风味地图构建”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ISO 11136:2014国际标准,研究起草了国家标准《感官分析 方法学 受控区域消费者洗好测试一般导则(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了意见。
该导则研究了适合中国人的喜好标度、情感标度,并结合企业产品开展了风味品质与消费喜好关联起来的品质分析与特色挖掘技术服务,探索风味标签的研制与应用,将产品品质直观化、具象化,明确标识消费者能感知且关注的该类产品关键特色质量,用科学数据、适宜技术、先进标准助力产品品质提升、助力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
产品风味喜好消费者测试。刘龙云/摄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承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为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积极发挥标准在助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基础引领作用,加强标准体系研究构建,着力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深入开展双碳相关标准体系现状研究分析,支撑主管部门多维度、多层级梳理了我国双碳相关标准体系现状,结合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际需求,研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初步框架和重点研究方向,为主管部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积极推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优化升级,着力发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为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关键的引领和倒逼作用,支持主管部门梳理“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产品,全面启动了26项相关能耗限额标准的整合修订工作和13项能耗限额标准修订的立项申报工作。助力公共机构带头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强化公共机构标准化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能效标准标识在节能制度中的基础作用,现行有效强制性产品能效标准达到74项,占国家节能标准总数的20%以上。在能效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已发布15批实行能效标识的产品目录,覆盖家电、商用、办公电子、照明、工业等领域41类用能产品,冰箱、房间空调、电动机等重点产品能效标准指标实现国际领跑。
为抗疫复工贡献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形成重大考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开展疫情防控,迅速控制住疫情,并积极开展复产复工,恢复经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组织248批次非医用口罩专项抽查,免费提供信息咨询4000余次、标准时效性确认1万余条、标准资料翻译超过1亿字。对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团体标准信息,建立专人服务制度,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的团体标准化活动开展。建立“标准信息精准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数据库,加强口罩、手套、医用防护服等6类产品的国内外标准比对分析研究,组织开展“国家标准小课堂”“标准化知识共享线上沙龙”“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公益宣贯活动。组织推动应对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营业场所疫情防控、无接触送餐、餐饮业分餐制设计、邮政快递服务、儿童口罩技术、社区工作指南、远程及社区教育服务、长租公寓行业服务等方面的标准研制。牵头承担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标准体系研究、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国际标准研究、基于5G的无接触检验检测系统关键设备研发及云服务应用示范研究等重大课题,标准化科研助力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
“标准信息精准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标准专题数据库。
此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加强标准化科研技术扶贫,为甘肃省礼县开展农产品和食品培训,加强产业扶贫,以引导种植户开展全产业链标准化种植和生产作为帮扶工作突破口,帮助礼县搭建农业标准服务平台并进行现场培训,协助礼县完成国家大黄良种繁育、苹果园机械化生产两个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帮助研制礼县苹果质量等级、苹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大黄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大黄良种种子种苗等企业标准,为助力精准扶贫积极贡献了力量。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取得这些成就,重要原因就是强调党的领导,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例如,被表彰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第十五党支部(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压实到党员领导干部和每位党员,切实将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合,以党建提升业务工作站位,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双优秀”。通过召回制度的实施,消除了大量产品安全隐患,有效减少了因缺陷导致的伤害事故,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了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保障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标准发挥着“兜底线”的作用;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标准发挥着“指风向”的作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标准发挥着“架桥梁”的作用;在完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标准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在促进国际贸易、技术交流等方面,标准发挥着“通行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准化科研与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表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科研机构,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标准化理论战略和政策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和对外合作,注重特色领域标准研制,统筹标准化科研和技术服务,加快标准化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标准化服务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效能,实现标准化科研事业良性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标准化科研机构。